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0年代开始,毛主席的身体就差了很多,原因很简单,虽然毛主席早年非常注意锻炼身体,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但经过数十年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加上建国之后废寝忘食的工作,就是铁人也熬不住,更何况,此时的毛主席其实已经是晚年了。然而,即便如此,哪怕是到了垂危的时刻,他也要工作人员口述文件,坚持亲自批示,原因其实很简单,他真的“放心不下”。
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毛主席是全党、全军的最高领袖,如果他倒了,那真的是“顶梁柱”塌了,新中国这个大房子会怎么样,是他最放心不下的问题,更何况,当时政治局势波谲云诡,他就算要走,也“不安心”。所以,在弥留之际,毛主席一直在等,直到叶帅来了,他在叶帅的手掌里划了几划,叶帅忍着悲痛对毛主席说了六个字——“有我在,您放心”,主席这才如释重负的出了口气,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毛主席的去世,让共和国的元勋们和广大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但有些人却抓紧时机企图谋夺最高权利,叶帅作为毛主席的“托孤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成为了某些人的监视对象。为了躲避那些人的耳目,叶帅甚至“一夜三迁”,在一夜之间搬了三次家,就这样,还是难以完全避免被监视,无奈之下,叶帅干脆“告病不出”,与外界的联系完全通过杨成武,而即便与杨成武交流沟通,也从不说话,完全靠写。
写不是更危险吗?不是那么简单,叶帅先把家里的音响开到最大,然后用纸笔同来看望的杨成武交流,互相沟通之后,所有的纸张当场全部销毁,不留只言片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叶帅与其他中央领导人部署着最后时刻的来临,而随着这一刻的到来,叶帅也陷入了不安之中,在动手之前,他问杨成武军队的态度,杨成武拍着胸脯对叶帅表示,“我亲自坐镇(总参谋部),他们休想调动一兵一卒”。
在得到杨成武的保证之后,叶帅才放下心来,然而即便如此,叶帅还是一再叮嘱杨成武,“一定要守在(总参)红机子前,要掌握好三总部,陆空军和海边防,只要军队不出问题就不怕”。后来在中央领导们的悉心筹划下,一举就扳倒了那个特殊集团,结束了那段动荡时期,挽救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叶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正是他的是非分明、粗中有细、居中筹划,才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对此,要正确评价叶帅的功劳,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毛主席识人、用人的目光如炬,他曾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来评价叶帅,将他和诸葛亮、吕端这两位历史名人相提并论,称他遇事坚定、明智,是可以托付大事的人。而最终,毛主席在去世之前,将这个天大的任务交给了叶帅,而叶帅也正如毛主席对他的评价那样,出色地完成了毛主席的嘱托,挽救了党与国家的事业,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