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然》子刊《自然食物》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40岁时,从不健康的饮食模式转为长寿饮食,与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延长10.8和10.4年相关。
即使在70岁时,从不健康饮食模式转为长寿饮食,与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增加5.4和5.0年相关。
研究分析发现,死亡率最高、最不健康的饮食是不吃或摄入少量的全谷物、蔬菜、水果、坚果、豆类、鱼、牛奶和乳制品以及白肉,并且大量摄入加工肉类、鸡蛋、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有偏食的习惯,有些老年人每天都是喝点汤和粥,试问,营养从哪里来呢?
有些老年人则一天三顿都是素食,营养当然也补充不上。
民以食为天,到了70岁,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吃饭时的一些表现,70岁是寿命决定期,不论男女,吃饭有这5个表现,不想长寿都难。
第一,吃饭时食欲依然不错的老年人更易长寿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消化道的功能减退和器质性疾病,使得老年人的食欲很容易下降,食欲不好,会导致老年人吃的很少,时间长了,老年人非常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一旦出现营养不良,老年人的免疫力很容易下降,形形色色的疾病也会找上。
第二,吃饭时不偏食的老年人更易长寿
年龄大了,老年人千万不要养成偏食的习惯,一味只吃素,或者一味只吃肉,其实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老年人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既要吃蔬菜、水果和粗粮,也要注意补充肉、鸡蛋和乳制品。
不同的食物提供的营养不同,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全面的均衡的。
第三,吃饭时细嚼慢咽的老年人更易长寿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狼吞虎咽,狼吞虎咽这样的进食方式,不仅感受不到食物的味道,而且短时间内大量的食物进入胃内,很容易增加胃和胰腺的负担。
第四,吃饭时八分饱的老年人更易长寿
年龄大了,由于消化功能下降,所以老年人不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暴饮暴食,如果吃得太饱,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医生提醒,老年人吃饭,一日三餐,保证八分饱就可以了。
第五,吃饭时感觉舒适的老年人更易长寿
很多老年人突然出现饭量的下降,食欲的异常,往往是因为疾病导致,如果吃饭时出现异常的腹痛、腹胀、腹泻、呕吐、吞咽困难等,均要重视,因为这往往提示疾病的来临。
还有些老年人,虽然食欲不错,但是人却不断消瘦,这个时候,同样要警惕疾病,像甲亢、糖尿病等,均可能导致这种异常。
如果老年人吃饭时感觉非常舒适,那么恭喜你,这样的老年人显然更易长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