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老美在对外宣传上确实有一套!
“道义霸权”屡试不爽,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应该都经不住他们这么一通忽悠吧?
怎么回事?
2025年6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国会听证会上抛出一句“政治正确”的宣言:“任何资助俄罗斯战争机器的国家,都不能参与乌克兰重建。”
为了强化道德正当性,他还补上一句金句:
“你不能摧毁一个国家,毁掉人民,然后拿钱来重建它。”
这话是不是听着挺正义?
可惜,“道义”只是外衣,地缘政治排他性才是内核。
贝森特的这番话,明面上是针对所有 “支持俄罗斯” 的国家,但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他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美国所谓的 “支持俄罗斯”,不过是一个伪命题。
毕竟中国是少数与俄罗斯保持能源贸易、又具备全球基建投资能力的国家,在乌克兰基础设施、能源、电信等领域本可发挥关键作用。所以明眼人都知道,美国真正的意图,是把乌克兰重建工程锁进“西方专属俱乐部”,用政治标签剥夺新兴国家的参与权。
这个乌克兰市场我包圆了,你们这帮“泥腿子”一边玩去!
贝森特和美国还有什么目的?
美国这种行为,无异于一场荒诞不经的 “道德绑架”。
它试图以俄乌冲突为由,将全球划分为 “支持乌克兰” 和 “支持俄罗斯” 两个阵营,然后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谁能参与乌克兰的重建。
说得直白点,他就是想逼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站队。
这种做法不仅无视各国的独立外交政策和经济利益,更是将全球治理简化为一场非黑即白的政治游戏。
其实美国的“剧本”并不新鲜,这次反而更露骨了
贝森特的逻辑,本质是“顺我者重建,逆我者出局”。这种“道义转移机制”在西方战后重建史上屡见不鲜:
伊拉克重建时,美国以“安全风险”为由将非盟友承包商排除在外,90%合同落入美英公司手中;
叙利亚战后油气资源争夺中,“政治洁净性”成了西方企业独占资源的挡箭牌。
而乌克兰这一回合,美国变本加厉:不仅要防俄罗斯,还要把中国“基建狂魔”挡在门外。这回是装都不装了。
可问题是,人家乌克兰不这么想啊!
讽刺的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5年2月的时候还公开呼吁中国参与重建,“希望在恢复和平、未来重建等方面得到中国帮助“,并直言“中国在欧洲经济中地位重要,具备协助能力”。但如今美国一纸协议,乌克兰只能妥协——毕竟现在乌克兰几乎有40%的财政预算得靠美国这些外援,硬气不起来。
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乌克兰的重建,应该由乌克兰人民自己来决定,而不是由美国来 “指手画脚”。
不过要我来说,美国这么处心积虑地想把中国等国家排除出去,无非是害怕有人坏他的好事罢了!
重建?
不,这是分赃。
众所周知,乌克兰的锂矿、稀土等战略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受制于地缘冲突、技术瓶颈及国际博弈,开发进程复杂且前景充满变数。换句话说,乌克兰的矿产资源被美国和俄罗斯锁死了。
比如乌克兰锂矿储量约50万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3%,主要集中在东部顿涅茨克州的舍甫琴科锂矿(欧洲最大锂矿)和扎波罗热州的Kruta Balka锂矿。这些矿区地质条件优越,但约70%的高价值锂矿位于俄军实际控制的顿巴斯地区,开发进程因战事停滞。
如今《美乌矿产资源协议》一签,乌克兰的锂矿、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权被美国资本优先锁定。嘴上喊着"正义重建",手里攥着采矿合同,这是要蒙谁呢。
不让中国参与?怕是担心中国企业竞价坏了美国公司的好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