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飞“北六代”密集测试的画面!
整体气动布局,可谓相当科幻。
兰姆达机翼 + 一体式边条前翼 + 全动翼尖,在战斗机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设计!
那么,它跟成飞的“南六代”,性能差异在哪里呢?
从外形来看,歼-50机长21米,翼展约18米,采用DSI进气道,配置机腹弹仓和侧弹仓。
机腹弹仓,可容纳远程空空导弹,比如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或鹰击21反舰导弹。
侧弹仓,能塞下霹雳15级别的中距弹,不是问题。
布局方面,歼-50无鸭翼,无垂尾,无水平尾翼,创新的采用了兰姆达翼构型。
这种特殊的三角翼变体得名于希腊字母(λ)的形状,它可以让机翼与机身无缝衔接。
这一设计,不仅保证了战机在高速飞行时的稳定性,还显著提升了低速状态下的机动性,使其在空战中能够灵活应对多种态势。
特别是独特的铰接式全动翼尖设计,可以根据飞行状态,灵活调整角度。
机翼尖端设有可解锁活动翼面,高机动时使用,隐身时锁定,兼顾了高机动性和低可探测性。
同时,尾部采用了与歼36一样的分列式尾翼。
这在战斗机历史上尚属首次,体现了沈飞在气动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
从网上视频来看,歼36的转弯半径比歼50要大。
所以歼50的机动性更强,整体结构紧凑,也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舰载机。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歼-50很可能是全球首款适配电磁弹射的第六代舰载机。
有趣的是,美军内部的评估报告指出,若歼-50成功上舰,西太平洋的制空权博弈将彻底失衡。
动力方面,歼-50搭载两台涡扇15改进型发动机,单台推力18吨。
能够以2马赫的速度进行超音速巡航,短时突防甚至可达到3马赫。
同时,其尾部采用了与F-22类似的二元矢量喷口。
可在俯仰和偏航方向上实现推力偏转,虽然机动性不如轴对称矢量喷管,但隐身性更强。
尤其在近距离格斗中,使歼-50能够完成高难度的机动动作,占据战术优势。
总体来看,歼-50小巧灵活,其超强的隐身性和机动性,更适合夺取制空权,侧重于空优战机。
而歼-36体型更大,最大起飞重量50吨,采用三发设计,只有机腹内置弹仓,没有侧弹仓,具备超远打击能力,更偏重于“歼轰”的定位。
虽然同为中国六代机的代表,但在设计理念和作战定位上并不冲突。
不过有一点可以证明。
如果说歼-20是中国叩开五代机门槛的“敲门砖”,那么歼-50和歼-36就是中国将六代机之门彻底击碎的“铁拳”。
最后,再说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近年来,中国似乎正在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先进武器,你看咱们这个歼-36,随随便便就飞过闹市区。
这要搁以前,多少属于高度保密级别。
相比之下,美国正变得越来越保守。
以前,美国喜欢公开自己的研发计划,生怕别人不知道。
而如今,F-47战斗机项目却处于高度保密中,可公开的资料就只有一张CG图片。
估计等美国F-47试飞的那天,中国的两款六代机都已经列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