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凌晨六点的菜市场门口,路灯还没熄就有个老人拎着空菜篮站在那,这一等就是快一个小时,他不是来抢特价菜的,就是为了打发时间。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啥还有老人这么早就出来晃悠?他们的日子到底是咋过的?
“废物式”养老
凌晨五点半,72岁的王奶奶就攥着布兜挪到了菜市场门口,她不是来抢头茬菠菜的,而是怕待在100平米的空房子里。
齐鲁壹点:“废物式”养老,让大批老人感到很累
儿子一家三口住隔壁小区,但小两口上班、孙子上学,她从早到晚能说上话的,只有电视里的新闻主播。
这样的菜市场打卡她坚持了三年,每天绕着豆腐摊转三圈,跟摊主老张头重复问今天豆子多少钱,就为了把上午的时间切成小块儿打发。
现在楼房越盖越高,为啥老人反而像被困在钢筋水泥里的孤岛?
不只是城里老人,山东农村的李爷爷更难,68岁那年摔断了腿,儿子儿媳在东莞电子厂打工,他杵着拐杖挪到村口老槐树下,一坐就是一天。
路过的老乡问他吃饭了没,他就扯着嗓子应一声,眼睛却盯着远处公路,盼着哪辆大巴能停下,下来个拎蛇皮袋的年轻人。
地里的玉米该出草了,可他弯不下腰,只能看着野草疯长,这哪是养老,分明是把日子过成了一眼望到头的苦熬。
养老院里的张大爷更憋屈,护工每天准时推来三餐,却没人问他今天想不想看京剧,他总坐在三楼阳台,数对面小区的空调外机,数到第28个时往往就打瞌睡了。
有次儿子来看他,带了台平板电脑放动画片,他却盯着屏幕里跑跳的小人发呆,要是能帮着接孙子放学就好了。
时间对他们来说,不是夕阳红的浪漫,而是需要硬扛的无聊,人老了咋就活得像被按了暂停键的录像带?
深度老龄化
都说我国老龄化像坐火箭,美国用72年从老龄化走到深度老龄化,咱们只用了21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美国72年,日本25年,中国仅21年
2050年亚太地区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这数字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可政策跑得再快,能追上银发浪潮吗?
日本为了让老人退而不休,把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还鼓励企业给员工发老年年金,韩国更直接,把养老金缴费率从9%提到13%,就为了让老人领钱时手头宽绰点。
我国也从今年1月开始试点延迟退休,养老保险也在搞全国统筹,可专家说得实在,这些都是补丁,没解决根本问题。
就像河南的刘大爷,干了一辈子民办教师,没交过社保,现在每月领200块高龄补贴,政策说要建第三支柱养老金,可他连第一支柱的门槛都没摸着。
那些在工地扛钢筋的六旬老人,他们不是不想退休,是不敢,儿子的房贷还没还完,孙女的幼儿园学费又该交了,老龄化这辆快车轰隆隆往前开,却总有老人被甩在站台上。
王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不是真想买菜,是想抓住点跟生活的联系,当社会把养老简化成活着,再多的政策数字也暖不了人心。
咱们喊了这么多年老有所养,啥时候能做到老有所值?
网瘾老人
李大爷退休前是国企科长,办公桌前坐了三十年,退休后却在沙发上坐出了毛病,每天从早上睁眼到晚上关灯,手机屏幕就没暗过,推荐页的像长了腿,追着他的喜好跑。
中国青年网:“网瘾老人”:遛弯懒得去,躺下刷手机
有次为了看一个专家讲降压药的,他戴着老花镜连刷三小时,起身时眼前一黑摔在茶几边,膝盖磕出的淤青半个月才消。
可等子女收走手机,他又偷偷拿老伴的手机接着刷,嘴里念叨着不看这个我干啥呢。
刘丹宁的母亲更让人揪心,这个一辈子在菜市场为五毛钱还价的老太太,如今成了直播间的常客。
十块钱三条的秋裤买了二十条,九块九包邮的卫生纸堆到了天花板,凌晨两点还在家族群里发助力领现金的链接。
有次刘丹宁加班到半夜回家,看见母亲裹着被子坐在床上,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布满皱纹的脸,正对着一个9.9元学理财的广告看得入神。
数据说老年用户每月刷短能刷1500分钟,相当于每天花两个半小时盯着屏幕,但比时间更可怕的是陷阱。
有的老人跟着喝碱性水喝出肾结石,有的被原始股投资骗走毕生积蓄,腾讯110平台半年就接到两万多起老年诈骗举报。
这哪是上网消遣,分明是孤独开出的药方,却被算法熬成了毒药,现在的老人,咋就像被困在屏幕里的孤岛?
如何应对老龄化
研究显示长期孤独的老人患抑郁症风险比常人高40%,骨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直线上升,养老要是只管饭不管心,跟把人放进保温箱有啥区别?
好在总有人在琢磨解法,荷兰有个代际住房项目,大学生免费住老人隔壁,条件是每周陪老人吃三顿饭、帮着买买菜。
结果80岁的玛格丽特奶奶跟着20岁的租客学会了发朋友圈,租客也从奶奶那学来了烤苹果派的秘方。
上海某社区的时间银行更有意思,65岁的王阿姨帮75岁的李大爷买菜取药存了100 小时时间币,等她80岁走不动了,就能用这些时间换年轻志愿者上门服务。
可农村的李爷爷就没这福气了,他想参加老年活动中心,村里唯一的活动室门锁都生锈了,想学手机支付,镇里的培训班离他家有十里地。
破局的钥匙从来不止一把,社会得给老人创造被需要的岗位,像日本让退休教师去幼儿园当辅导员,社区得把活动送到家门口。
结语
怎么让变老这件事,不再意味着被推开,而是能接着拥抱生活?或许给老人一把参与世界的钥匙,他们就能打开比我们想象中更辽阔的晚年。
文章信息来源
齐鲁壹点:“废物式”养老,让大批老人感到很累
北京日报客户端: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美国72年,日本25年,中国仅21年
中国青年网:“网瘾老人”:遛弯懒得去,躺下刷手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