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26的徐昕入选国家队引热议 潜力新星能否把握机会?
6月13日,中国男篮23人集训名单公布,徐昕的名字格外醒目。这位21岁、身高2米26的广东队中锋,上赛季场均仅10分钟出场时间,贡献4.7分2.8篮板,却获得主教练郭士强青睐。而此前联赛表现更稳定的李炎哲(新疆队,场均12.3分8.1篮板)意外落选,引发球迷讨论:郭士强看中的究竟是潜力,还是另有考量?
事件背景
徐昕自2021-22赛季升入广东一队,4个赛季共出战35场,场均10.2分钟,投篮命中率63.5%。尽管时间有限,但护框效率亮眼——每36分钟可贡献3.8次盖帽,排名CBA本土球员前列。
对比同期中锋数据:
--李炎哲(新疆):场均28分钟,12.3分8.1篮板1.7盖帽
--余嘉豪(浙江):场均31分钟,14.1分7.9篮板1.9盖帽
郭士强此次选人显然着眼于未来,徐昕的年龄(21岁)和静态天赋(2米26身高、2米30臂展)符合国家队长期规划。
教练视角:用人差异的理性分析
郭士强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年轻球员需要大赛历练,徐昕的防守覆盖面积和移动能力,符合现代篮球需求。”而广东队主教练杜锋上赛季更依赖租借球员王少杰和外援莫兰德,徐昕仅在特定场次获得机会。
客观来看,广东队近年战绩压力大,杜锋优先追求即战力无可厚非。但长远考虑,若年轻球员缺乏锻炼,可能影响成长节奏。
徐昕的优劣势
优势:
--护框效率:对手在徐昕防守下的篮下命中率下降12%
--终结能力:接队友传球终结命中率达71%,与徐杰的挡拆配合尤为默契
--年龄潜力:比杨瀚森(19岁)、余嘉豪(21岁)更晚进入职业联赛,仍有打磨空间
待提升点:
--对抗能力(体重仅110公斤,面对胡金秋等强力内线吃亏)
--进攻手段单一(90%得分来自篮下,缺乏中远投)
国家队中锋竞争格局
目前男篮中锋位置呈梯队分布:
1.核心层:周琦(28岁)、胡金秋(27岁,可摇摆至四号位)
2.中生代:王哲林(30岁)、沈梓捷(26岁)
3.新生代:杨瀚森(19岁)、余嘉豪(21岁)、徐昕(21岁)
郭士强此次选择释放明确信号:2027世界杯周期将重点培养年轻内线。
理性看待选人标准
部分球迷质疑徐昕的入选,认为李炎哲等即战力更应获得机会。但需注意:
--培养目标差异:亚洲杯小组赛对手较弱(沙特、印度、约旦),适合练兵
--长期规划:杨瀚森可能因NBA选秀延迟归队,周琦伤病存疑,需储备替补中锋
网友评论呈现多元观点:
--“徐昕的天赋肉眼可见,但需要更多比赛积累”
--“李炎哲的即战力确实更强,但国家队也需要未来筹码”
耐心与机遇的平衡
对比新疆队李炎哲、浙江队余嘉豪的成长路径,徐昕在广东队的培养节奏略显缓慢。但广东青训体系历来注重“厚积薄发”,如易建联早期也未获大量出场时间。
若徐昕能在国家队集训中证明自己,或可反向推动杜锋在联赛中给予更多信任。
徐昕的入选,既是对其潜力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男篮年轻化战略的践行。正如郭士强所言:“成长需要时间,但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未来两个月的热身赛,将是这位2米26中锋证明自己的关键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