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随笔,本想简单谈谈,结果最后变成了三千字。
不知道是谁或者某一群人带起来的歪风邪气,总是用中国古代的案例硬套国外。小镇后台,几乎每周都收到不少留言,问是不是可以用中国古代某某事来理解当代,又或者说学习古代的谁去国外搞破坏,还说某某大v就是这么说的。
常见的询问很集中:
把当前美国比作明末,试图用王朝末期土地兼并、党争、农民起义等来解释当代美国的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贫富差距等问题,却严重忽略了美国不同于明末的宪政体制、宗教文化背景、种族问题、全球霸权等等国情。
又或者把米莱裁撤公务员,跟李自成被裁掉硬套起来,硬是用明末因财政崩溃、无法养活庞大官僚体系导致流民四起来解释阿根廷当下,严重忽略了,拉美国家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比如庇隆主义、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政治经济周期,以及外部资本的影响。
还有的拿三国演义去解释中东问题,非得把中东复杂的教派冲突、民族矛盾、部落政治、地缘政治、石油资源争夺以及域外大国干涉等等复杂问题,简单用魏蜀吴博弈去解释。完全不去了解,伊斯兰文明、阿拉伯文明自身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不去了解宗教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还有更荒唐的,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去解释欧盟一体化进程;用“远交近攻”硬套现在的复杂国际关系,非得说俄罗斯离中国近、美国离中国远,所以俄罗斯是威胁、美国不是;还有的硬套古代游牧民族南下,把俄罗斯说成是现代的北方游牧民族。
而一看到国外的抗议、骚乱,就联想到中国古代历史的民变、起义,就觉得这个国家政府要完了、帝国要崩溃了等等。根本不去了解这些国家发生抗议的根本诉求是什么,也不愿意去了解这些国家内部的法治和社会对话机制。
以中国古代故事硬套当今,这是一种非常有效但很恶心、很恶劣的流量式写法。某些大V号称这样是为了安全,造谣说具体分析无法通过审核、还会进小黑屋,就是不肯好好说话,实际就是因为分析具体问题太复杂、太难了,远不如随便胡扯几个故事,搞得神神秘秘来的有流量。
能够被大众看到的事件,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出现的事件前因后果说清楚已经很难了,还想从中国古代找一个万能的例子,直接套用,何等荒唐。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读者 也并不需要研究国外,不去这些国家投资、工作,更不涉及国家决策,所以自然怎么简单、怎么开心,就怎么来。
但习惯了这种叙事,会对人的思维认知形成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对国家和他人没什么影响,对自身带来的后果很严重。比如认知失真和误判,阻碍跨国理解和交流,削弱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全球观,自然无法具备真正的全球视野。如果待在国内还好,出国投资、工作,如果还是这种思维,早晚要付出代价。
这种写法之所以流行,当然是有利可图。就是抓住了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古代史,而对世界史、他国史了解极少,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几乎所有国家的复杂度都远远大于古代,这就更增大了理解国外的难度。
但是,中国跟其他国家能一样吗?
事实上,中国才是最特殊的国家,不仅国外经验难以硬套中国,中国经验也很难套国外。
中国革命胜利的第一经验,就是必须摒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必须把来自国外的理论进行中国化,否则一定要吃大亏。革命时代如此,建设时期也一样,就比如现在,金融、经济、社会等领域,动辄把西方理论奉为圣经,拿教条的西方理论硬套中国实际,然后说中国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能行吗?
那么反过来,拿中国古代的经验、故事,而且还不知道几分真、几分假,就去硬套其他国家,真的符合实际吗?
何况,不要觉得自己对中国古代史的认知就是真实的。绝大多数人对中国古代的认知,基本就来自中学历史,但历史课本为了方便考试,进行了极大的简化,对提到的历史事件,必须给出确定的答案。但历史课本写的,往往也只是众多观点的一种,如果后来真的从事某个专门领域的历史研究,就会发现差别很大。
之后对历史的了解,也就建立在电视剧、小说以及网上各种文章基础上。比如过去的易中天说三国、《明朝那些事儿》等,但这些内容提供的也并非完全真实的历史,更多是作者本人根据历史写的纪实体小说。
而且不要低估了当代创作对历史认知的扭曲。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开创洪荒流的小说《 佛本是道》。
这本书于2006年开始连载,非常成功的化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整合成了一个作者想象中的洪荒世界。比如这本小说构建的“十二祖巫”概念,就是把帝江、后土、共工、祝融、烛九阴等等整合在一起,还跟神话中盘古关联在一起,融合的非常成功。
老读者还清醒,知道这本小说是今人新编的,但这本书问世近20年了,后来无数小说借鉴其创立的洪荒架构,现在的不少年轻人,真以为《佛本是道》描述的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第二个例子:“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的说法
网上搜一下,好多说已经传了几千年了,有的考据说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等等,还说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原始时代部族之间战争整合,各部落图腾融合形成了龙。但实际上,所谓“龙的传人”,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发明,起于1979年台湾歌手创作的歌曲《龙的传人》,之后才有了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的说法,这才不过40多年历史。
之前根本没有,道理很简单,放在古代,天子才是真龙,一个普通老百姓,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是想被诛九族?
历史 学界有个理论认为,发生在 四十年 以内的事,不叫 历史 ,而是叫“交往记忆”,换言之,40年前的事就是历史了,而人又习惯往记忆添油加醋、叠加新信息,慢慢的就扭曲了,更何况几百年、上千年前的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也并不是据实记述,在古代,掌握史书编纂权的,也更倾向于借史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至于史实,不重要,这就是孔子说的“春秋笔法”。
所以本对中国古代史了解本就不多,还存在大量扭曲,现在还要把这种扭曲后的认知拿来硬解释国外,行得通吗?
就算不说这些,假设对中国古代史有足够深厚的研究,那就能用来硬套国外吗?
当然不行,因为国情差别太大了。
就说一个最典型的区别:农民起义。
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一直是中国历史的核心主线之一,平均1.4年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秦末陈胜吴广、东汉黄巾、唐末黄巢、元末红巾军、明末李自成、清末太平天国运动,这都是深刻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宋代仅仅影响三个县、实际规模千余人的梁山起义,都成就了四大名著。
但离开中国,当今世界各国,有哪个国家,存在类似中国的农民起义?
完全没有。
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俄国1773年的普加乔夫起义,另外规模比较大的还有英国1381年瓦特·泰勒起义、德国1524年农民起义,但参与人数最多也就是10万人,这还是号称、注水后的。
而且欧洲这些农民起义诉求跟中国古代截然不同,往往只是要求国王、贵族改善某些政策。比如这三大起义,共同诉求都是废除农奴制,希望贵族老爷们减税,只要贵族老爷答应了,立刻就散了,然后就乖乖的交税。
至于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的东亚。日本农民基本以所谓的 “ 一揆 ”也就是集体请愿表达抗议,希望贵族老爷行行好。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是为了更好地交税吗?仅仅是跟贵族老爷们抗议吗?
连这么重大的主线都不一样,又怎么能拿中国古代硬套国外?
比如现在的美国,要想用古代对标解读也可以,但至少要用古罗马而不是明末,这差别太大了。
不过也不能怪大众,世界史对全球各国教育都是一个大难题,只有少数大国有世界史教育的需求。但如何实现本国历史与世界史的衔接,难度极大。
而历史研究和教育,又是中国的一大短板。国内的历史研究,往往专注于一个非常细分的小领域,一个研究明末的历史学家,其对宋代、清朝等其他朝代的了解,可能还不如一个认真些的历史爱好者。
这种碎片化的专业研究,是强调整体认知的世界史研究和教育的大敌。
所以,也没啥太好的办法。
只能提供一个基本方法:不要再简单用中国古代故事去硬套国外和当代,要习惯针对发生的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