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尼日尔外长赴华求和!曾驱逐中企工人,如今经济崩溃望中方挽救

0
分享至

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可靠信息来源,具体出处见文章末尾

“这一回低头或许只是暂时策略”



6月11日,根据法新社消息,尼日尔外长当日启程前往中国访问,希望获得中方谅解。

5月23日,尼日尔下达指令,要求大部分中国工人在月底之前撤离,甚至连中石油的三位高管也被限令48小时内离境,当地炼油厂也遭到查封,完全不顾及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那么尼日尔这次又在搞什么名堂?之前驱逐中国企业员工,现在经济陷入困境却又想让中国出手相助,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突如其来的“忘恩负义”

半个月前,当全世界还没反应过来时,尼日尔军政府突然采取强硬措施,命令大部分在中国工作的尼日尔人限期离开该国。



中石油的三位高管更是只被给予48小时收拾行李的时间,随后当地的中资炼油厂和酒店都被贴上了封条。

这一系列快速且强硬的动作,就像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了两国多年的友谊上。那一刻,尼日尔仿佛忘记了谁才是雪中送炭的人。



为何要这么做?军政府给出的理由看似正当,他们指责中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八千六百美元,而本地员工却只有区区一千二美元,这样的差距实在不公平!

但真的是为了追求公平吗?谁都知道,在五十多度高温下工作,还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武装分子,这份薪水是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所谓的“薪资不公”,不过是一块遮羞布,其背后隐藏的是军政府贪婪的算盘。

国库已经空虚,外汇储备支撑不了多久,还欠着中国四亿美元贷款,于是他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向这个最大的金主下手了。



尼日尔真正的目标,是将中国企业利润分成从15%提高到30%,最好能直接吞并整个油田和炼油厂。

尼日尔军政府赌定中国人为了保护数十亿的投资,会忍气吞声,乖乖就范,但他们真的算准了吗?



尼日尔军政府似乎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脚下的这片“聚宝盆”是谁一手打造出来的。

二十二年前,当西方石油巨头嫌弃这里风险太高、资源太少而纷纷离去时,中石油毅然决然地扎进了这片荒芜之地。



中石油带着技术和资金,在撒哈拉沙漠深处投入六十亿美元,硬是从零开始为尼日尔建立了一整套现代石油工业体系。

从阿加德姆油田的勘探开发,到那条贯穿国土、长达两千公里的输油管道,再到津德尔那座使整个国家扬眉吐气的炼油厂。



正是这套体系,让尼日尔从一个连汽油都要靠邻国援助的国家,一跃成为石油出口国。

每年津德尔炼油厂处理数百万吨原油,仅向邻国尼日利亚和贝宁销售就能赚取十多亿美元。

这一产业支撑起了尼日尔GDP的十分之一,贡献了国家税收的八分之一。



不仅仅是石油,放眼尼日尔,超过一半像样的基础设施,哪一样不是中国人带着资金和技术,一块砖一块瓦搭建起来的?从医院到电站,从公路到大坝,处处都留下了中国的印记。

可以说,中国就是尼日尔经济的稳定器。



经济危机

自己亲手拔掉这块稳定器的后果,迅速显现出来。

中国技术人员刚走,尼日尔全国石油产量便骤降七成,部分地区甚至超过八成。

那条两千公里的输油管道瞬间变成了一根无用的废铁管,全国七成的燃油供应断了。



柴油价格一夜之间从每升零点六美元飙升至两块四,加油站前排起长长的车龙。

运货卡车停在路上,工厂里的机器因缺乏燃料而沉默无声。



政府发不出公务员的工资,医院备用发电机缺油导致停电,手机信号塔因断电而集体瘫痪。

军政府这才意识到,那些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中国工程师,才是这台复杂机器的大脑和神经。

想独立运作?看着那些复杂的操作面板,尼日尔连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



一场自以为聪明的豪赌,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勒住自己脖子的闹剧。

整个国家被这些“天才”决策者推向崩溃边缘。

国家濒临瘫痪,尼日尔这才真正慌了神。



尼日尔赴华认错

外长桑加雷火速飞往北京,表面上是来“解释”,实际上是为了“求救”。全球都看明白了,这场风波的背后少不了某些西方势力的煽风点火。

尼日尔总想着在非洲制造麻烦,最好能破坏中非关系,以便让他们从中渔利。



可惜尼日尔用自己的惨痛教训证明了一个简单道理:把与中国的合作当作赌注,最终受损最严重的永远是自己。

中国外交部没有长篇大论地谴责,但态度却如手术刀般清晰。王毅外长会见桑加雷时,话语直截了当:朋友可以继续做,但合作必须讲规矩。



核心要求只有两条:保障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安全,为合作项目的持续进行创造条件。

潜台词再明白不过:想让我们回来帮忙可以,先把那些荒唐的命令撤回去,展现出最基本的诚意和信用。



国际关系不是菜市场,合作伙伴更不能随意当作提款机。

此刻的尼日尔国内,要求军政府向中国道歉的声音已无法压制。政治家的脸面是虚的,百姓的生活才是实的。



此次事件也为所有在非洲奋斗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像尼日尔这样六十年间发生四次政变的国家,未来的投资风险必须重新评估,合同条款要更加严格,保护措施要更加完善。

中国不会因为这一次事件就放弃非洲,毕竟长远发展不能因小失大。



但未来的合作,一定会更加谨慎,也更加智慧。

至于尼日尔军政府此次北京之行,究竟是真心悔过,还是迫于无奈的缓兵之计,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结语

至于中国是否会原谅尼日尔,还得看尼日尔的实际行动。中国一直倡导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只要尼日尔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妥善处理之前的问题,双方的合作依然有可能继续。



大家对于尼日尔赴华是真心悔过还是权宜之计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1】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2025-06-12《王毅会见尼日尔外长桑加雷》



【2】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6-11《王毅会见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的非洲多国外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史智文道 incentive-icons
史智文道
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
2368文章数 1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