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期待更多举措,打破“年龄门槛”

0
分享至

昨天(6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已有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放宽年龄限制,企业受访人士表示“更看重大龄求职者的经验和能力”。同时,关于放宽或取消招聘年龄限制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年龄门槛,是围绕年龄界限所产生的职业瓶颈和社会焦虑现象。破除“年龄门槛”,全社会已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有序推进的当下,让职场人能够更安心工作,就需要让他们在工作生活中能预见未来。

相关报道最新关注内容或在表明,“年龄门槛”有望打破:一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多省份公务员部分招录条件年龄放宽至40岁,个别省份指定岗位甚至放宽至45岁。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国企招聘对年龄的放宽具有示范意义。二是企业开始认识到人才的技能经验会随着工作实操年限的增长而不断提升。三是国家层面意识到对年龄限制是一种就业歧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保障平等就业权利,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当然,“年龄门槛”只是开始松动,打破就业年龄歧视仍需久久为功。数据显示,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从1985年的32.25岁上升到了2022年的39.72 岁。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倡导多元化的人才观,才能更好地消除全社会对大龄求职者自带的刻板印象。

“年龄门槛”松动,是各行各业基于现实环境优化用人观念,逐步适配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劳动人口变化的必要举措。用人门槛松动之后,全社会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可以从制度、法律层面,来为彻底打破“年龄门槛”打下更坚实基础。现有《劳动法》仅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就业促进法》进一步规定禁止对外貌等与劳动能力无关的歧视。在国家层面已然明确要消除年龄就业歧视的大背景下,期待立法层面覆盖年龄等类别就业歧视,并附加对应司法解释和实施条例,让反对就业歧视更具实操性。

技术在迭代、市场在变化,随着“年龄门槛”的进一步松动,劳动者也需主动作为,积极提高自身能力素养,跟上时代的脚步。(光明网评论员)

来源:光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306124文章数 11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