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韩国大选宣告结束,共同民主党的李在明在此次选举中脱颖而出,成功赢得选举,成为新一任的韩国总统。
选举胜利之后,李在明迅速开启就职流程,48万韩军完成站队,三通越洋电话拨出,韩国新总统李在明的外交棋局在就职第七天揭晓最终落子方向。
青瓦台新主:李在明的三重挑战
李在明的总统之路,堪称韩国政治坚韧精神的写照,从城南市长到京畿道知事,再到如今入主青瓦台,他用了整整八年时间,经历了两次总统竞选失败。
2025年这场提前举行的大选中,他以51%的压倒性支持率击败保守派对手,成为韩国民主化以来,掌握最强政治资源的总统。
他曾在电视辩论中直言:“外交决策的核心是国家利益,不是意识形态标签。”这种风格为他赢得了“韩国特朗普”的称号,但他自己更倾向于“现实主义者”的定位。
6月4日,李在明手抚宪法宣誓就任韩国第21任总统时,迎接他的却是一副棘手的政治棋盘,青年失业率高达12.3%,首尔房价在尹锡悦执政期间暴涨47%。
而除了国内的经济问题,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对韩国钢铁、半导体和汽车等主要出口产品挥舞关税大棒。
不过等待这位总统的并非只有坏消息,反而这个消息的出现,直接让李在明在国内的政治根基迅速稳固。
48万韩军的站队时刻
对每一届韩国新领导人而言,军权交接都是权力过渡中最敏感的环节,作为国家暴力机器,军队的选择对政坛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韩国现代政治史上,军队立场曾多次改写国家命运。
然而,这件事在李在明身上,却没有出现幺蛾子,48万现役军人完成效忠宣誓,指挥系统交接平稳实现。
这一关键步骤的顺利完成,为李在明解除了后顾之忧,他随即签署了任内第一道行政令:组建紧急经济检查小组。
李在明在军权交接中的表现,令人想起他去年的一场政治豪赌。2024年12月3日,当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封锁国会时,李在明翻墙闯入国会大楼,整个过程在社交平台直播吸引了170万观众,而这种果敢作风,如今转化为他快速稳定国内局面的政治资本。
越洋电话背后的战略排序
当内部权力根基稳固后,李在明迅速转向外交战场——三部加密电话连接着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经济体。
首通电话拨往白宫,李在明与特朗普的通话中强调“韩美是特别的同盟关系”,并承诺推动解决悬而未决的关税谈判。
这一选择遵循了韩国总统上任后“首电必通白宫”的不成文传统,但背后是严峻的现实需求——美国对韩国加征的25%关税,已导致韩国第一季度出口停滞、GDP萎缩。
第二通电话打往日本首相官邸,面对石破茂,李在明承诺延续美日韩合作框架。这一表态实则暗藏玄机:他既承认尹锡悦时期形成的 “美日韩准同盟” 现实,又避免在历史问题上过度纠缠,走一条中间路线。
直到6月10日上午,李在明才接通了与北京的热线——此时距他宣誓就职已过去整整六天。这一时机选择尽管引发诸多猜测,实际上却反映了韩国新政府,在大国博弈中的谨慎权衡。
20字定调:中韩关系的新起点
6月10日的越洋电话中,李在明用20个字为两国关系锚定了新坐标:“韩中地理相近,交往历史悠久,经贸、文化联系密切”。这短短三句话,凝聚了韩国新政府对华政策的精髓。
面对李在明的表态,中方也在通话中指出:“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强调双方应“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方特别提到要加强各领域交流、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人文交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四大方向。
中国连续21年保持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韩国总贸易额的四分之一。2024年中韩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韩国芯片出口的60%依赖中国市场。
尹锡悦时期强推的半导体产业链“去中国化”,直接导致韩国芯片出口暴跌23%。因此李在明在就职之后,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
悬在中韩之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尽管通话气氛友好,一道阴影始终笼罩着中韩关系——萨德反导系统,2016年“萨德事件”曾使韩国旅游业损失7.45万亿韩元。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暗示可能重新评估萨德部署,但这一敏感议题在首次通话中未被提及。
李在明对处理中美关系有清晰思路,他主张效仿文在寅时期的 “三不一限”策略:不追加萨德系统、不参与美国导弹防御体系、不发展美日韩军事同盟、限制现有萨德使用。
这种务实态度曾让文在寅执政期间长期保持50%以上的支持率,所以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台湾问题上,李在明立场明确。
李在明曾公开表示:“无论台湾海峡发生什么,都与韩国无关,韩国不应介入台海问题”。这一表态与尹锡悦政府形成鲜明对比,被保守派攻击为“亲华”,却获得经济界的暗自支持。
如今中韩关系的棋局刚刚开局,李在明的实用主义外交面临双重检验:既要兑现通话中的友好表态,重启中韩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又要在萨德问题上守住“三不一限”的承诺边界。
首尔的晨曦中,48万韩军已选边站队,而这位“全民总统”真正的挑战,是在大国博弈的荆棘丛中,为韩国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生存之道。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6月7日 关于“韩国总统李在明就任后首次与特朗普通话,时长约20分钟,他们聊了些啥?”的报道
环球时报 2025年6月4日 关于“刚上任,李在明了解全军动向”的报道
环球网 2025年6月11日 关于“通话氛围亲切友好,再次定位双边关系,中韩领导人通话释放重要信号”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