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简称红十三军)在浙江省永嘉县枫林镇宣布正式成立。同时,红十三军第一团(简称红一团,8月25日,在永嘉霞嵊改称师)也在枫林宣布成立。
红一团最初由永嘉西楠溪的30多支红军游击队整编而成,雷高升任团长,金国祥任政治委员,下辖三个大(纵)队。不久,瑞安、黄岩、仙居、青田和缙云的部分游击队也编入红一团建制,分别组成一个补充营和三个直属游击队,共计3200多人,是红十三军中组建最早、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团。
那么,红一团具体有哪些建制与主要活动区域呢?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
第一大(纵)队
第一大(纵)队大队长由雷高升兼任,下设三个营、两个独立大队。
第一营是在上董村董佐光部队基础上建立的。1928年10月,董佐光、董佐维兄弟首先在上董村建立一支武装队伍,后来与李振声、雷高升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接上关系,队伍逐步发展到三四百人,来自永嘉界坑、上董、杨庄、西岙等地,主要活动在永嘉、缙云、青田、仙居4县边界地区。1930年8月25日,董佐光部队被编为一个营,董佐光任营长,下辖第一连、第二连、第三连。
第二营是由下坑口章华和石染章玉麟的部队为主组建的,主要活动在永嘉、青田、缙云边界的霞嵊、石染、上横和万山、峰山、黄垟、平桥、高湖、东源一带。1930年8月25日,章华的部队被编为一个营,章华任营长,章玉麟任党代表,汤道元任副营长。下辖三个连:第四连连长章岩华,第五连连长章茂洪,第六连连长章树洪。
第三营是在陈文杰、李振声、雷高升领导下,由戚玉波、潘玉如等人的队伍为主组建起来的,主要活动在永嘉县钟山区的西溪、菇溪流域、廿四垄地区下寮银场和西内区的昆阳、茗岙等地。营长潘玉如,党代表戚玉波,副营长陈文通。下设三个连:第七连连长徐岩星,指导员李银洪;第八连连长蔡宝贤,指导员柯银贤;第九连连长叶洪邦,指导员詹定光。
胡秀独立大队是以永嘉茗岙村胡秀部队为主组建的。1929年春,胡秀和李振声到仙居的溪口、杨岸、岭脚等地发展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从仙居回来后,在家乡茗岙村建立一支30多人的农民武装队伍。11月13日,胡秀领导的这支农民武装队伍参加了钟山、西内84个村庄的农民大暴动,大战国民党省防军,捣毁昆阳公安分局。1930年春,称为红军独立大队。在红一团成立后,这支部队编为红一团第一大(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胡秀,下设几个中队不详,其中荆州等地部队的中队长为潘时魁,主要活动在永嘉县钟山区和西内区。
杨岩斌独立大队是以西溪富垟村杨岩斌部队为主组建的。1928年,永嘉富垟村人杨岩斌在本村及附近村庄发展武装组织100多人,到1930年春,队伍人数扩大到500多人。红一团成立后,这支部队编为红一团第一大(纵)队独立大队,大队长杨岩斌,教导员洪秀弟,下设三个中队,中队长分别是杨岩兴、郑岩池、吴茂元,主要活动在钟山区廿四垄地区。
第二大(纵)队
第二大(纵)队是以五尺胡协和部为基础,联合楠溪大源港、东港和大若坑底等地各支红军游击队组成的,大(纵)队长胡协和,主要活动和战斗在永嘉楠溪大源及其周边的一些地方。
红军整编后,由于当时地域分散,战斗紧张,未能形成正规的营、连建制,各地仍以中队为主要单位进行作战。胡协和属下有20个中队,张溪石陈潘熙堂分队也归属胡协和部队。
楠溪大源尺港地区四个中队,每个中队人数约100人,中队长胡振盛、胡黄金、胡进福、郑九巨;楠溪大源岩坦港地区五个中队,人数约500人,中队长李寿庆、戴加业、陈瑞兰、戴隆山、周诜枹;楠溪大源鹤盛港地区四个中队,人数400多人,中队长徐定魁、周明存、潘善琴、谢国通;大若坑底一个中队,人数100多人;两港地区三个中队,人数300多人,中队长朱德洪、陈岩锋、卓平西(卓平西的部队,在卓平西到总部后,中队长不详);楠溪大源苍坡、李宅、周宅、岩头、西岸等地的红军部队称港头大队,人数380人,大队长李世勋,副大队长金仲光,下有三个中队,金仲光兼任中队长,其他两个中队长为李楠和周启佑。
第三大(纵)队
第三大(纵)队是在永嘉潘坑谢文侯部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主要活动和战斗在潘坑、岩龙、新龙、大岙、北溪、溪下和碧莲、白泉一带及仙居的淡竹、黄皮、黄坦等地。由于地域分散和当时形势紧张,亦未形成正规的营、连建制,而以中队为主进行作战,共有10个中队。潘坑中队队长谢文侯(兼),岩龙(乌岩坑)中队队长张可胜,石鸟(新龙)中队队长应定朝,北溪中队队长杨火炯,大岙(大柏)中队队长吕家池,溪下中队队长金朝荣,黄皮中队队长谢显忠,碧莲中队队长徐宗挑,澄田中队队长陈玉兰,山坑(小渠)中队队长徐道进。
直属游击队和补充营
瑞安直属游击队。队长陈卓如,政委许永顺。以陈卓如领导的驮山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主要活动在瑞安的北区、南区、西区(今属文成县)等地。
黄岩直属游击队。队长戴元谱。以戴元谱领导的葡萄坑红军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主要活动在葡萄坑一带的永黄边界。
仙居直属游击队。红十三军成立前后,仙居有7支游击队:新罗游击队,队长金小奶弟(后金永洪);龙潭头游击队,队长张小武;陈家谋游击队,队长陈家谋;王钦段游击队,队长王钦段;安仁游击队,队长尹成明;朱福真游击队,队长朱福真;杨通海游击队,队长杨通海。1930年3月,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成立后,金永洪、张小武、朱福真、杨通海4支武装分别编入第一、第二大队。7月,红十三军红三团成立后,金永洪、张小武部编入红三团仙居独立中队;尹成明、陈家谋部编入红一团;朱福真、杨通海也与红一团联系。9月,为加强统一领导,军部派李振声和红三团(师)政委楼其团到仙居,在独湖村(今属横溪镇溪口村)召开游击队负责人会议,宣布建立仙居游击队,金永洪为队长。仙居境内的各支游击队均归仙居游击队指挥,共计500人(枪),隶属红一团(师)领导,主要活动在永嘉、仙居边界地区。
补充营。1929年冬,温溪学神村船工张学东以万山、温溪、黄山和下贵等地为中心组建了38个村游击队,计农民武装300余人。1930年10月,红一团团长雷高升在峰山将游击队改编为红一团补充营,营长张学东。下设四个连,一个独立中队。第一连连长孙坑金阿凯;第二连连长下贵刘友进;第三连连长黄山季从宽;第四连连长万山潘金亨;独立中队中队长菇溪茶坑季成灯。同年冬,白岩战斗失败,组织解体。1931年1月,张学东在万山被捕,后牺牲。
参考资料: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血染的丰碑——红十三军斗争纪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