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5月19日民调,赖清德两岸政策满意度低至46%。赖清德态度突变,背后究竟有何隐情?
台湾(资料图)
赖清德上台后,岛内“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问题愈发严重。以电力为例,频繁的停电事故严重影响企业生产与民众生活,台积电等企业因电力供应不稳定,部分生产线被迫减产,直接导致经济损失。物价房价一路飙升,鸡蛋价格曾在数月内上涨超30%,普通民众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对赖清德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支持率持续下滑,据多家岛内民调机构数据,其支持率已跌破40%。
经济上,台湾地区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极深。2024年,台湾对大陆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近40%,众多台湾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于大陆市场。若大陆调整对台经贸政策,台湾经济将遭受重创。面对大陆广阔市场与强大经济实力,赖清德不得不重新考量其两岸策略。
军事层面,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著。先进战机、舰艇、导弹等装备不断列装,在台海地区的军事活动常态化。歼-20等先进战机频繁巡航台海,航母编队也多次在相关海域开展训练。相比之下,台军装备老旧,训练水平参差不齐,在解放军强大军事威慑下,赖清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法律与外交领域,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等相关法律,为打击“台独”提供坚实法律依据。外交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国际共识愈发牢固。赖清德“谋独”行径在国际上愈发孤立无援。
台湾(资料图)
中美关系近期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有所调整。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台独”势力的支持不再如以往那般明目张胆。美国政府意识到过度刺激中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开始试图管控“台独”风险。在此背景下,台湾在美国战略棋盘上的地位逐渐下降,赖清德担心自己成为美国的“弃子”。为寻求自身政治生存空间,其不得不调整对大陆态度。
军事上,解放军常态化巡航台海已成常态。每月都有大量军机、军舰在台海周边执行任务,如今年5月,解放军多架次战机连续多日飞越所谓“海峡中线”,对“台独”势力形成强大心理威慑。大规模军演频繁举行,模拟对“台独”军事打击场景,展示解放军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与能力。
经济方面,大陆对台湾贸易具有主导权。一方面,大陆是台湾众多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另一方面,大陆对与“台独”相关的企业、产业采取限制措施。对参与“台独”活动的企业暂停进口其产品,有力打击“台独”经济基础。法律层面,大陆明确规定“台独”分子的法律责任,对其实施精准打击。相关法律条款让“台独”分子明白,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台湾(资料图)
国防部多次对“台独”势力发出强硬警告。明确指出“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是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解放军有能力、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防部的警告并非空言,解放军通过实战化训练、军事装备升级等行动,不断提升应对“台独”及外部干涉的能力。
赖清德态度的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其态度如何变化,都无法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法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在大陆强大实力与坚定决心面前,“台独”分子应认清形势,放弃分裂幻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