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非要等到被美国和以色列“羞辱”之后,才会想到和中国的25年之约,但是不是为时已晚了?
近日,美国单方面终止了与伊朗的核谈判,这一决定来得迅速而强硬,甚至有些突兀,毕竟伊朗才做出罕见让步,不仅公开承诺不搞高纯度铀浓缩,也表态不会碰核武器,甚至在部分领域向美国资本敞开大门,邀请其进入核能管理系统。
但这边刚“认怂”,美国却立刻翻脸,不仅提出连民用核能也必须放弃的要求,甚至暗示“若不配合,将考虑动武”。
这一系列转变,让伊朗高层措手不及,总统佩泽希齐扬虽然公开表示“伊朗不会屈服于强权”,但现实是,伊朗如今的底牌已经不多。
多年来,伊朗在与美国的博弈中一退再退,总以为有限的妥协能换来喘息的机会,但事实证明,美国根本未将伊朗的退让放在眼里。
更为打击士气的是,俄罗斯也没有选择坚定地站在伊朗一边。
几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尽管通话细节没有全部公开,但俄方对“在可能的美伊冲突中保持中立”的暗示已十分明显。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鲁坚科甚至明确表示:“我们没有义务帮伊朗。”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俄伊两国尽管在叙利亚战场上有过军事协作,在反美话语上也常常“声气相通”,但俄方始终没有与伊朗缔结那种类似北约成员间的“集体防卫承诺”。在普京看来,俄罗斯当前还是要以俄乌战争以及与西方的全面博弈为主,并不是为德黑兰的核计划再度与美国擦枪走火。
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与美国可能出现的任何缓和机会,更不会为一个战略信用不稳的“盟友”押上全部筹码。
伊朗也许此刻才真正意识到,曾经自认为可以依靠的朋友,在关键时刻可能一个都不会出手。
面对四面楚歌的局势,伊朗想到了中国,总统佩泽希齐扬宣布将对中国进行访问,并表示将“坚定执行”中伊25年合作协议。
据悉,这份合作协议签署于2021年,涵盖石油能源、基础设施、金融系统以及科技等多个领域,在当时被认为是中伊两国一份极具潜力的战略框架。
但在过去几年中,伊朗对此态度一直暧昧,落实情况寥寥,如今伊朗再度提起这份协议,很大程度上并非真正意识到中伊关系的长期价值,而是将其视为在外交困局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问题是,中国是否愿意在伊朗反复无常、信用受损的情况下继续深度合作?
对中国而言,这份协议从未被遗忘,伊朗的战略位置和能源资源无疑具有吸引力,中伊25年合作协议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长期合作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但这份协议也从未被当作“无限期承诺”,中国对伊朗的战略价值有清晰认识,但更看重对方是否具备稳定合作的条件、清晰的发展战略,以及可信的外交立场,一句话,中国不是伊朗的提款机,也不是其对抗西方的盾牌。
而伊朗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尴尬处境,根本原因还是自找的。长期以来,伊朗既想发展核技术获取地区话语权,又担心因此遭到全面制裁,既想成为中东的领导者,又缺乏与邻国建立稳固互信的能力,既想从西方获取技术和资本,又在根本立场上持续对抗,就这样下来,伊朗硬是把自己搞成了“谁也不相信、谁也不信它”的角色。
佩泽希齐扬如今嘴上说要“执行协议”,但从他的行动逻辑来看,更像是试图借这份协议向中国“要一个支持的姿态”,而不是拿出真正合作的诚意,所以面对这种“求援”,我们还是小心得好,你们认为呢?
信息来源:
伊朗国家通讯社:《阿拉格齐:佩泽希齐扬即将访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