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央视春晚倒计时,聚光灯下最年轻的男主持人尼格买提深吸一口气。这个来自乌鲁木齐的维吾尔族青年,第一次站在了中国最盛大的文艺舞台上,身旁是朱军、董卿等央视“台柱”。灯光亮起时,没人想到这个位置将属于他整整十年。
“央视一哥”、“挤走撒贝宁”、“背景强大”……当这些标签如雪片般飞来,尼格买提在《你好生活》录制间隙轻声说:“我每天醒来都在害怕,怕自己配不上这个舞台。”
文化之家的“闷葫芦”
1983年的乌鲁木齐,尼格买提出生在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世家。父亲热合曼是新疆人民出版社主编,翻译过《三个火枪手》等经典著作;母亲热孜万则是新疆电视台的配音演员。
光环之下,少年时期的尼格买提却是个被孤独笼罩的孩子。在同学嬉闹时,他总独自缩在教室角落,因口吃不敢与人交流。改变始于母亲带他走
进录音棚——当自己的声音第一次从设备中传出,他发现了表达的魔力。
一本《快乐如何》点燃了他的主持梦。17岁那年,他在全国中学生主持大赛夺得季军,保送中国传媒大学。从西北到北京,浓重新疆口音成为最大障碍。每天清晨六点,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对着晨曦练习绕口令,日复一日。
机遇与质疑交织的上升路
2006年,命运在《开心辞典》录制现场转弯。本是陪朋友参赛的尼格买提,被导演一眼相中。王小丫力排众议选择他作为新搭档,“魅力新搭档”亚军成为他叩开央视大门的钥匙。
争议随之而来。“靠关系上位”的流言不绝于耳,直到他连续主持《开门大吉》《星光大道》积累口碑才渐渐消散。2013年,春晚导演哈文一通电话改变人生轨迹:“别录《中国好歌曲》了,来春晚。”
连续十年站在春晚C位,将他推向风口浪尖。有观众批评他“主持像背稿”,更有人断言他“挤走了撒贝宁”。真相是撒贝宁转向法制与综艺双线发展,两人风格迥异却各自精彩。
光环背后的暗影
舞台光芒有多耀眼,幕后挣扎就有多深切。2022年一场直播中,尼格买提眼泛泪光、声音沙哑的状态引发热议。彼时他刚经历婚姻破裂——与留学归国的妻子帕夏古丽从巴厘岛浪漫邂逅到黯然分手。
“我们现在没精力养孩子。”他曾这样回应父母催生。一个忙于央视高强度工作,一个专注珠宝设计全球飞,不同步的生活节奏最终让爱情褪色。当帕夏古丽在社交平台宣布“我们早就分开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离别被媒体渲染成“情伤未愈”。
转型制作《你好生活》成为救赎。镜头前他坦言:“七年《开门大吉》,五年《星光大道》,重复让我恐惧。”从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跨越中,他经历了无数失眠夜。
“一哥”标签下的真实人生
所谓“央视一哥”,从来不是固定冠冕。在康辉因《新闻联播》和综艺跨界被称“国脸一哥”,任鲁豫以沉稳台风接棒朱军时,尼格买提的独特价值恰在于其文化桥梁属性——维吾尔族的他能歌善舞,又兼具专业素养。
2023年推出自传《一夜长大》,书名道尽心路。新书发布会上,他回忆青歌赛主持初期“全是骂声”,到后来肯定渐多的历程。快手直播售书6000册的成绩,见证着他突破传统主持人边界的勇气。
“哪有什么一哥?”他在书中写道,“站住自己比挤走别人重要百倍。”
《你好生活》录制现场,尼格买提将哈达披在牧民肩上。远处雪山映着晚霞,摄像机红灯熄灭的刹那,他眼底闪过少年时躲在教室角落的羞怯。弹幕飘过:“小尼眼里又有光了。”
从新疆口音少年到春晚常青树,十年间他主持了2000余期节目。书架上的“金话筒”奖杯旁,那本翻旧的《快乐如何》依然翻开在扉页——何炅的签名旁多了一行小字:“你已超越梦想。——小尼 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