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眸“十四五”|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从“创新试验田”向“经济增长极”的质变

0
分享至

紧扣战略定位,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十四五”期间,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由此形成,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显现,为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发展的成色:“十四五”以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贡献了全省17.1%的进出口和19.1%的利用外资,新设企业近4万家;进出口实现2137亿元,占全省的18.1%,比重较“十四五”前提高了6.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占全省的22.1%,比重较“十四五”前提高了8.9个百分点;对俄进出口累计实现1768亿元,占全省的21%,比重较“十四五”前提高了10.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逐年提升。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制度集成创新力度的持续加大。自贸试验区累计生成超700项制度创新成果,“十四五”以来推出八批182项省级制度创新实践案例,其中对俄特色案例近100项。哈尔滨、黑河片区3项案例入选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绥芬河片区1项案例在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为深化区域联动,制定实施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设立两批9个市(地)23个区域为协同发展先导区试点,推动协同改革、协同创新。


绥芬河口岸

制度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产业集聚发展的动能。通过制定落实自贸试验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重点产业平台招商指引等文件,有力推动了自贸试验区产业集聚。“十四五”以来,自贸试验区新签约内资项目近500个,实际利用内资近1300亿元。各片区特色鲜明:哈尔滨片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黑河片区重点发展能源资源、农产品、物流等跨境特色产业,绥芬河片区重点发展木材、粮食等产业。

产业要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支撑。自贸试验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营商环境整改方案等文件,对标世行和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专项评估,自贸试验区在执行合同、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等领域得分位于前列。政策与服务协同发力:三个片区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夯实招商政策支撑体系;同时,围绕成立三周年、五周年等重要节点,举办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并赴广东、福建、浙江及俄罗斯等地组织专题推介活动,大力宣传发展良好态势,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

面向“十五五”,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将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未来,将在首创性、集成式上积极开展探索,落实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条例,在投资便利化、培育外贸新动能等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跨境农产品加工、跨境电商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开放平台,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自贸力量。

(图片为黑龙江日报资料片)

记者:付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黑龙江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黑龙江新闻网
黑龙江新闻网官方账号
36396文章数 16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