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
在北京野鸭湖湿地
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
投放中华鳑鲏(pánɡ pí)4000余条
中华鳑鲏是什么?中华鳑鲏作为鲤形目鲤科鳑鲏属鱼类,有着彩石鲋、菜板鱼等别称。其繁殖过程与河蚌紧密相连,繁殖期间雌雄相伴,一旦寻得合适的河蚌,便会借助贝壳的庇护,完成鱼苗的繁衍,直至幼鱼发育成熟后才会离开河蚌独立生活。
据了解,中华鳑鲏和河蚌的共生关系对水质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河蚌通过过滤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物质来净化水质,而鳑鲏鱼则以藻类为食,进一步帮助维持水体的清洁,这种共生关系有助于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清洁度。其次,中华鳑鲏和河蚌的共生,不仅可以帮助鳑鲏鱼种群繁衍,还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水体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鳑鲏素有“生态指标生物”的美誉,其生存状态可以反映水质的好坏,当鳑鲏鱼活力满满、状态上佳时,往往意味着这片水域的水质稳定且优良,这也充分彰显了它们在水质监测与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价值。
在延庆生态环境持续稳定进步的进程中,北京野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标准化示范区的水域水质清澈优良且始终保持稳定,为中华鳑鲏和河蚌等水生生物营造了绝佳的生存家园。此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已在这一区域投放了百余个背角无齿蚌,为这片水域的生态多样性增添了新的活力。正是基于如此优越的生态条件,这里也成为了延庆开展“鱼蚌”共生研究的理想之所。
后续,项目组将持续密切监测中华鳑鲏的繁殖情况,深入探究其对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不断探索“鱼蚌”共生模式在这片优质水域中的生态奥秘,为延庆生态环境的稳定进步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助力延庆的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优化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