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又是个儿子。”扎西站在床边,看着襁褓中的第三个孩子,声音里带着说不出的沉重。
卓玛紧紧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眼泪滴在孩子脸上:“要是能多养一个该多好...可我们真的养不起了。”
1985年初春,西藏昌都地区的这个贫困家庭面临着残酷的选择。
“让孩子过继给洛桑,这样对大家都好。”村里德高望重的达瓦提出了这个建议。
经过痛苦的思考,扎西夫妇决定将亲生儿子送给洛桑夫妇收养,从此断绝联系。
20年后,当扎西在拉萨遇到运输司机次仁时,年轻人车里传出的那首古老童谣,让他整个人呆住了。
01
1985年初春,西藏昌都地区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山坳里的小村庄依旧安静,只有牦牛偶尔的叫声打破宁静。
扎西家的土房里,传出了婴儿清脆的哭声。
卓玛躺在床上,怀里抱着刚出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个孩子比前两个都要壮实,哭声也格外洪亮。
扎西站在床边,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
“又是个儿子。”他轻声说道。
“是啊,又是个健康的儿子。”卓玛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和无奈。
屋外,大儿子旺堆在照看羊群,二儿子班丹在帮忙干农活。
两个孩子都还小,家里的负担已经很重了。
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扎西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家的牧场不大,只有十几头牦牛和一群羊。
每年的收入勉强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如果再多养一个孩子,日子会更加艰难。
![]()
卓玛看着丈夫愁苦的脸,心中也很难受。
“扎西,我们总会有办法的。”她安慰着丈夫。
“孩子是老天给我们的礼物,不能不要。”
扎西点点头,但心中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他知道妻子说得对,可是现实的困难摆在面前。
家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哪里还有余力再养一个孩子?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扎西,在家吗?”是邻居老阿妈次央的声音。
扎西赶紧去开门,次央走了进来。
“听说卓玛生了?”次央关切地问道。
“是的,又是个儿子。”扎西回答。
次央走到床边,看了看孩子:“这孩子长得真壮实。”
“一看就是个好娃娃,将来一定有出息。”
卓玛勉强笑了笑:“谢谢阿妈的祝福。”
次央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和他们聊了聊天。
临走的时候,她忽然停下脚步。
“对了,你们知道洛桑家的事情吗?”次央问道。
扎西摇摇头:“什么事情?”
“他们家的小儿子前几天夭折了。”次央叹了口气。
“洛桑和妻子哭得昏天黑地,现在还在床上起不来呢。”
听到这个消息,扎西和卓玛都很震惊。
洛桑是邻村的贫农,家境比他们还要困难。
但他们夫妇俩感情很好,那个儿子是他们的宝贝。
“孩子多大了?”卓玛问道。
“才三岁,正是最可爱的时候。”次央摇着头说。
“洛桑都40多岁了,妻子也不年轻了,以后怕是再也生不了孩子了。”
说完这些,次央就离开了。
屋里又恢复了安静,但气氛变得有些沉重。
扎西坐在床边,看着怀里的孩子,陷入了沉思。
卓玛也在想着刚才次央说的话。
洛桑夫妇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而他们却有三个孩子。
命运有时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
晚上,扎西一夜都没有睡好。
他在想着家里的困难,也在想着洛桑夫妇的痛苦。
02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老人达瓦来到了扎西家。
达瓦在村里德高望重,大家都很尊敬他。
“扎西,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达瓦直接开门见山。
“您说,我听着。”扎西恭敬地回答。
“你们家现在有三个孩子,负担很重。”达瓦缓缓地说。
“洛桑家刚刚失去了孩子,正在痛苦之中。”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让你们的孩子去洛桑家?”
扎西听了,心中一震。
他没有想到达瓦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让孩子过继给洛桑?”扎西问道。
“是的,这样对大家都好。”达瓦点点头。
“你们减轻了负担,洛桑夫妇也有了寄托。”
“孩子在洛桑家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
扎西没有立刻回答,他需要和妻子商量。
卓玛听了这个提议,心中也很矛盾。
她不舍得让孩子离开,但也知道家里的困难。
“洛桑家虽然穷,但他们人很好。”卓玛轻声说道。
“而且他们会把孩子当成亲生的一样疼爱。”
扎西点点头:“我也知道洛桑的人品。”
“可是,把亲生儿子送给别人,这...”
他说不下去了,心中满是痛苦。
卓玛的眼泪开始往下流:“我也舍不得啊。”
“可是我们真的养不起三个孩子。”
两个人抱头痛哭,心中都在经历着煎熬。
达瓦看到他们的痛苦,也很不忍心。
“你们不用急着决定,可以再想想。”他安慰道。
“如果真的决定了,我会去和洛桑夫妇商量。”
达瓦走后,扎西和卓玛整夜都在讨论这件事。
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但要放弃亲生儿子,对任何父母来说都是残酷的。
第三天,扎西做出了决定。
“我们把孩子送给洛桑吧。”他对妻子说。
“这样对孩子也好,对我们也好。”
卓玛虽然同意,但心中的痛苦无法言喻。
她知道这是为了大家好,但母爱让她难以割舍。
达瓦很快就去找了洛桑夫妇。
洛桑的妻子白玛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
“真的吗?他们愿意把孩子给我们?”她激动地问。
“是的,扎西夫妇考虑了很久才决定的。”达瓦说道。
洛桑也很激动,但同时也很感激。
“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这个孩子的。”他承诺道。
“就像照顾亲生儿子一样。”
很快,两家人就商量好了具体的安排。
孩子将在满月后正式过户到洛桑家。
从此以后,两家不再有任何联系。
这样可以让孩子安心在新家庭长大。
03
满月那天,扎西抱着孩子来到了洛桑家。
卓玛跟在后面,眼泪一直没有停过。
洛桑和白玛早就准备好了一切。
他们给孩子起了一个新名字——次仁。
意思是长寿,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
扎西把孩子交给白玛的时候,手都在颤抖。
“请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他哽咽着说。
“我们会的,我们一定会的。”白玛含泪承诺。
卓玛最后看了孩子一眼,转身就跑了出去。
她不敢再多看,怕自己会反悔。
扎西也赶紧跟了出去,两个人抱头痛哭。
从这一刻起,次仁就是洛桑家的孩子了。
而扎西夫妇,再也不能认这个儿子。
![]()
送走孩子后的日子里,卓玛经常偷偷流泪。
每当看到其他孩子,她都会想起送走的小儿子。
扎西虽然表面上坚强,但心中也充满了思念。
他们只能把这份痛苦深深埋在心里。
村里人都很理解他们的选择,但也为他们感到难过。
毕竟,送走亲生儿子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时间慢慢过去,伤痛也在慢慢愈合。
扎西专心经营牧场,照顾剩下的两个儿子。
卓玛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上。
他们很少再提起那个送走的孩子。
时光飞逝,转眼就过去了20年。
扎西家的牧场越来越兴旺,牦牛群也扩大了很多。
两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成了家。
旺堆继承了父亲的牧场,经营得很成功。
班丹则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小店,生意不错。
扎西和卓玛现在过着相对富裕的生活。
他们住上了新房子,也有了一些积蓄。
可是,内心深处那个角落,依旧为那个送走的孩子保留着。
卓玛有时候还会梦到襁褓中的婴儿。
梦里,孩子还是那么小,那么可爱。
醒来后,她总是默默流泪,心中充满了思念。
扎西表面上很少提起那个孩子,但心中的思念从未断过。
每当看到村里和次仁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都会想起那个儿子。
现在这个孩子应该20岁了,不知道长得什么样。
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还健康。
这些疑问在扎西心中盘旋了20年,从未得到答案。
村里的人有时候也会提起当年的事情。
大家都说扎西夫妇做了一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
他的儿子在洛桑家过得很好,长成了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听到这些消息,扎西和卓玛心中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的是孩子过得好,难过的是无法亲眼看到。
2005年春天,扎西需要去拉萨购买一些物资。
他的牧场现在规模很大,需要定期补充各种用品。
这次去拉萨,他准备买一些新的设备和饲料。
卓玛也想跟着去,但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你一个人去吧,我在家看着。”她对丈夫说。
“买东西的时候小心一点,不要被人骗了。”
扎西点点头:“我会注意的。”
“这次主要是买设备,可能要在拉萨待几天。”
04
第二天,扎西就动身前往拉萨。
现在交通比以前方便多了,开车一天就能到。
到了拉萨,扎西先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然后开始联系各种供应商,询问价格和质量。
经过几天的比较,他选定了一家信誉好的公司。
这家公司不仅价格合理,服务也很周到。
“我们可以安排运输,直接送到您的牧场。”老板介绍说。
“我们有专门的运输队,经验很丰富。”
扎西觉得这样很方便,就同意了这个安排。
“什么时候可以发货?”他问道。
“明天就可以,我们的司机很熟悉那边的路。”老板回答。
“司机叫次仁,是个很可靠的年轻人。”
![]()
听到次仁这个名字,扎西的心跳突然加快了。
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正是当年给送走的孩子起的名字。
可是,拉萨这么大,叫次仁的人有很多。
应该只是巧合吧,扎西这样安慰自己。
第二天一早,运输车就到了旅馆门口。
扎西走出去,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检查车辆。
这个年轻人大约20岁左右,身材高大,长得很结实。
他的脸上有着典型的藏族特征,皮肤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
“您就是扎西老板吧?”年轻人主动打招呼。
“我是次仁,负责这次的运输。”
扎西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这个次仁长得很精神,说话也很有礼貌。
“你好,辛苦你了。”扎西回应道。
“路上要小心,货物很重要。”
次仁点点头:“您放心,我开车很稳。”
“而且对那边的路很熟悉,保证安全送到。”
装货的过程中,扎西一直在观察这个年轻人。
次仁工作很认真,每样东西都仔细检查。
他和工人们配合得很好,整个过程井井有条。
扎西越看越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很成熟稳重。
而且,他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次仁,你是哪里人?”扎西随口问道。
“我是昌都地区的,从小在村里长大。”次仁回答。
听到昌都地区,扎西的心又跳了一下,那正是他们所在的地区。
“昌都地区很大,你具体是哪个村的?”扎西继续问。
次仁报了一个村名,正是洛桑所在的村子。
扎西感觉头有些晕,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年龄、名字、出生地,所有的信息都对得上。
可是他不敢确定,也不敢贸然询问。
如果真的是那个孩子,该怎么面对?
如果不是,自己岂不是自作多情?
货物装好后,次仁准备出发。
“扎西老板,您要不要跟车回去?”他问道。
“这样可以现场验收货物。”
扎西正好也要回家,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05
两个人坐在车里,开始了回程的路。
一路上,扎西不断地观察着次仁。
这个年轻人开车很稳,性格也很好。
他会主动和扎西聊天,讲一些路上的见闻。
“次仁,你父母还好吗?”扎西试探着问。
“我父亲几年前去世了,现在只有母亲一个人。”次仁说道。
“她身体不太好,我一直想攒钱给她治病。”
听到这话,扎西心中一阵难受。
“你母亲得的什么病?”扎西关切地问。
“说是心脏不好,需要做手术。”次仁叹了口气。
“可是手术费要好几万,我还在努力攒钱。”
扎西听了很心疼,想要帮助这个年轻人。
但又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帮助他。
![]()
车继续在山路上行驶,两个人偶尔聊着天。
车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次仁忽然开始哼歌。
那是一首古老的藏族童谣,旋律很优美。
扎西听着这首歌,整个人突然呆住了,他不可置信的抬起头望向次仁,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