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陶渊明躺平的代价:63岁活活饿死,5个儿子全养废,晚年乞讨为生

0
分享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勾勒出的陶渊明,仿佛是超然物外、洒脱自在的隐士代表,被无数人追捧、敬仰。

可若拨开历史滤镜,你会惊觉,这位 “田园诗人” 的真实人生,堪称一部令人心碎的悲剧,其惨状让人不寒而栗 ——63 岁饿死家中,5 个儿子个个 “不成器”,晚年更是沦落到沿街讨饭的地步!今天,咱们就来深挖陶渊明背后那扎心的 “躺平” 真相。



公元40 年,时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毅然决然地扔掉官印,以妹妹去世为由,宣称要彻底归隐田园。

乍一听,这举动洒脱又不羁,颇有几分远离尘世纷扰的潇洒劲儿。然而,他这一甩,看似甩掉了官场的束缚,实则亲手掐断了家中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

当时陶渊明的家庭状况,用 “惨不忍睹” 来形容都不为过。三任妻子,为他留下6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原配因难产离世,二老婆生 4个孩子后,被生活重担活活累垮,早早撒手人寰,三老婆又添了一儿一女。

原本还能搭把手的老母亲孟夫人,也在4年前离开了人世。“穷” 这个字,就像一条冰冷的毒蛇,紧紧缠住陶渊明的脖子,越勒越紧,让他喘不过气来。

有人或许会问,他真的不想当官吗?答案是否定的。此前,他在官场反复折腾,辞了又当,当了又辞,归根到底,就一个原因 —— 穷怕了!



那微薄的俸禄,根本无法养活这一大家子。刚归隐田园的头两年,靠着以前攒下的一点积蓄,日子还能勉强维持。

可谁能料到,第三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他那可怜的家当和栖身的茅屋烧得精光,瞬间让他陷入一穷到底的绝境。

无奈之下,陶渊明只能指望种地谋生。他在诗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乍看之下,他早出晚归,十分勤快。



但仔细一想,真正会种地的人,怎会让地里杂草比豆苗还茂盛?这就如同现在一些人,加班到深夜,在朋友圈打卡定位,自我感动得稀里哗啦,可月底一看业绩,却惨不忍睹。“假装努力”,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生活。

陶渊明的 “辛苦劳作”,并没有换来好日子。他在诗中描述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翻译过来就是冬天寒风刺骨,家中常常揭不开锅;夏天饿得前胸贴后背,冬天冻得在没被子的破床上直哆嗦,这日子,要多惨有多惨!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陶渊明嗜酒如命的习性有关。史书明确记载他 “性嗜酒,期必醉”,下地干活都得带着酒壶,走到哪喝到哪。

一喝酒就晕,晕了自然误事,这样的状态,又怎能把庄稼种好?父亲如此,孩子难免有样学样。

在教育孩子方面,陶渊明更是彻底 “躺平”,直接 “放羊”。大儿子刚出生时,他写的《命子》诗中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意思是自己盼着孩子成才,可孩子要是不成器,那就算了,随他去。这哪是豁达,分明是放弃!



结果,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5个儿子,一个比一个 “废”。老大懒得出奇;老二看见书本就像见了仇人;老三老四连6和7都分不清;老五满脑子就想着吃。

面对这样的儿子,陶渊明竟然只是无奈地说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借酒浇愁,却没意识到是自己的不作为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儿子们指望不上,陶渊明自己的身体也在 50 岁后每况愈下。他的诗中,再也不见 “悠然”,只剩下无尽的凄惨。



公元 426 年,62岁的陶渊明,在大饥荒中实在活不下去,这位曾喊出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傲骨文人,最终放下尊严,沿街乞讨。

他用诗记录下这屈辱的一幕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曾经的铮铮傲骨,被现实碾得粉碎。

靠乞讨又怎能长久活下去?第二年冬天,63岁的陶渊明,带着无尽的悲凉与悔恨,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表面上是 “以疾卒”,但真正夺走他生命的,是长期的饥饿。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陶渊明似乎有了一丝清醒,在遗书中流露出深深的悔意,后悔自己的归隐让孩子们挨饿受冻,后悔自己在归隐后彻底堕落。但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陶渊明的悲剧,绝不仅仅是因为 “归隐”。古往今来,多少寒门子弟凭借努力闯出一片天地。

当陶渊明裹着破衣抱怨时,祖逖在寒风中刻苦练剑;当他醉倒田埂时,谢安在教导子侄运筹帷幄;

当他放弃教育孩子时,颜之推在撰写家训。而陶渊明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千多年来几乎默默无闻,实在可悲可叹。



陶渊明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 “躺平” 的可怕后果。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教训,踏踏实实扛起责任,为自己和在乎的人,铺就一条光明的人生路。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33人铅中毒罪魁祸首找到了:原来是园长亲自“投毒”

233人铅中毒罪魁祸首找到了:原来是园长亲自“投毒”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7-08 14:28:07
美司令部已有预感:中美一旦开战,摆在美军面前只剩两个选择

美司令部已有预感:中美一旦开战,摆在美军面前只剩两个选择

阵匠
2025-07-08 03:35:14
以法之名:最让人上头的不是反转,而是李人骏这个官迷的自洽逻辑

以法之名:最让人上头的不是反转,而是李人骏这个官迷的自洽逻辑

乐安蓝
2025-07-09 12:10:06
炸裂!北京男子985毕业,500万娶小14岁夜场女,生娃后她仍操旧业

炸裂!北京男子985毕业,500万娶小14岁夜场女,生娃后她仍操旧业

二月侃事
2025-06-24 14:51:55
莫迪自作聪明,印度倒卖稀土被查出来了,特朗普会放印度一马?

莫迪自作聪明,印度倒卖稀土被查出来了,特朗普会放印度一马?

李遝手工制作
2025-07-09 11:20:24
湖南富豪卷走200亿跑路,10万人血本无归

湖南富豪卷走200亿跑路,10万人血本无归

丁铗惊悚影视解说
2025-07-07 17:40:23
43岁女子姐弟恋怀孕后婆婆不认可,婆婆:她儿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

43岁女子姐弟恋怀孕后婆婆不认可,婆婆:她儿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

观威海
2025-07-07 10:45:29
中国花2000万买个航母空壳?乌专家:光是4个发动机就超过两千万

中国花2000万买个航母空壳?乌专家:光是4个发动机就超过两千万

安珈使者啊
2025-07-07 13:21:48
节目停播即失业,从主持人到“精神病”,李维嘉到底经历了什么

节目停播即失业,从主持人到“精神病”,李维嘉到底经历了什么

逍遥史记
2025-07-03 10:19:23
阿红大爷“社会性死亡”了:震碎了三观,还把1600个渣男拖下了水

阿红大爷“社会性死亡”了:震碎了三观,还把1600个渣男拖下了水

墨印斋
2025-07-07 15:02:16
香港9000亿豪门内斗:太子苦干15年,竟被亲爹联手小妈踢出局!

香港9000亿豪门内斗:太子苦干15年,竟被亲爹联手小妈踢出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7-04 02:53:38
70岁农村老太坐高铁商务座被贵妇嘲讽,儿女赶来后,贵妇脸色煞白

70岁农村老太坐高铁商务座被贵妇嘲讽,儿女赶来后,贵妇脸色煞白

红豆讲堂
2025-06-26 10:24:13
毛妹中的极品老师—Ivi Rein

毛妹中的极品老师—Ivi Rein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07-09 09:11:42
太惨了,不投降就完蛋,高超导弹轰炸炼油厂:铁路军列全被炸毁

太惨了,不投降就完蛋,高超导弹轰炸炼油厂:铁路军列全被炸毁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07-08 06:51:18
李连杰回应《倚天屠龙记》为何没续集:我和向太是老板,亏得一塌糊涂,没钱拍了

李连杰回应《倚天屠龙记》为何没续集:我和向太是老板,亏得一塌糊涂,没钱拍了

极目新闻
2025-07-07 17:51:43
央视主持人朱迅:生命终将结束,为什么不大胆一些?

央视主持人朱迅:生命终将结束,为什么不大胆一些?

七公子娱乐
2025-07-02 09:57:51
【追踪】江西一老师因学生未填“清北”解散群聊,知情同学:不能抹除老师3年付出

【追踪】江西一老师因学生未填“清北”解散群聊,知情同学:不能抹除老师3年付出

界面新闻
2025-07-09 10:56:30
既要又要?勇士两签一续,既想拿下霍福德,又想库明加续约留队

既要又要?勇士两签一续,既想拿下霍福德,又想库明加续约留队

阿雄侃篮球
2025-07-09 12:13:39
不装了?杜星霖吐槽张纪中,身体不如小伙,一身臭汗,老人味太重

不装了?杜星霖吐槽张纪中,身体不如小伙,一身臭汗,老人味太重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7-08 17:20:56
北京公布中考成绩及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7月13日开始志愿填报

北京公布中考成绩及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7月13日开始志愿填报

现代教育报
2025-07-09 11:07:13
2025-07-09 13:43:00
诗意世界 incentive-icons
诗意世界
讲历史故事,谈人生经历
2141文章数 277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90后干部在停车场收了900万现金 事后立马转移

头条要闻

90后干部在停车场收了900万现金 事后立马转移

体育要闻

开了16年F1,他终于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娱乐要闻

郭富城追“子”成功,方媛孕肚被拍

财经要闻

金店业绩分化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

科技要闻

效力27年!苹果"乔布斯军团"又一位元老退休

汽车要闻

享界品牌车标发布 余承东:享界S9旅行版秋季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踏入时光长廊!岐山八景诉说古今岁月风华

房产要闻

楼宇商铺租金补贴50%!海口这里,人才政策又要放大招!

家居要闻

以光为境 国宝花园别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