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高考过后就是中考,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喜大于忧,因为今年银川市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将跃升至73%,而“指标到校”招生比例提升至70%。
并且在未来几年,普高招生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消息称:“2027年暂定的目标80%,到2030年预计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会达到85%。”这意味着孩子上高中的压力没那么大了,家长也不用那么焦虑了。
也有人说,现在该焦虑的,是那27%的被分流的孩子家长,还有中职学校。
因为普高招生比例提高,意味着分流到中职学校的生源就少了。银川那么多中职学校,够分吗?并且,职业教育以后的起点逐渐过渡到高中毕业,还有宁夏职业大学的出现(正在公示阶段)等,这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未来何去何从?
其实,无论是对于中考毕业生,中职学校,家长,还有宁夏来说,这既是考验,同时也是机会!
比如,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办学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为单纯的中职毕业生,多数只能算是“初级”,在未来的社会求职上,已经竞争不过高中毕业后读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起点都是“中级”。就像威记就是职业学校出来的,深有体会。
想加强竞争力,就只有类似于“3+2”的办学模式,并且在专业设置和教学上,不能再按照以往那种传统的模式,需要加大专业实操技能的培训,而不只是重理论。初中毕业的孩子在理论上能好好钻研,那当初就好好读书考高中了(有些扎心,但却是威记的亲身经历得出的结论)。
而结合宁夏本地发展实际,面对生源减少的挑战,中职学校亟需重新定位发展路径。职业教育向高中后阶段延伸已成趋势,中职教育不应固守原有模式,而应提前布局,主动转型升级,在"精专特新"上寻找突破口。
常规的操作,中职学校可向"职业基础教育平台"转型。通过开设"中高职贯通班""职普融通实验班",构建与普通高中、高职院校的立交桥。这种模式既能保留中职技能培养优势,又能满足学生升学需求。
中职学校想要得到长期发展,在专业设置上尤其要对接区域产业升级。就像如今,宁夏正在建设"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体系,在九大产业一起发力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和工人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可重点发展诸如葡萄酒酿造、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等特色专业,与银川经开区、苏银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的联办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很多家长看重的是学历!而不是想着孩子到中职学校过渡三年,然后进入社会,遭受社会的毒打!如果中职学校探索"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双轮驱动模式。针对乡村振兴、新业态等领域开展短期技能培训,让学生多一条立足社会的路。
最近有关“职业大学”的公示其实也算是一个信号,对于地方来说,必将带来鲶鱼效应。中职学校或许可与其建立"中高本"衔接体系,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共享实训基地等方式形成育人合力。实现了优势互补。既保证了生源,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学历上的提高也有帮助。
简单来说,普高扩招,不止是简单的百分比数字,背后是一场教育方向的转变,对于家长来说,唯有适应。就如同贺兰山下的产业转型,阵痛中孕育新机。
中职教育只要抓住《职业教育法》修订的红利,在培养目标上从"就业一元"转向"就业升学多元",在服务面向上从"单一学制"拓展为"终身教育",完全能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毕竟,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征程中,技术技能人才永远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
中职教育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是往小来说,是把人留在宁夏,往大来说,就是助力宁夏发展。
你我皆黑马,只是赛道不同!中考加油!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