2024年,张学良存活于世的最后一个儿子张闾琳在美国离世,他的逝世,象征着张家彻底从历史的舞台退出。
这位活了最长时间的张家子嗣,在9岁时前往美国,与陈济棠的侄女儿相爱结婚,并且生下了两个优秀的儿子。
虽然张家从历史舞台退出,但是张家子嗣的风光将在人们看不到的角落绽放。
张闾琳其人
要说这张闾琳能够成为张学良子嗣中寿命最长者,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与大众熟悉的其他三位张家子嗣不同,张闾琳自小便远离张家,在一个相对平和的环境下长大。
你以为这是因为张学良对他的溺爱吗?
恰恰相反,张闾琳之所以远离张家,正是因为其并不受宠。
1930年,张闾琳出生了。只是,他并非张学良的正宫嫡子,而是养在外边的妾室赵一荻所生。
正是因为庶子的身份,张闾琳一直与母亲生活在大帅府之外。
虽然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也明白母亲对于被大帅府承认的执念,但是张闾琳究其一生也没能成为真正的大帅府少爷。
虽然吃穿不愁,但是张闾琳始终没能享受到大帅府少爷的待遇,而是像一个外人一样看着偷窥着哥哥们的光明正大与幸福。
后来,张闾琳7岁这年,由于张学良被囚禁,他与母亲赵一荻来到了香港居住。
两年后,张学良的正妻于凤至患上乳腺癌需要前往美国治病,张闾琳也无法在香港停留。
于是,母亲赵一荻找到了张学良在美国的好友,将张闾琳交给了他们。
这对夫妻是生活在美国旧金山的伊雅格夫妇。
伊雅格是张学良的至交好友,曾经是张作霖麾下的一名军官。
在张学良少年时期,二人关系亲密,可以说是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友。
后来张学良执掌东三省军政,伊雅格就成为了他手下最受重用的军需官。
只是在后来,伊雅格离开中国,辗转英美,最终在旧金山定居下来。
就这样,9岁的张闾琳漂洋过海来到了新的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再加上赵一荻的殷切请求,伊雅格夫妇特意针对张闾琳制定了保护计划。
首先,让张闾琳戒掉中文,将他当作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培养;其次,一家人在旧金山深入浅出,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对于当时的张闾琳来说虽然是一种密不透风的保护,但“有失必有得”,在张闾琳存活下来的同时,他也逐渐忘记了中文,忘记了父亲的姓名。
就这样,张闾琳度过了平凡而幸福的十几年。
在美国的日子里,养父母为他提供了幸福的家庭以及良好的教育,而他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加州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
虽然过去的日子让张闾琳忘记了自己的父亲,但是在他记忆的深处,他始终记得幼时与父亲相处的时光。
那时他与母亲住在西安东门里一个名叫金家巷公馆的地方。
这个地方是张学良的私人住宅,也是张闾琳成长的地方。
虽然父亲张学良不会经常来到这里,但是每当父亲过来时,总是会与他谈及一个当时的中国望尘莫及的东西——航空航天。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登上月球的梦想,有着嫦娥登月一类的美好畅想以及传说;
而现在,别国依靠发展技术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怎么不让国人心动呢?
但是在那个年代,国人如何能有心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航空航天呢?
因此,这也就成为了张学良日常生活中时常提起的遗憾。
不承想,无心栽树柳成荫,张学良的遗憾成为了张闾琳的梦想,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航空航天人员。
重见父母
在伊雅格夫妻的保护下,张闾琳在美国健康地长大。
只是由于后来与国内的断联,让张闾琳失去了与父母的联系。
直到大学毕业,他都没能与父母取得联系。
张闾琳认为父母不是依旧被囚禁就是已经离世,张学良赵一荻二人认为儿子可能已经遭遇不测。
直到张闾琳结婚前夕,他才得以与父母重新相认。
除了伊雅格之外,不少张作霖张学良曾经的旧部忘记过去,在美国生活着,在他们之间还保留着一定的联系。
与张闾琳与养父母一家联系较深的就有陈济棠一家。
在一次聚会当中,张闾琳认识了陈济棠的侄女儿陈淑贞。
文儒雅的航天科技人员与气质出众的大家闺秀坠入爱河,确立了恋爱关系。
巧合地是,二人恋爱不久,受到张学良赵一荻委托寻找张闾琳的董显光就完成了任务,找到了张闾琳。
于是,1956年时张闾琳带着女友陈淑贞,历时15年回到祖国,再次见到了自己的父母。
张学良在见到张闾琳之后十分惊喜。不为别的,这个儿子不仅十分优秀,还是众多儿子中唯一一个健全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与张闾琳重逢前,张学良的三个儿子二死一病重,这个健康优秀的儿子的出现,无异于久旱逢甘霖,拯救了张学良日渐干涸的内心。
同年,在双方父母的见证下,张闾琳与陈淑贞结为夫妻。
二人的婚后生活十分幸福甜蜜,分别于1962年到1964年诞下两个儿子。
这两个儿子不仅健康活泼,还继承了父亲张闾琳的高智商。
次子张居仰在初中时就因为一项发明申请了专利并且得到了奖项,被身边众人称为“神童”。
可以说,张闾琳的存在绝对是张学良后半生最大的惊喜。
谁能想到呢,一个不被承认的次子,因为身体健康且足够优秀实现了咸鱼翻身。
后来的日子里,张闾琳一直为美国航天局工作,是一名优秀的航天工作者。
虽然自小在别的国家长大,但是祖国还是在张闾琳心中留下了一定的分量。
每当美国有与中国的航天航空合作时,张闾琳总是会自主报名。
不仅与祖国的科研人员们交流着经验,同时也借助这个机会回到祖国看看。
在那个年代,航天航空这一类高科技的人才若是华裔,想要回到中国的机会是十分渺茫的。
而张闾琳的做法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祖国,也能够回到家乡看看。
虽然他不像钱学森等科研人员般勇敢,但我们也要承认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帮助。
1994年,张闾琳借助与中国召开航天会议的机会,回到了沈阳祭拜了自己的祖父张作霖。
在看到自己的祖父的陵墓保存完好后,他十分欣慰,也将这个好消息带给了远在美国的父亲。
同时,张闾琳也到了大帅府一趟。
这个他幼年时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如今竟然还有能够踏足的机会。
虽然现在大帅府已经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但是对于张闾琳来说意义还是不同的。
看着大帅府里父亲曾经使用过的,自己陌生的那些东西,张闾琳眼眶发红。
后来再临大陆,就是张学良逝世后,张闾琳受到应邀前往北京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代表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
能够以华裔的身份被邀请,想必张闾琳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也为中国航天航空作出了不少贡献。
再后来,张闾琳也离开了人世。
他的离世无疑是张家退出历史舞台的象征,毕竟他之后,两个儿子虽然优秀,但并没有超过他,也彻底融入了美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