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一个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个非常恐怖的人叫做普罗克鲁斯特斯。这个普罗克鲁斯特斯是谁呢?他是个雅典附近的强盗,这哥们有一个爱好,就是会强迫路过的旅客躺在他的床上。
你可能会想,躺床上不是挺好的吗?但这个床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无论躺在上面的人身高如何,都要被迫适应这个床的大小。如果旅客比床短,普罗克鲁斯特斯就会残忍地把他拉长,直到他跟床一样长。如果旅客比床要长,就会砍掉他们的脚或者砍掉他们的头,让他们跟床一样长。这样,旅客总是可以刚好适合这个床。
这个故事,我一开始听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触。我小时候看完希腊神话,就觉得这就是个恐怖故事,吓唬人的。但当我开始当老师,开始慢慢长大,我意识到,这不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吗?
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根本不是我们之前讲的教材的防自觉能力,它都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只有一套模具,把所有人硬往里面放。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培养人,而是在筛选人。
筛选的意思就是,大家放在同一个模具里,越听话越成功,越符合越成功。所以我们没有创新思想。那培养的意思是什么呢?培养的意思,大家看西方教育就是,你不行,没关系,这个方面不行,你那方面不是行吗?我来教你,我让你变得更好。我发现你的长处,我发现你的特长,然后培养你。
说到这儿,你应该知道了,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孩子幸福感很糟糕。有老人在后台跟我较劲,说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这时候就要说因材施教,你“因材”了吗?你只是在“施教”。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有抑郁症?上次有一个人在后台跟我较劲,说你有数据吗?
我不是没有数据,我告诉大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让统计孩子跳楼的数据了。一到儿童医院,你们去看,全是生病的。别说是身体生病了,他心里不生病,他身体能这么快得病吗?
我们教育的底层要求你干嘛?
要求你听话,没有去创造,没有去寻找学习的快乐,只是疯狂地卷。我可以没学到东西,但是我要比你更适合模具,所以这不是恶性竞争吗?
小学三年级背诵了3000个英语单词,去美国够不够?这是一个家长问我的。
我老跟他开玩笑,我说去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你考试考来考去,比高比谁低是吧?比谁辅导班上得多。大家陷入到盲目的竞争当中,你有感受到学习的开心跟幸福吗?
所有人陷入到恶性竞争当中,没有一个人知道学习是快乐的。我们学的是知识,但我们学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从来没有一段知识是你真正想学的。为什么我们要背?因为别人在背,所以我家孩子不能输,我也要背。
我们学的东西全部是几百年前的知识,什么哪个朝代,哪个人说的什么话,什么哪个诗后面那句话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就想知道,你学过了又能怎么样?我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东西是吧?行,不好意思,你不知道你就考不上清华北大,你不知道就考不上研究生。你不知道就考不上公务员。你有独立思考吗?你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吗?你又给这个世界做了一些什么改变?
所以我们培养出的是什么?全部是听话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套标准体系下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服从。过去让你背什么,你就背什么,现在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不要问为什么。
我告诉大家,这种不敢问为什么的时代会非常吃亏。为什么?因为当人工智能来的时候,你根本不用管答案,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是为什么,你要提出一个好问题。所以我们这种教育体制在干嘛?你培养的是人吗?你培养的是个机器。你机器再强,你强得过ChatGPT吗?你强得过人工智能吗?它这么多数据都喂养出这么一个可以回答问题的状态。
有人说,上学几十年出来啥也没学会,现在年轻人啥也没学会。备了20多年房贷整出抑郁症。我想也没有必要那么悲观,但我们确实应该提出反思,我们在培养什么?这么多年培养一个个的模板,把人放在里面,拉长缩短。让每个人只会从众,不会创新;让每个人只会服从,不会思考;让每个孩子眼睛没有光,只有分。我就问,这还是有灵魂的躯体吗?
教育本应该培养一个独立思考、不跟风、有方向、有温度、能说不,然后勇往直前的人。你们现在去看大学校园里面,学生们眼睛哪有光?每次说这个话题,总有人在怼我。算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说,我以后一定不说了。
我每次路过北大,我看蔡元培先生写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现在想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