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邻居女儿补数学,高考后她举报我收费,成绩公布那天她哭着上门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三月的黄昏,春风还带着些许凉意。

李老师刚下班回到小区,就听到楼下传来争吵声。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争气!数学才考了62分!”

“妈,我已经很努力了...”

李老师停下脚步,透过一楼的窗户看到张姐正在训斥女儿小雨。

他认识这对母女。

张姐是单亲妈妈,在附近的超市当收银员。

小雨今年高三,平时见面总是背着重重的书包,埋头匆匆走过。

“李老师!”

张姐看到了他,眼睛一亮。

“您是教数学的对吧?能不能...能不能帮帮小雨?”



李老师愣了一下。

他今年35岁,离婚后独自住在这个小区。

平时与邻居们交往不多,没想到张姐会主动求助。

“她的数学基础怎么样?”李老师问。

小雨低着头,脸涨得通红。

“很差。”她小声说,“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基本都听不懂。”

李老师看着这个瘦小的女孩,心里有些不忍。

他知道单亲家庭的不容易。

更知道高三这一年对每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这样吧,我先看看她的试卷,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张姐激动得差点掉眼泪。

“太感谢您了!我们付您多少钱?”

“邻居嘛,先不谈钱的事。”李老师摆摆手。

第二天晚上,小雨怯怯地敲响了李老师的门。

她抱着一摞试卷和练习册,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李老师让她进来坐下,开始翻看那些试卷。

满眼的红叉叉。

基础题错得一塌糊涂,解答题几乎是空白。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不上的?”李老师问。

“大概...初二吧。”小雨咬着嘴唇,“那时候我爸妈离婚,我心情不好,就没怎么听课。”

李老师点点头,没有多问家庭的事。

他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痛处。

“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他说,“函数的概念,你还记得吗?”

小雨摇摇头。

李老师拿出一张白纸,开始画图解释。

他的声音很温和,像春天的风。

一个小时过去了。

小雨的眼睛里开始有了光。

“原来是这样啊!”她惊喜地说,“我以前一直没搞懂。”

“数学其实不难,就是要打好基础。”李老师鼓励道,“你很聪明,只是之前没遇到合适的方法。”

从那天起,小雨每天晚上都会来李老师家。

有时候一道题要讲好几遍,李老师从不厌烦。

他会用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比如用做菜的步骤来理解函数的运算过程。

用走路的路径来解释几何图形的变换。

小雨的眼睛越来越亮。

她开始主动提问,主动思考。

“李老师,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

“李老师,您看我这样做对不对?”

一个月后的月考,小雨的数学成绩提高到了82分。

张姐激动得在楼下大喊。

“小雨考了82分!82分啊!”

整个单元楼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张姐跑到李老师家,要给他塞钱。

“李老师,这是500块钱,您一定要收下。”

李老师连连摆手。

“真的不用,我也就是顺手帮个忙。”

“那怎么行?您这么用心教小雨,不收钱我心里过意不去。”

“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李老师坚持不收,“看到小雨进步,我比什么都开心。”

张姐被感动得直抹眼泪。

她回到家,对小雨说:

“你一定要好好学,李老师是个好人。”

小雨用力点头。

她觉得李老师就像爸爸一样温暖。

二个月,三个月...

小雨的成绩稳步提升。

90分,95分,105分...

每一次进步,都让李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开始期待小雨每天的到来。

期待看到她恍然大悟的表情。

期待听到她兴奋的“我会了”。

这种成就感,比在学校教一个班的学生还要强烈。

因为这是一对一的陪伴。

是看着一个孩子从迷茫走向清晰的全过程。

02

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

小雨的数学成绩已经稳定在110分以上。

这对于基础如此薄弱的她来说,已经是个奇迹。

张姐逢人就夸李老师。

“要不是李老师,小雨的数学别说110分,能及格都难。”

李老师听到这些话,心里很温暖。

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五月的一个深夜,李老师接到了老家的电话。

“儿子,你爸突然胸痛,我们送他到医院了,医生说要做心脏搭桥手术...”

妈妈的声音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李老师手中的红笔掉在了地上。

他刚刚批改完小雨今天的练习题,正准备写评语。

“手术费要多少钱?”他问。

“医生说要15万左右...我们哪来这么多钱啊...”

李老师闭上眼睛。

他银行卡里只有3万块钱。

房贷每个月要还4000。

生活费、水电费、各种开销...

他从来没觉得钱这么重要过。

第二天,李老师请假回老家。

看到病床上插着各种管子的父亲,他心如刀绞。

“儿子,别为我花那么多钱了,我这把老骨头...”

“爸,您别说了。”李老师握着父亲的手,“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他跑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

东拼西凑,总算是凑够了手术费。

手术很成功,但后续的治疗和康复还需要不少钱。

李老师算了算,这几个月的开销至少还要5万。

他必须想办法赚钱。

回到家后,李老师看着桌上小雨留下的练习题,心情复杂。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免费给小雨补课了。

这个想法让他觉得很愧疚。

仿佛背叛了什么。

晚上,小雨如期而来。

她兴奋地拿着数学试卷:

“李老师,我今天考了118分!”

李老师看着她灿烂的笑容,心里更加纠结。

“小雨...”他犹豫了很久,“老师有件事想跟你说。”

小雨察觉到了他语调的异常。

“李老师,您怎么了?”

“我爸爸生病了,家里需要钱...”李老师深吸一口气,“以后补课,我可能要象征性地收一点费用。”

小雨愣住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几秒钟。

“收多少钱?”她小声问。

“每小时50块钱吧。”李老师说,“这个价格比外面便宜很多,而且...”

“我知道的。”小雨点点头,但声音有些冷淡,“我回去跟我妈说。”

她收拾好书包,匆匆离开了。

李老师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有些东西变了。

第二天晚上,张姐带着小雨来了。

“李老师,小雨跟我说了收费的事。”张姐的语气很平静,“这是应该的,您辛苦这么久,早就该收费了。”

她从包里拿出500块钱:

“这是这个月的费用,一个月大概10次课,应该够了。”

李老师接过钱,感觉沉甸甸的。

“谢谢您的理解。”

“李老师,我理解您的难处。”张姐看了看小雨,“小雨,你也要理解李老师。”

小雨低着头,“嗯”了一声。

但李老师明显感觉到她的情绪变了。

以前她总是很主动地提问,很热情地讨论。

现在虽然还是很认真听讲,但少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

她开始计较时间。

“李老师,现在已经一小时了。”

她开始客气地称呼。

以前叫“李老师”的时候很亲近,现在叫“李老师”有些疏远。

李老师想解释,想说明情况。

但他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

因为小雨没有错。

收费和免费,确实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情分,一个是买卖。

即使他的初心没变,即使他依然很用心地教她。

但在小雨心里,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交易。

她觉得以前的免费是李老师的善意。

现在的收费是李老师的现实。

虽然她能理解,但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就像发现圣诞老人是爸爸扮演的一样。

理性上能接受,感情上却有些难过。

03

六月的天气越来越热。

高考倒计时的数字越来越小。

小雨的数学成绩保持在115分左右,已经很稳定了。

但她和李老师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微妙。

有一天,小雨做错了一道很简单的题。

以前李老师会很耐心地重新讲解。

现在他虽然还是很认真地讲,但小雨总觉得他在看时间。

“李老师,您是不是觉得我很笨?”她突然问。

李老师愣了一下:“怎么会这么想?”

“因为您收了钱,所以希望我学得快一点,这样您比较划算。”

李老师哭笑不得:“小雨,你想多了。”

“那您为什么老是看手表?”

李老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才意识到这个习惯。

自从开始收费后,他确实会下意识地注意时间。

不是为了催促小雨,而是为了让她觉得物有所值。

但在小雨看来,这就是斤斤计较。

“我只是想准确掌握时间,好安排教学进度。”李老师解释。

小雨点点头,但眼神还是有些怀疑。

高考前一个月,李老师接到医院的电话。

父亲的伤口感染了,需要再次手术。

他必须立即赶回老家。

“小雨,不好意思,这几天我要回家,补课暂停一下。”

小雨正在做一道难题,听到这话,手中的笔停住了。

“要停几天?”

“大概三四天吧,具体要看我爸的情况。”

小雨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李老师,现在距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

“我知道,回来后我们加紧复习。”

“可是您说过,最后一个月是最关键的时候。”小雨的声音有些急躁,“您现在请假,耽误的是我的高考。”

李老师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小雨,我爸爸病重...”

“那您当初就不应该答应给我补课!”小雨站起来,“既然收了钱,就应该负责到底!”

李老师看着她愤怒的脸,心里一阵寒意。

这还是那个感激涕零的小雨吗?

这还是那个把他当作父亲一样信任的孩子吗?

“你说得对。”李老师平静地说,“是我考虑不周。”

他没有再解释什么。

因为他知道,解释已经没有用了。

在小雨心里,他现在就是一个收钱办事的家教老师。

而家教老师,就应该随时待命。

李老师回老家的那几天,心情很复杂。



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想着小雨的话。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也许从一开始就应该收费。

也许免费帮助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因为免费的东西,人们往往不会珍惜。

而一旦开始收费,所有的美好都变了味道。

父亲的手术很顺利,李老师赶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四天后了。

他买了一些补品,想去看看小雨。

却被张姐拦在了门外。

“李老师,小雨情绪不太好,这几天一直在发脾气。”

“是因为我请假的事吗?”

张姐点点头:“她说您不负责任,说您收了钱就应该随时待命。”

李老师苦笑:“我可以理解她的心情,毕竟高考在即。”

“李老师,您别往心里去。”张姐有些歉意,“小雨压力太大了,说话有些过分。”

“没关系的。”李老师把补品递给张姐,“这是给小雨的,让她好好复习。”

“那明天的补课...”

“还是继续吧。”李老师说,“高考前这段时间很重要。”

第二天晚上,小雨来了。

但她的态度很冷淡。

“李老师,我们直接开始吧,不要浪费时间。”

李老师拿出精心准备的复习资料。

这几天在医院陪护的间隙,他都在为小雨整理知识点。

“这是我给你整理的高考重点题型...”

“谢谢。”小雨接过资料,连看都没看,“我们开始做题吧。”

整个补课过程,小雨都很沉默。

不主动提问,不主动讨论。

就像一台学习机器。

李老师讲什么,她就听什么。

听完就走,多一句话都不说。

李老师知道,他们之间的那种温情,已经彻底消失了。

现在只剩下纯粹的师生关系。

冷冰冰的,交易式的师生关系。

他有些后悔收费这个决定。

虽然钱很重要,但失去的东西更珍贵。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距离高考只有两周了。

04

高考结束了。

小雨走出考场的时候,表情很凝重。

李老师等在考场外,想问问她考得怎么样。

但小雨看到他,只是点了点头,就匆匆离开了。

张姐追上来,有些尴尬地说:

“李老师,小雨情绪不太好,您别见怪。”

“数学考得不理想吗?”

“她说有几道大题没做完。”张姐叹了口气,“孩子压力太大了。”

李老师点点头,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知道小雨的实力,正常发挥应该能考120分以上。

如果真的没发挥好,那...

“李老师,这段时间真的太感谢您了。”张姐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是小雨写给您的感谢信。”

李老师接过信封,心里一暖。

也许小雨还是感激他的,只是高考压力太大,才会情绪不好。

回到家,李老师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

里面只有一张纸,上面写着简单的几行字:

“李老师,感谢您这段时间的教导。虽然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会记住您教给我的知识。希望您以后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校的学生身上,而不是赚外快。”

李老师看着这几行字,心如刀绞。

什么叫“赚外快”?

什么叫“把更多时间用在学校的学生身上”?

他这几个月的付出,在小雨眼里竟然是这样的?

三天后,李老师接到了学校教务处的电话。

“李老师,您方便来一趟吗?有家长举报您私自收费补课。”

李老师握着电话的手在颤抖。

他知道是谁举报的。

但他没想到小雨会这么做。

教务处主任很严肃:

“李老师,有学生举报您在校外收费补课,这违反了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我可以解释...”

“解释什么?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俱全。”主任拿出一叠材料,“这是举报信,还有缴费记录的照片。”



李老师看着那些照片,心都凉了。

小雨把每次给钱的场景都拍下来了。

包括张姐给钱的照片,包括他收钱的照片。

“主任,我给她补课是因为...”

“李老师,不管什么原因,违规就是违规。”主任打断了他,“学校决定给您记过处分,扣除半年绩效工资。”

李老师坐在椅子上,感觉天旋地转。

他想不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明明是出于善意开始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回到家,李老师看着桌上小雨留下的练习册,心情复杂。

他想起刚开始给小雨补课时的情景。

那时候她多么信任他,多么感激他。

现在,她举报了他。

李老师拿起练习册,一页一页地翻着。

每一页上都有他密密麻麻的批改。

每一个错题都有他详细的解析。

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可是现在,这些都成了他违规的证据。

他想哭,但眼泪流不出来。

只是觉得心很累,很痛。

05

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晚上,李老师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门铃突然响起。

他透过猫眼看到小雨站在门外,眼睛红肿,像哭过很久的样子。

她手里拿着一张纸,在门外踌躇不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