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仓都加满(ID:mtlsnow)
作者:仓都加满
这几天发了一个雪球贴,那只是一个3句话的社会现象分析。
不想招来一片挖苦之声,还有一些大V给挖苦的留言点赞。
昨天还有篇其他人写的雪球热贴,里面引用的话基本事实都是错误的,说什么新加坡禁止泡泡玛特,盲盒本质是赌博;可你只要稍微看一下新闻就知道,泡泡玛特不但没在新加坡被禁,反而还很火,有9家专卖店,还有新加坡鱼尾狮定制LABUBU。
那是为什么这样引用事实不清的帖子,得到大量点赞,他们会这么厌恶泡泡玛特这样的公司呢?
我简单点开几个评论的人主页,发现很多重仓白酒股,发的帖子都是贵州茅台、五粮液分红价值什么的。
所以逻辑很清楚了,一边是新消费公司大涨,一边是白酒等公司跌跌不休,不少公司创连续几年下跌,这些人心理不平衡。
不由得想起那句话:一个行业最惨的是,年轻人不带你玩了。
白酒、玉石、红木、字画、茶叶、邮票等等,年轻人都不感兴趣,也不会接盘。
拿白酒来说,其消费大多来自社交场景,但是我最近一个月参加了几次活动,没有一次席间喝白酒的。
饭桌上就连红酒也几乎没有,大多就是喝一点可乐和红茶。
现在年轻人喝酒的太少了,婚宴上的白酒很多都没人喝,就是个摆设。
拿我来说,就不喜欢喝白酒,一滴白酒都不沾,偶尔去聚会喝点红酒。
一方面觉得不健康,身边就知道不少人喝酒喝出毛病的;
另一方面,非常不喜欢国内所谓的劝酒文化,吃一顿饭下来,浪费生命。
而除了白酒外,老一辈喜欢玩的什么玉石,古玩,字画,红木,邮票,包括茶叶,也没人接盘了。
比如最有名的画家吴冠中,在今年拍卖会上一件撤拍、一件流拍,一件4折成交。在去年春拍上,2019年秋拍成交价为5100多万元的吴冠中作品,只卖了1725万元,几年跌去近70%。
不少老年人喜欢的红木家具,近年来也是跌的惨不忍睹,10年前几十万买的红木家具,到现在只能打一折出手。
而国内的邮票那些,在七八十年代集邮是非常热门的爱好,甚至很多人都以自己集邮为荣。
曾几何时,猴票也创下了上涨神话,可现在集邮却成了夕阳红,甚至很多05后都没有听说邮票,更不要说使用邮票。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老一代的收藏和癖好,他们没有兴趣,更不会去接盘。
现在的年轻人,连结婚买房都兴趣不大了,白酒又算得了什么?
而如果一个投资品,没有年轻人的参与,和新增资金进来,又怎么可能维持的下去呢?
现在的年轻人玩什么?
年轻人玩音乐节,演唱会,二次元,LABUBU、自驾游,机车,追星,直播,网红店打卡,0卡饮料,虚拟偶像,大疆POCKET3、Switch2、做瑜伽健身。
所以我们看到相关新消费公司的崛起,可以类比的是日本万代南梦宫公司,做IP运营和授权的,旗下有龙珠、高达、海贼王这些大IP,近10多年日本股市也不咋地,但这家公司上涨了10倍以上。
日本还有一个三丽鸥公司,旗下IP有HelloKitty、美乐蒂、玉桂狗等,近几年也是大涨几倍,很多人去东京就是去买三丽鸥玩偶。
所以做投资来说,更重要的,是跟着年轻人走,看新增消费去到哪里。
观察到最新的社会趋势和大方向,找到里面的胜出者,而不是沉溺在过去的故事不可自拔。
最后说一点个人的投资观点:现在这个点位,泡泡玛特太热了,估值高、涨幅过大,我肯定不会参与。
个人的直觉,泡泡玛特回调在即了,但即使泡泡玛特回调,个人判断,这些卖出的资金,也不会去买白酒股,而是会找新消费的其他标的。
买泡泡玛特的人不会买茅台,买茅台的人看不上泡泡玛特,双方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路过只会互相吐口水,互称傻Q。
很多的东西,已经回不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