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韩国总统史上最快“翻车”:李在明7天破纪录,青瓦台魔咒要重演?

0
分享至

前言

李在明这总统还没当热乎呢,才7天,首尔法院就给他来了个"见面礼"——推迟审案子。

你说巧不巧?懂点门道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法院嘴上说推迟,实际上是在告诉所有人——司法清算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了。那个让韩国总统闻风丧胆的"魔咒",又盯上新人了。

李在明真能躲过那89%的入狱概率?韩国总统这个位子咋就成了"高危职业"?


作者-盐

刚上任就"踩雷"

说实话,李在明这总统当得也够"刺激"的。才坐稳椅子7天,法院就开始"关照"他了。这速度,比外卖都快。

你知道吗?从1987年韩国民主化到现在,一共出了9个总统,已经有8个进了监狱


89%的入狱率,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要是开个"世界总统入狱率排行榜",韩国绝对能拿冠军。

李在明现在背着5起官司呢,什么教唆伪证啊、违反选举法啊、对朝汇款啊,哪一个都不是闹着玩的。光是那个违反《公职选举法》案,就够他喝一壶的。


有专家算了笔账,要是这些案子全栽了,刑期加起来能超过20年。20年啊,一个人最好的年华就这么没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官司就像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炸。今天法院说推迟审理,明天说不定就要择期再议。这种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怎么安心干活?


想想也挺讽刺的,李在明刚从政治对手手里抢来总统宝座,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就得面对这一堆烂摊子。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麻烦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积攒的。得从他竞选那会儿说起,那时候埋下的雷,现在一个接一个地炸。

案子背后的"猫腻"

2021年那场总统大选,李在明被人抓住了一个"小辫子"。他在电视辩论中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不认识城南市那个土地开发项目的关键人物金基文

结果呢?检方掌握的证据显示,两人不仅认识,关系还挺密切。


这就尴尬了。要知道,金基文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在那个腐败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后来还离奇死亡了。


李在明在这个节骨眼上撒谎,说是为了"避重就轻",实际上是想撇清关系。

但法律可不讲人情。韩国的《公职选举法》规定得很清楚,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故意误导选民,就是违法。检方咬住这一点不放,要求判处李在明2年监禁。


这案子的走向简直像坐过山车。

一审判他有罪,1年监禁加2年缓刑。李在明不服,上诉到二审。

二审法院改口说没事,理由是证据不足。就在李在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最高法院又不干了,以10:2的投票结果把案子踢回去重审。


你说这是不是很奇怪?

同样的证据,同样的法律条文,不同的法官就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让人不禁怀疑,韩国的司法系统是不是也掺杂了太多政治因素。


现在李在明当了总统,法院又说暂停审理。理由是韩国宪法第84条规定,总统在任期间享有刑事豁免权。

但这个豁免权到底管不管就任前的案子?连法律专家都吵翻了天。有人说应该全面豁免,有人说只能豁免任内的新案件。


这种法理上的模糊地带,给了各方博弈的空间。

李在明的律师团队肯定会拼命争取豁免权的最大化解释,而检方和政治对手则会想方设法缩小豁免范围。最终的结果,很可能还是要等到李在明卸任后才能见分晓。

政治游戏的"潜规则"

不过说到底,这不光是李在明一个人的烦恼,而是整个韩国政治的"老毛病"。要想理解这个现象,得先看看韩国政治的游戏规则。


韩国总统的权力大得离谱,人称"帝王总统"。在位时想干啥就干啥,可以任免部长,可以发布总统令,甚至可以特赦罪犯。


这种权力集中的制度设计,本来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结果却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想象一下,一个人手握这么大的权力,身边必然聚集着各种利益集团。

今天有财阀来送礼,明天有政客来拉关系,后天有商人来谈项目。在这种环境下,想要洁身自好简直比登天还难。


更要命的是,韩国的政党斗争堪称世界级的激烈。保守派和进步派就像水火不容的仇敌,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次你把我整进监狱,下次我就要把你也拉下水。这种恶性循环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每个总统都难以幸免。

李明博和朴槿惠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李明博在任时意气风发,推动了不少大型项目,结果卸任后被控贪污、受贿等多项罪名,最终被判15年有期徒刑


朴槿惠更惨,因为"闺蜜干政"事件被判24年,虽然后来获得特赦,但政治生涯彻底结束。

韩国的财阀势力也是这个游戏中不可忽视的玩家。

三星、现代、LG这些巨无霸企业,营收占韩国GDP的五分之一还多。总统想跟他们撇清关系?做梦去吧。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这些财阀的配合。


但与财阀的密切关系,往往也成为日后被追究的把柄。收了人家的好处,就得为人家办事。办事就可能违法,违法就可能坐牢。

这个逻辑链条,几乎每个韩国总统都逃不掉。


最悲哀的是,这种政治清算文化已经深入韩国社会的骨髓。民众对此见怪不怪,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正义的胜利"。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正在摧毁国家的治理效率和政治稳定。

草根的"逆袭"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李在明想打破这个死循环,倒也不是完全没戏。这个从底层爬上来的总统,确实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李在明的出身确实够苦的,这在韩国政坛算是个异数。


家里兄弟姐妹7个,他排老五,老爸还是个烂赌鬼。别人家的孩子在上学,他小学一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工厂里的活又累又脏,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为了生计只能咬牙坚持。

最难得的是这小子的韧劲。

在那个年代,一个工厂小工想要出人头地,比中彩票还难。但李在明硬是凭着自学考上了司法考试,从工人变成了律师。


这种经历在韩国政坛独一无二,让他对老百姓的难处体会得特别深。

这种草根背景给了李在明一个独特的优势——民众基础

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总是说些漂亮话,但李在明说话接地气,老百姓听得懂,信得过。这也是他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李在明已经意识到了韩国政治制度的根本问题。

他提出要修宪,把现在的五年单任制改成四年连任制。别小看这个改动,这招要是成了,韩国政治生态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想想看,如果总统可以连任,他就不用担心任期结束后被清算,可以更专注于国家治理而不是政治生存。

这样一来,那些需要长期规划的政策就有了实施的可能,政治稳定性也会大大提高。


但修宪可不容易,需要国会三分之二的人同意,还得全民投票过半

这个门槛高得吓人,历史上很少有总统能够成功推动修宪。那些财阀、保守派、既得利益者哪个愿意看着权力格局被颠覆?


首尔大学有教授专门分析过,李在明修宪成功的可能性只有30%

但也别太悲观,韩国老百姓对这种政治内斗也烦透了。2022年的民调显示,超过60%的民众支持修改总统制度。如果李在明能够抓住这个民意,说不定还真能创造奇迹。


当然,李在明也不能光指望制度改革。

他还得在经济发展上拿出真本事。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可不少,出口依赖、人口老龄化、贫富分化,哪一个都不好对付。


如果在任期内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民众的支持度自然会上升,政治对手也不敢轻易动手。

结语

李在明的遭遇其实挺让人唏嘘的。从草根到总统,这本该是个励志故事,结果刚上台就得面对一堆官司。这说明什么?制度的问题比个人的努力更可怕。当游戏规则本身就有毒的时候,谁当玩家都可能中招。

但换个角度看,李在明的困境也可能成为推动改革的契机。如果他真能利用这次危机,推动韩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那他可能成为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总统之一。毕竟,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征服恐惧

你说李在明这次能不能破例?是该选择激进改革搏一把,还是稳扎稳打慢慢来?

信息来源: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养老金上涨2%后,年轻人坐不住了:明年社保、医保费又贵了

养老金上涨2%后,年轻人坐不住了:明年社保、医保费又贵了

社会酱
2025-07-10 18:10:36
乌克兰声称抓获中国间谍,网友发现其在闲鱼倒卖装备

乌克兰声称抓获中国间谍,网友发现其在闲鱼倒卖装备

DoNews
2025-07-10 19:53:26
乌军援兵来了——阿塞拜疆“图兰”军团抵达乌东

乌军援兵来了——阿塞拜疆“图兰”军团抵达乌东

史政先锋
2025-07-10 20:47:16
杨少华还没下葬,杨议就摆谱,躲休息室盘核桃,豹哥吊唁反遭刁难

杨少华还没下葬,杨议就摆谱,躲休息室盘核桃,豹哥吊唁反遭刁难

银河史记
2025-07-10 18:59:47
中央任命,98家央企掌舵人!(2025年最新版)

中央任命,98家央企掌舵人!(2025年最新版)

跨界标杆研习社
2025-07-10 21:15:05
江苏婚礼喜婆婆惊艳全场,神似章子怡,网友:当场犯迷糊

江苏婚礼喜婆婆惊艳全场,神似章子怡,网友:当场犯迷糊

农村情感故事
2025-07-10 17:44:33
孙颖莎美国比赛遭辱骂?赛后表情难看,骂人者被曝光,央媒发文

孙颖莎美国比赛遭辱骂?赛后表情难看,骂人者被曝光,央媒发文

银河史记
2025-07-10 17:13:53
亚冠烧脑剧:中国球迷在申花球迷区为日本队加油 被日本球迷打了

亚冠烧脑剧:中国球迷在申花球迷区为日本队加油 被日本球迷打了

风过乡
2025-07-10 19:42:42
天水涉事幼儿园究竟为什么要用颜料代替食用色素?

天水涉事幼儿园究竟为什么要用颜料代替食用色素?

正经社
2025-07-09 13:37:54
稀土禁令形同虚设?外媒爆中资公司将稀土通过第三国大量转运美国

稀土禁令形同虚设?外媒爆中资公司将稀土通过第三国大量转运美国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5-07-09 15:51:57
杭州一漂流景区内村民捞手机索酬未果扔回水中,警方:行政拘留7日

杭州一漂流景区内村民捞手机索酬未果扔回水中,警方:行政拘留7日

极目新闻
2025-07-10 16:36:20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史行途
2025-07-09 15:17:20
杨少华小保姆火了!一个举动全网泪目,儿子做法却忽视侯耀华劝告

杨少华小保姆火了!一个举动全网泪目,儿子做法却忽视侯耀华劝告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10 22:57:16
性成瘾的10项指标,你中了几条?

性成瘾的10项指标,你中了几条?

性学研究僧
2025-07-10 21:06:12
蔚来,会不会打响新能源爆雷第一枪?

蔚来,会不会打响新能源爆雷第一枪?

黑噪音
2025-07-10 10:28:11
兰州人才引进20岁女硕士,网友称赞“好厉害”,人社局:身份证20岁,实际24岁

兰州人才引进20岁女硕士,网友称赞“好厉害”,人社局:身份证20岁,实际24岁

潇湘晨报
2025-07-10 17:47:12
反转!男子驾车致女友截瘫后续,男方发声内幕曝光,果然有情况

反转!男子驾车致女友截瘫后续,男方发声内幕曝光,果然有情况

禾寒叙
2025-07-10 17:18:17
杨少华去世仅1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还不止一件

杨少华去世仅1天,恶心的一幕出现了!还不止一件

180视角
2025-07-10 09:39:58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即,为何选择这三座中国城市?

澳大利亚总理访华在即,为何选择这三座中国城市?

上观新闻
2025-07-10 16:42:37
男子驾车致女友截肢续,张母发声:在医院骂我,去丈夫儿子单位闹事

男子驾车致女友截肢续,张母发声:在医院骂我,去丈夫儿子单位闹事

大川哥
2025-07-10 17:22:12
2025-07-11 06:32:49
流年拾光 incentive-icons
流年拾光
从时光中精选最美的片段,编织成册,献给珍惜回忆的你
3554文章数 5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爱马仕原版柏金包在苏富比以7200万元天价拍出

头条要闻

爱马仕原版柏金包在苏富比以7200万元天价拍出

体育要闻

白衣生涯最后一舞,但魔笛的故事还没结束

娱乐要闻

宋佳,真的好叛逆!

财经要闻

潮玩规模破千亿的幕后故事

科技要闻

Grok4最贵订阅月费2千,会不会三观不正?

汽车要闻

靠谱奶爸的底气 乐道L90静态体验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旅游
亲子
本地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孩子3岁有必要带出去旅游吗?儿科医生:要多带孩子出去玩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