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广东和菲律宾同样都有着1亿的人口,这种庞大的人口规模都给两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今菲律宾人口超1亿。
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的GDP更是达到了3.3万亿元,这个数字在东南亚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而与人口相似的广东省经济规模是多少呢?
菲律宾的经济
菲律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亚洲经济第二强国,仅次于日本,1946年独立后,朝鲜战争期间因作为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后方获得大量资金和订单,经济迅速腾飞。
菲律宾
到六十年代末,其GDP已接近百亿美元,首都马尼拉的繁华程度可与今日东京比肩,可惜好景不长,随着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西方投资者有了更多选择。
菲律宾的订单量大幅减少,经济很快陷入低迷,而且更糟糕的是,1965年上台的马科斯因索贿10%的潜规则被称为“10%先生”。
小马科斯
在其执政期间腐败猖獗,不仅导致经济停滞还积累了巨额外债,使菲律宾遭受重创,2024年菲律宾的GDP总量达到3.3万亿人民币。
数据看似不错,但小马科斯总统“即将迈入中高收入国家”的宣言与现实存在落差,其人均GDP仅4000多美元,全球排名120位开外。
小马科斯总统
而且菲律宾的经济结构问题更为突出,服务业占比超60%,其中相当部分依赖全球外包业务,使菲律宾成为知名的客服中心和数据处理基地,这类工作虽能创收却缺乏自主性。
与此同时工业占比不足30%,发展明显失衡,农业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产量已萎缩至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这个人口超亿的国家如今连粮食安全都难以保障。
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更是成为全球最大大米进口国,粮食自给率跌破80%,制造业同样面临挑战,尽管电子产品出口额高达3.3万亿。
但由于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这种增长模式被媒体质疑为“疲软信号”,与政府预期存在明显差距,更糟糕的是,政府债务已经超过1.8万亿人民币。
图片来源网络
占GDP的60%以上,超过了警戒线,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政府每年要支付大量利息,这直接限制了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投入能力,那么广东省的情况呢?
南海明珠:广东
广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占比大、工业基础薄弱,类似菲律宾初期的情况,改革开放后,广东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获得政策支持,大量外资迅速进入,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年涌现了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带动了经济腾飞,其发展模式被全国借鉴。
广东制造业
其中深圳的蜕变最具代表性,这个曾经的边陲小镇在短短几十年间蜕变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东把握住了改革开放机遇,成功实现了从农业省份向中国经济强省的转型。
广东的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稳扎稳打,懂得适时调整方向,从早期的加工贸易起步,逐步转向自主品牌建设,再到如今重点布局高端制造,广东始终在主动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网络
若将其视为独立经济体,其经济规模已超越西班牙,接近澳大利亚水平,这一成就得益于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持续增加的创新投入。
广东制造业的优势在完善的产业链,省内聚集7.4万多家能形成完整供应链的企业,配套齐全,几乎可以就地解决所有零部件需求,相比之下,菲律宾的制造业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
图片来源网络
广东培育了8个规模超万亿的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接近50%,这种集群化发展模式比单打独斗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在创新方面,广东3.6%的研发投入强度远超菲律宾0.3%的水平,孕育出华为、大疆等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而深圳的土地利用效率更是惊人,每平方公里产出18.4亿元,是北京的6倍,菲律宾服装厂还在用脚踏缝纫机时,广州纺织企业早已采用AI验布技术,瑕疵识别准确率达到99.97%。
广州纺织企业AI 验布
大疆则凭借一己之力带动了37家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在菲律宾短期内难以实现。
菲律宾和广州人才对比
菲律宾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该国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达64%,理论上具备人口红利优势。
但实际面临120万技术工人缺口与15至24岁青年群体12.4%失业率的双重困境,大量受过教育的年轻劳动力因国内就业机会不足被迫海外务工。
菲律宾
形成以“菲佣”为代表的跨境劳务群体,其侨汇收入成为国家重要外汇来源,这种人才外流现象导致菲律宾成为东盟国家中人力资源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而看广东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约为66.38%,但人才质量更为突出,深圳劳动力平均年龄仅32.5岁,正处于职业黄金期,其中超过1/3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人才结构显示出明显活力,广东不仅能吸引全国人才,更能有效留住他们,这得益于相对包容的文化环境、可承受的生活成本以及丰富的发展机会。
与同为人口过亿、曾被称为“全球工厂”的菲律宾相比,两地发展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广东每年投入1万亿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并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设定为5%。
图片来源网络
通过投资拉动转型、扩大内需应对风险,相比之下,菲律宾虽在旅游业和服务外包领域有所发展,但面临产业结构失衡、创新能力薄弱和债务压力等问题制约其经济增长。
两者因发展路径选择和治理能力差异,逐渐形成当前的经济格局,这一对比值得深入思考。
结语
广东不仅在GDP总量上远超菲律宾,在民众生活质量方面也显著领先,作为中国最具包容性的省份之一,广东以较高的幸福指数、宜居的气候条件和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
持续吸引并留住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这种长期积累的发展优势,源于广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展望未来广东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人民生活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网——2025.01.26——广东2024经济答卷:GDP增长3.5%,多项核心指标边际改善
外交部——2025.04——菲律宾国家概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