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初恋考上北大与我分手,我守边疆24年,转业时重新找到我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喂,请问是林晓辉吗?"

林晓辉在军转办排队等候办理手续,手机突然响了。

那个声音,24年了,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我是苏梦瑶。"

林晓辉握着手机的手开始颤抖。

"我想见你,有些话憋了24年,必须告诉你。"

她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急切...



1978年9月15日,这个日期林晓辉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天下午,西安火车站里人山人海。

新学期开学,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大学生。苏梦瑶穿着一件白色衬衫,下身是蓝色的学生裤,长发扎成马尾辫,看起来清纯动人。

但她的眼神里,却没有一丝留恋。

"梦瑶,我会等你的,等你大学毕业我们就结婚。"林晓辉紧紧抓着她的手,不肯放开。

他们交往了整整一年,从高二到高三毕业,林晓辉以为他们会一直在一起。

苏梦瑶冷漠地抽回手,看都不看他一眼。"林晓辉,你还是那么天真。我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什么意思?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你考大学,我去当兵,四年后我们就..."

"四年后?"苏梦瑶突然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他从未见过的冷漠,"四年后我要去北京发展,要留在大城市。你安心去守你的边疆吧,我们真的不合适。"

林晓辉感觉胸口被重重击了一拳。

"可是我们说好的啊,你说过会等我的..."

"说好什么?说好让我跟你去新疆吃苦?"苏梦瑶的声音突然变得刺耳,引来周围人的注意,"林晓辉,我考上北大是为了改变命运,不是为了跟你去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受罪。"

"我以为你爱我..."林晓辉的声音颤抖着。

"爱?"苏梦瑶笑了,但那笑容比哭还难看,"爱能当饭吃吗?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我受够了贫穷的日子。我要的是光明的前途,不是陪你去荒凉的边疆浪费青春。"

列车的汽笛声响起,苏梦瑶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走向检票口。林晓辉追了几步,但被人流挡住了去路。

"梦瑶!梦瑶!"他在人群中大声喊着,但苏梦瑶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车厢里。

火车启动了,缓缓驶出站台。林晓辉站在月台上,看着列车渐渐远去,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心被掏空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他红肿的眼睛,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既然她选择了离开,就说明你们确实不合适。天涯何处无芳草,别为了一个女孩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但林晓辉知道,苏梦瑶不只是"一个女孩"。

她是他的初恋,是他第一次真正爱上的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让他整整一个月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1979年春天,林晓辉如愿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新疆边防部队。

从西安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了两天的军车才到达边防哨所。一路上,风景从绿意盎然的关中平原,逐渐变成了荒芜的戈壁滩。无边无际的沙漠,除了骆驼刺什么都不长。

新兵连的生活比林晓辉想象的还要艰苦。

每天早上5点起床出操,6点半吃早饭,上午训练,下午训练,晚上还要学习政治理论。

戈壁滩上的风沙能把人的脸刮出血痕,零下三十度的严寒能把哨兵的眉毛结成冰。

"想家了吧,小林?"班长老陈是个四川人,已经在边疆服役了8年。每当看到林晓辉一个人发呆,他总是这样问。

"不想。"林晓辉总是摇头否认,但心里却在想:苏梦瑶现在在北大过得怎么样?她还会想起我吗?

新兵连结束后,林晓辉被分配到边境巡逻队。每周要进行三次巡逻,每次巡逻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

夏天,戈壁滩的温度能达到50度,鸡蛋放在石头上都能烤熟;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度,吐口唾沫还没落地就结成冰。

但林晓辉从不喊苦。他把所有的思念都埋在心底,用训练和执勤来麻痹自己。

战友们都说他是个拼命三郎,训练最刻苦,站岗最认真。

每个月,林晓辉都会给家里写信。信的最后,他总是忍不住问:"家里有苏梦瑶的消息吗?她在北京过得好吗?"

母亲的回信总是很简单:"梦瑶的事你就别想了,好好在部队干,争取立功受奖。"

1982年,林晓辉作为尖兵,第一个冲上了制高点。战斗结束后,他被记了三等功。

连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林,你很有前途,好好干,将来肯定能提干。"

但立功的喜悦并没有冲淡林晓辉对苏梦瑶的思念。每当夜深人静站哨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想起她说过的每一句话。

1985年,林晓辉提干当了排长。

同年秋天,家里来了一封信,改变了他的心情。

"晓辉,告诉你一个消息,苏梦瑶大学毕业了,听说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发展得很好。村里人都说她出息了,在大城市里当白领,住楼房,拿高工资。"母亲在信里写道。

林晓辉看完信,心情复杂。

他为苏梦瑶的成功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差距。她在繁华的北京过着现代化的生活,而他却在荒凉的边疆站岗放哨。

"人家现在是大城市的白领了,咱这山沟沟里的农村娃就别想了。"母亲的话像一把刀,深深刺在林晓辉的心上。

那天晚上,林晓辉一个人在哨所里坐了一整夜。望着满天的繁星,他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如果当年没有参军,而是想办法考大学,现在的他会不会也在北京,和苏梦瑶在一起?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保家卫国是军人的职责,个人感情怎能与国家利益相比?

1987年,林晓辉升任连长,成为全团最年轻的连长。

同年,林晓辉率领全连官兵坚守阵地72小时,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被记了二等功。

领导在庆功会上说:"林晓辉同志就是我们边防军人的典型代表,舍小家为大家,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

台下掌声雷动,但林晓辉的心却是苦涩的。

他想起了苏梦瑶在火车站说过的话:"我要的是光明的前途,不是陪你去荒凉的边疆浪费青春。"

也许她是对的,也许跟着他真的是在浪费青春。

1992年,林晓辉升任营长。

那年探亲回家,村里的变化让他大吃一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很多人都盖起了新房子,买了彩电、冰箱。

"晓辉回来了!"邻居们都很热情,纷纷夸他有出息,在部队当大官。

但母亲私下里却愁眉苦脸:"晓辉,你都32了,总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吧?村里的小芳、小红都不错,要不你见见?"

"再等等,妈。"林晓辉还是这句话。他知道母亲是为他好,但他的心里还装着那个人。

"你还在等那个苏梦瑶?"母亲叹了口气,"听说她在北京结婚了,嫁的是个香港商人,婚礼办得可风光了。人家现在是有钱人的太太,过着贵夫人的生活,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林晓辉的心狠狠揪了一下,但脸上没有表露出来。

"我知道了,妈。我会考虑的。"

晚上,林晓辉一个人走到村头的小河边。这里是他和苏梦瑶经常约会的地方。月光下的河水静静流淌,就像当年一样。他想起苏梦瑶曾经说过:"晓辉,你说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吗?"

那时的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可现在,她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

回到部队后,林晓辉更加拼命地工作。他带领营里的官兵在各种比赛中屡获第一,个人也多次立功受奖。战友们都说他是个工作狂,除了工作什么都不关心。

"老林,你这样下去不行啊。"同期提干的战友老王劝他,"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该考虑个人问题了。我给你介绍个对象怎么样?"

"不用了,我现在这样挺好的。"林晓辉总是这样回答。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在用工作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种孤独感就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



1998年春天,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苏梦瑶离婚了。

是表弟在电话里告诉他的:"哥,我在北京出差,碰到了一个老乡,他说那个苏梦瑶离婚了。听说是因为她老公在外面有小三,财产也被分走了不少。她现在自己开了家外贸公司,一个人带着..."

"带着什么?"林晓辉的心跳突然加速。

"不知道,那个老乡没说清楚。"表弟的声音有些模糊,"不过听说她过得挺不容易的,一个女人在北京闯荡,能容易到哪里去。"

林晓辉握着电话愣了很久。38岁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冲动的小伙子了。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立刻联系苏梦瑶,而是想:她现在过得好吗?需要帮助吗?

但随即他又想起了苏梦瑶在火车站说过的决绝的话,想起了她嫁给香港商人时的风光。

也许她根本不需要我的关心,也许她早就忘记了我这个人。

"也许这就是命吧。"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们注定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即使她离婚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太远了。"

1999年,林晓辉升任副团长。2001年,正式升任团长,成为全师最年轻的团级干部。

"老林,你可是我们师的明星啊。"

师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再努力几年,师级干部也不是没有希望。不过你得抓紧解决个人问题,一个团长还是光棍,说出去不好听。"

同事们都劝他找个对象,有人给他介绍过女干部,有人给他介绍过医院的护士长,甚至还有人想给他介绍地方上的女企业家。但林晓辉都礼貌地拒绝了。

"我心里有人。"他只能这样解释。

"心里有人?谁啊?"战友们很好奇。

"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人。"林晓辉苦笑着说。

2002年春天,上级下达了精简整编的命令。林晓辉作为超编干部,面临着转业的选择。

"老林,以你的资历和功绩,转业后安排个不错的位置不成问题。"领导找他谈话,"你可以选择留在新疆,也可以回内地。"

林晓辉想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回内地。24年的边疆生活,他已经奉献了自己最好的年华。现在,他想回到家乡,照顾年迈的父母。

临走前,他要执行最后一次巡逻任务。这次巡逻的路线是他最熟悉的一条路,24年来他走过无数次。

巡逻途中,在一个山谷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受伤的女人。



"大姐,你怎么一个人跑到这种地方来了?"林晓辉一边给她包扎伤口一边问。

女人看了他一眼,欲言又止。"我...我在找一个人。"

"找人?在这里?"林晓辉觉得很奇怪。

"一个很重要的人,我找了他很多年。"女人的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声音有些颤抖。

林晓辉觉得这个女人有些神秘,但也没有多问。他们把女人送到最近的医疗点,女人临走时突然拿出一个信封塞给他。

"如果有一天有人找你,请把这个给她。"女人的眼中含着泪光。

"给谁?"林晓辉莫名其妙地接过信封。

"你会知道的。"女人说完就匆匆离开了,连名字都没留下。

林晓辉看着手中的信封,感觉很奇怪。

信封很厚,里面似乎装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但他没有打开,而是小心地收了起来。

回到哨所后,战友们都在议论那个神秘女人。"会不会是间谍?"有人开玩笑说。

"不像。"林晓辉摇头,"她更像是一个在寻找什么的人,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悲伤。"

2002年9月,林晓辉正式开始办理转业手续。

在军转办排队等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陌生号码,但那个声音让他瞬间石化了。

"喂,请问是林晓辉吗?"

那个声音,24年了,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即使岁月改变了音色,但那种独特的韵律,那种熟悉的语调,他永远不会忘记。

"我是苏梦瑶。"

林晓辉的手开始颤抖,话筒差点掉在地上。苏梦瑶?怎么可能?她怎么会有他的电话?她怎么知道他在这里?

"梦瑶?你...你怎么..."林晓辉的声音颤抖着,说不出完整的话。

"我知道你要转业了,我想见你。"苏梦瑶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和紧张,"有些话我憋了24年,必须告诉你。"

"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林晓辉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些等见面再说。"苏梦瑶的声音有些哽咽,"老地方,就是我们第一次约会的那家店,你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

那是1978年春天,高三的时候。

18岁的苏梦瑶穿着白色连衣裙,阳光洒在她的脸上,美得像天使一样。那是他们唯一的一次正式约会,一周后苏梦瑶就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我记得。两小时后见。"

挂了电话,林晓辉发现自己的手心都是汗。

24年了,她为什么突然找自己?而且是在他转业的这个关键时刻?

旁边排队的人都在看他,可能觉得他的反应太激烈了。林晓辉深深吸了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但他的心跳得厉害,就像24年前第一次见到苏梦瑶时一样。

两小时后,林晓辉推开咖啡厅的门。

苏梦瑶坐在当年那个靠窗的位置,但已经不是18岁时青春洋溢的模样。

42岁的她成熟优雅,穿着得体的职业装,但神情憔悴,眼中有着说不出的疲惫。

她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袋。

"梦瑶。"林晓辉在她对面坐下,声音有些哽咽。

苏梦瑶抬头看他,眼中瞬间涌出泪水。"晓辉,你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她哽咽了,说不下去。

"你找我是因为..."

苏梦瑶颤抖着打开牛皮纸袋,拿出一个信封——正是林晓辉在边境线上救助的那个女子留下的。

"她是我雇的私家侦探,我让她找了你三年。"苏梦瑶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林晓辉,当年我骗了你..."

"我..."

就在这时,咖啡厅的门再次被推开。一个年轻的人走了进来,身材挺拔,五官端正,径直朝他们的桌子走来。

林晓辉回头看到那张脸的瞬间,整个人瞬间石化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