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成功往往与 "努力" 紧密相连,我们从小就被灌输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的观念,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 "凌晨四点的城市"" 每天工作 16 小时 "的励志故事。
曾经我深信不疑,可当我费尽力气的努力,生活却没有任何变好,甚至还变差了之后,我对努力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后面我又深入研究芒格那些顶级富豪的思维模式和成功轨迹,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们很少把" 努力 "挂在嘴边,而是默默坚守着一些看似简单却极其关键的原则。
不是说努力没用,努力是成功的条件之一,但不是关键。
接下来我会结合芒格的智慧,和大家分享那些顶级富豪都在死守的3大原则!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芒格,股神”巴菲特的大名你应该听说过吧,结果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就完全归功于芒格,并说:“是查理让我开了眼,让我很快从猩猩变成了人,要是没有他,我得穷得多。”
可以说芒格是巴菲特背后的男人,连巴菲特的孩子,都说他爸爸第二聪明,芒格第一!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原则1:选择大于努力,在正确的赛道上做减法
再次强调比盲目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赛道!
很多人觉得努力是成功的万能钥匙,只要足够勤奋,就能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就。
但顶级富豪们却深谙一个道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错误的赛道上拼命奔跑,最终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就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无论你如何耕耘,都难以收获丰硕的果实,而选择一块肥沃的土壤,即使付出相对较少的努力,也能事半功倍。
查理・芒格提出的 "能力圈原则",正是这一观点的权威注解。
他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范围,只有在这个范围内行事,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超出能力圈的努力,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符合 "比较优势理论",每个人都应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优势,而不是在不擅长的领域浪费精力。、
就像运动员不会去参加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企业也不会盲目进入不熟悉的市场,选择正确的赛道,是成功的第一步。
1997 年,乔布斯重返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当时苹果的产品线杂乱无章,有数十种不同的电脑型号。
乔布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减法,他砍掉了 90% 的产品线,只保留了 4 种核心产品:iMac、iBook、Power Mac 和 Power Book。
他专注于苹果擅长的设计和用户体验领域,放弃了那些不擅长的市场。
这一选择让苹果重新聚焦,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开启了辉煌的十年。
如果乔布斯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继续在多个不擅长的领域努力,苹果可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对于普通人来说,选择正确的赛道同样至关重要。
在职业发展中,不要仅仅因为某个行业热门就盲目进入,而要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优势。
比如,一个不擅长与人沟通的人,强行进入销售行业,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相反,如果选择与自己专业或特长相关的行业,更容易做出成绩。
在创业时,也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不要看到别人创业成功就跟风,不了解市场和行业的情况下,盲目创业只会增加失败的风险。
那在正确的赛道上做减法,这件事具体该怎样做,才能做的更好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论。
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圈,列出自己擅长的领域、掌握的技能和拥有的资源。
接着调研目标赛道,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情况和潜在机会。
随后开始做减法,放弃那些超出自己能力圈且没有发展前景的领域,聚焦核心赛道。
最后就是要持续深耕,在选定的赛道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和资源。
原则2:学会反常识思考,在关键决策中逆向而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按照直觉和常规思维去思考问题,认为大家都这么做肯定是对的。
但顶级富豪们却擅长反常识思考,当别人趋之若鹜时,他们保持冷静;当别人避之不及的时候,他们却看到了机会。
这种逆向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与众不同的决策,从而获得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