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家:农民不该奢望养老金!交公粮不等于养老金……

0
分享至


对于农民领取养老金,一些砖家总有一些逆天言论。 一、"农民不该奢望养老金"论

某社会保障专家公开表示:"农民有土地可以耕种,这就是最好的养老保障,不应该再要求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养老金待遇。"这种言论完全无视了农村老人年迈后无力耕作、土地收益微薄的现实困境。

二、"子女赡养论"

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在电视节目中声称:"中国传统讲究养儿防老,提高农民养老金会破坏孝道文化。"这种论调刻意回避了农民工大量进城、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严峻现实。

三、"财政负担论"

某财政研究专家撰文指出:"如果大幅提高农民养老金,将给国家财政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却只字不提国家每年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是农村的数十倍这一事实。

四、"历史贡献无关论"

有学者公然宣称:"过去交公粮是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与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没有必然联系。"这种割裂历史的观点,完全否定了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的巨大牺牲。

五、"百元足够论"

某三农问题专家接受采访时说:"农村生活成本低,每月100多元养老金加上自己种点菜,完全够用了。"这种脱离实际的言论,显然不了解如今农村的基本生活开支水平。

六、"土地置换论"

一位政策研究员建议:"农民可以用土地承包权置换养老金,这样就不需要国家额外投入。"这种主张实质上是要农民用最后的生存保障来换取微薄的养老收入。

但这些逆天言论背后,他们似乎忘记了些什么

在繁华都市的霓虹灯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和佝偻的背影,撑起了共和国的粮仓,却在晚年面临着养老金的困境。他们,就是中国八亿农民。今天,让我们一同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探讨农民养老金与交公粮之间的千丝万缕,以及他们应得的补偿与尊重。

一、共和国的基石:农民与交公粮

(一)交公粮的历史回顾

自1953年起,至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全国农民累计交售公粮高达7000亿公斤。这不仅仅是粮食,更是农民对国家的深情厚谊和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在三年困难时期,河北农民李守田饿着肚子完成征购任务,全村32人因饥饿死亡,但他们保住了国库粮仓的“政治红线”。这些粮食,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也滋养了无数城市人的成长。

(二)工农业剪刀差:农民的无声奉献

如果说交公粮是农民对国家的直接贡献,那么工农业剪刀差则是农民对国家经济的间接支撑。1952-1990年间,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抽取资金达1.3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90%。这些资金,铸就了鞍钢高炉,铺就了铁路网,也建起了城市的繁华。然而,农民却穿着补丁裤,用汗水浇灌着城市的梦想。

二、养老金的鸿沟:农民的晚年之痛

(一)数字裂谷:城乡养老金的巨大差距

如今,当城市退休教授每月领取数千元的养老金时,河北农民赵大娘的基础养老金却仅有143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差距,更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体现。人社部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179元,不足城镇职工养老金的6%。这种差距,比任何发达国家的历史极值都要惊人。

(二)医疗账单:压垮农民晚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安徽阜阳的张秀英查出肺癌时,新农合报销后仍需自费7万元——这需要她种47亩玉米才能挣回。农村老人医疗自费比例高达42%,是城市老人的1.8倍。在疾病面前,农民的养老金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三)精神荒原:被遗忘的农村空巢老人

在江西赣州,82岁的刘奶奶三年没见过子女。农村空巢老人抑郁检出率高达39%,他们守着破败的宗祠,望着村口的水泥路,等待着永远在“明年一定回家”的承诺。在物质贫瘠的同时,他们的精神世界也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绝望。

三、专家的逆天言论:交公粮不等于养老金?

(一)义务与福利的混淆

当某些专家强调“交公粮是法定义务,领养老金是福利”时,他们故意忽略了1958年《农业税条例》中“取之于农,用之于工”的本质。农民用粮食支撑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他们的贡献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义务”。如今,当国家经济腾飞时,农民理应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二)养老金的双重标准

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源自企业利润,而企业利润的建立离不开廉价农产品和农民工的贡献。然而,在养老金的发放上,农民却遭到了双重标准的对待。这种不公,是对农民历史贡献的极大漠视。

(三)被篡改的记忆:新农保不是恩赐

某些人将“新农保”说成是国家的恩赐,却忘记了在2009年前农民养老完全靠自己。农村老人劳动参与率高达65%,75岁以上仍在务农的占41%。在江苏某村,老人们甚至自发组织“养老互助队”,用佝偻的脊背互相扶持。新农保的出台,是对农民养老困境的回应,而不是什么恩赐。

四、偿还时刻:国家的道德救赎

(一)土地财政的反哺责任

1999-2020年,土地出让收入达54万亿元,其中68%来自农地转用。若将其中10%注入农民养老基金,每位农村老人每月可增加900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计算,更是对农民历史贡献的承认和补偿。土地财政的反哺,是国家的道德责任。

(二)特殊贡献养老金制度

参照抗美援朝老兵优抚标准,为交售公粮超过20年的农民设立专项养老补贴。按1950-2006年粮食征购总量折算,每月发放800元完全具备财政可行性。这不仅是对农民历史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晚年生活的保障。

(三)跨代契约的履行

建立“养老正义转移支付”制度,从每年央企利润中划拨一定比例注入农村养老基金。这不仅是对农民的补偿,更是对国家发展成果的共享。让农民在晚年也能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别让种粮的人,成为最饿的人

当城市的霓虹灯照亮夜空时,请不要忘记那些在田野里默默耕耘的农民。他们用汗水浇灌了共和国的粮仓,却在晚年面临着养老金的困境。如今,国家经济已经腾飞,是时候偿还那份欠了70年的养老债了。别让种粮的人,成为最饿的人!让农民的晚年生活充满尊严和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转发呼吁:为农民发声,为正义点赞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我们读完这篇文章时,内心是否涌起了对农民的深深敬意和对不公的不满?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农民发声,为正义点赞!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民的贡献和困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为农民争取应有权益的行列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农民的晚年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本文旨在揭示农民养老金与交公粮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农民在晚年面临的养老困境。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本文希望能够引起农民群体的共鸣,并引导大家点赞、关注、转发、在看和推荐。让我们共同为农民发声,为正义而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世俱杯狂欢夜:巴黎4-0送皇马出局,缔造25年神迹,决赛对阵出炉

世俱杯狂欢夜:巴黎4-0送皇马出局,缔造25年神迹,决赛对阵出炉

侃球熊弟
2025-07-10 03:48:51
Deepseek “严重烂尾”?

Deepseek “严重烂尾”?

深度报
2025-07-08 13:14:54
再次释放出申请加入CPTPP的信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再次释放出申请加入CPTPP的信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戈多的叹息
2025-07-10 06:43:06
怀孕后工作就摆烂的编制人员,被质疑不符合当地人才引进标准,呼吁当地公开详情

怀孕后工作就摆烂的编制人员,被质疑不符合当地人才引进标准,呼吁当地公开详情

小萝卜丝
2025-07-09 10:05:20
0:4脆败!姆巴佩郁闷到爆 刚来皇马一年 老东家眼瞅就要夺6冠王

0:4脆败!姆巴佩郁闷到爆 刚来皇马一年 老东家眼瞅就要夺6冠王

狂言体育
2025-07-10 06:43:08
飞往上海航班突发,发动机出现机械故障!机型为波音787-9,吉祥航空紧急通报

飞往上海航班突发,发动机出现机械故障!机型为波音787-9,吉祥航空紧急通报

上观新闻
2025-07-10 08:36:39
十年内斗,昔日疫苗之王科兴生物董事会大洗牌!此前发布超级分红计划:分红75亿美元,是市值的15倍,股息率最高达1900%

十年内斗,昔日疫苗之王科兴生物董事会大洗牌!此前发布超级分红计划:分红75亿美元,是市值的15倍,股息率最高达190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0:16:12
吕迪格失误后呆若木鸡,一脸懵逼

吕迪格失误后呆若木鸡,一脸懵逼

直播吧
2025-07-10 03:27:10
省级政府“一把手”再现“70后”

省级政府“一把手”再现“70后”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09 13:42:05
人民日报: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人民日报: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政知新媒体
2025-07-09 14:43:49
榨干最后一口气!94岁杨少华高温天被儿子推着赚钱瘦骨嶙峋太可怜

榨干最后一口气!94岁杨少华高温天被儿子推着赚钱瘦骨嶙峋太可怜

深析古今
2025-07-09 17:30:37
男子驾车致女友截瘫后续:男子失联,网友还原车祸现场,难怪断腿

男子驾车致女友截瘫后续:男子失联,网友还原车祸现场,难怪断腿

比利
2025-07-09 14:22:31
曝一男子性侵15岁女孩,跪地求饶被女孩父母打死,现场曝光满地血

曝一男子性侵15岁女孩,跪地求饶被女孩父母打死,现场曝光满地血

180视角
2025-07-09 16:48:04
她才是娱乐圈公认的大美女:已经39岁了,但颜值高过好多年轻女星

她才是娱乐圈公认的大美女:已经39岁了,但颜值高过好多年轻女星

逍遥史记
2025-06-13 15:42:40
冯德莱恩对中国提出三项要求,外交部回应

冯德莱恩对中国提出三项要求,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7-09 15:47:46
美媒曝光绝密录音,特朗普罕见默认,中国敢动手,北京寸土不留?

美媒曝光绝密录音,特朗普罕见默认,中国敢动手,北京寸土不留?

闻识
2025-07-09 19:52:34
海珠老城区暴雨后 垃圾淤泥水浸入居民家两天没干 肉菜摊臭水涌出下水道

海珠老城区暴雨后 垃圾淤泥水浸入居民家两天没干 肉菜摊臭水涌出下水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07:05:23
【紫牛头条】女孩身份信息被人盗用狂买200多张火车票,这背后有什么猫腻

【紫牛头条】女孩身份信息被人盗用狂买200多张火车票,这背后有什么猫腻

扬子晚报
2025-07-09 21:38:55
颜料铅含量国家标准90mg,幼儿园糕点1340mg,人工智能说做不到

颜料铅含量国家标准90mg,幼儿园糕点1340mg,人工智能说做不到

历史总在押韵
2025-07-10 01:30:35
杨少华去世!儿子杨议透露去世细节:他在午休时离开,安详无痛苦

杨少华去世!儿子杨议透露去世细节:他在午休时离开,安详无痛苦

史书无明
2025-07-09 20:31:24
2025-07-10 09:28:49
小胖聊农
小胖聊农
讲好三农故事
84文章数 2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对巴西公开"宣战" 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对巴西公开"宣战" 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东亚杯-姚伟传射+世界波邵子钦头槌 女足2-2韩国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财经要闻

潮玩规模破千亿的幕后故事

科技要闻

三星推三款折叠屏机 Fold 7起售价1999美元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成交活跃!改善项目霸屏领跑!2025上半年广州热盘榜出炉!

数码要闻

索尼发布 Hi-Res 高解析麦克风与高速大容量存储卡、读卡器

魔兽怀旧服:官方疑似爆料,WLK后直开熊猫人,大灾变将被放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军称打死哈马斯一高级领导人 现场画面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