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许久,终于迎来史诗级利好,说实话,已经好多年没见过这样的情况了。此次成功后,东大的崛起又实现了一次跨越式前进。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在这次变革中享受红利,尤其是农村居民,大家发现了吗?兄弟们,现在政策发布的逻辑与之前截然不同。
此前,政策多集中在重大节点发布。比如一年三次的经济会议,年初的两会,通常在这些会议上集中定调,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但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政策发布越来越趋于日常化、随机化、灵活化、机动化,且精准化。
例如4月底,很多人预测会出台刺激消费政策,然而会后大家发现并未如此,通稿里提及的都是熟知的旧闻,这让很多人深感失望,认为政策趋于保守、迟疑,缺乏魄力。可谁能想到,就在前两天,突然出台了一个大政策,仔细一看,正是大家期盼4月底出现却未出现的。
从民生角度而言,这个政策意义重大且非常及时,因为它解决了民间诟病已久的问题。意见指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这打破了城乡二元壁垒,推动了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
户籍限制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秦汉唐时期,这是农业社会重要制度的延续,目的是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让人们安心种地纳粮,因此四处游走的游商最不受执政者待见,处处低人一等。这个古老制度延续至今,着实有些不合时宜,如今终于被打破,而且悄无声息。
意见还提到,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与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这不正是许多人期盼的公共服务平权吗?以前,若非城市户口,进城后医疗报销比例不同,孩子上学招生资格也不同,而现在要实现平权了。这背后实则是一项重大改革——农民工市民化改革,通过教育、医疗、保障房等公共服务平权进行制度性改革,让2.8亿流动人口稳定下来,这将带来一波巨大的消费增量。
意见提出要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涵盖多个面向教育更新的要点。为什么要更新呢?
因为东大高考被称为全球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与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相悖。一直以来,城市学校优于农村学校,东部学校优于西部学校,城市户籍学校优于农村子弟学校,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现实问题,其中存在不公平现象。所以通过集团校实现教育平台公平,通过帮扶农村实现机会公平,通过帮扶西部实现地域公平,通过提高本科招生规模拓宽上升通道,这无疑是一项伟大事业。
意见指出要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发展群众家门口的社区服务,提高多样化生活服务品质。这四句话分别从医疗、幼儿、老人、居民生活多样化等多个层面阐述了下一步政策趋势,其实可以统一归结为城市投资方向正大幅向民生类公共服务转移。城市人均医疗、人均教育等基础服务水平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公共服务难以平权的原因之一。
有人测算,未来5年处于关税战核心期,大约有31万亿民生投资空间。其中,针对城市人口人均城市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如改造、路网、体育场等)的投资约23万亿,针对流动人口市民化配套建设的投资有7.5万亿。也就是说,接下来城市投资将按二八分,投向有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和区域,投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医疗设施,投向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剪刀差导致的城市建设水平低下和服务短缺领域,投向代表未来经济方向的新兴生产力。
所以,这背后投资趋势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实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平权,带动2.8亿农民工市民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既增加城市就业,又提高人口市民化流速,从而扩大消费群体。
整体而言,此次意见非常积极。官媒对该意见总结得十分到位。
其一,将公平置于民生政策首位;
其二,全体人民不分城乡、地域、人群,能更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其三,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唯独希望执行过程中不会打折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