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子嫁非洲16年没回家,母亲退休后去看望,见到女婿后愣在原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我真的过得很好,你就别担心了。"电话里传来女儿熟悉却又陌生的声音。

李梅花握着话筒,眼泪无声地滚落下来。

十六年了,女儿从未回过家,连视频都不肯打一个。

这一次,梅花决定亲自去非洲看看女儿,可当她真正见到女婿的那一刻,整个人愣在了原地。那张脸,她竟然如此熟悉...

01

李梅花记得很清楚,200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女儿李晓雯大学刚毕业。

那时候晓雯意气风发,总说要出去闯一闯。

梅花坐在厨房里择菜,听着女儿在客厅里和同学打电话。

声音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妈,我想去非洲工作。"晓雯在饭桌上突然开口。

梅花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桌上。

她看着女儿认真的表情,心里咯噔一下。

"非洲?那么远,去干什么?"

"有个国际合作项目,待遇很好。"晓雯眼中闪着光芒,"我想去见见世面。"

老李放下酒杯,皱着眉头看着女儿。

"女孩子家家的,跑那么远干什么?"

"爸,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女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事业吗?"

晓雯的语气里有些不服气。

梅花看着女儿倔强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性格像老李一样犟的女儿,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

她知道拦不住。

"那边安全吗?"梅花担心地问。

"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会照顾好自己的。"



晓雯走过来抱住母亲。

"而且只是去工作,又不是去冒险。"

那天晚上,梅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老李在旁边打着呼噜,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可梅花的心里总是不踏实。

女儿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作为母亲怎么可能不担心?

接下来的几个月,晓雯忙着办各种手续。

护照、签证、体检、培训。

梅花看着女儿忙碌的样子,心里既骄傲又不舍。

"妈,我下个月就要走了。"

晓雯坐在梅花身边,语气里有些不舍。

"真的要去吗?"梅花还是想做最后的挽留。

"嗯,机票都买好了。"

梅花握着女儿的手,感受着那份温暖。

"那你要经常给家里打电话。"

"我会的,妈。"

02

2008年的秋天,晓雯离开了家。

梅花站在机场,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在登机口。

那一刻,她有种预感,这一别可能就是很久很久。

果然,半年后的一个深夜,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

看了看时间,凌晨两点多。

"妈,我要结婚了。"晓雯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梅花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和谁?"

"一个很好的人,他是非洲人。"

电话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老李从梅花手中抢过电话。

"胡闹!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爸,我知道你们不会同意,但我已经决定了。"

"你才认识多久?怎么就要结婚了?"

"我们相处了半年,我很了解他。"

梅花抢过电话。

"晓雯,你冷静一点,咱们好好商量。"

"妈,我真的想好了。"

"那个人...他对你好吗?"

"很好,妈,他真的很好。"

晓雯的声音里有种说不出的甜蜜。

"没什么好商量的,我下个月回国办手续。"

说完,电话就被挂断了。



梅花坐在床边,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在睡衣上。

老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这孩子怎么这么糊涂?"

"才认识半年就要嫁人?"

"还是个非洲人,这让我们怎么接受?"

接下来的一个月,梅花过得心神不宁。

她想象着女儿要嫁的那个男人。

是什么样的人能让女儿这么快做出决定?

会不会是因为女儿太单纯被骗了?

一个月后,晓雯真的回来了。

机场里,梅花远远就看到了女儿的身影。

她变瘦了很多,皮肤也黑了不少。

"妈!"晓雯扑进梅花的怀里。

梅花紧紧抱着女儿,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的傻女儿,瘦了这么多。"

"妈,我在那边过得很好。"

回到家后,梅花想要好好和女儿谈谈。

可晓雯总是在忙这忙那。

"妈,我只能在家待三天,要办的事情很多。"

"户口迁移、结婚证明、各种公证..."

梅花想问女儿那个男人是什么样的人。

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看得出来,女儿眼中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坚定。

那是恋爱中女人特有的光芒。

"晓雯,你能告诉妈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一天晚上,梅花终于忍不住问了。

"妈,他很好,很温柔,也很照顾人。"

"那他的家庭呢?父母什么的?"

"他的父母都很好,对我也很好。"

晓雯的回答总是很简短,似乎不愿意多说。

梅花想继续问,可看到女儿眼中的不耐烦,又住了嘴。

第三天晚上,晓雯收拾好行李。

"妈,我明天就走了。"

梅花抱着女儿,眼泪再也忍不住。

"晓雯,妈妈只想你幸福。"

"我会的,妈,我真的会很幸福。"

晓雯的声音里有种说不出的坚定。

"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家里。"

"要经常打电话回来。"

"我会的。

03

第二天一早,晓雯就离开了。

梅花站在门口,看着女儿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

那一刻,她有种预感,这次分别可能比上次更久。

从那以后,母女俩只能通过电话联系。

一开始还挺频繁,每周都会通一次电话。

后来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个月才通一次。

每次打电话,晓雯总说过得很好。

"妈,这边的生活很好,您别担心。"

"工作也很顺利,同事们都很友善。"

可梅花总觉得女儿的声音里藏着什么。

有种说不出的疲惫和无奈。

"晓雯,你能不能视频一下?妈妈想看看你。"

"妈,这边网络不太好,视频老是卡。"

这是晓雯拒绝视频通话的理由。

梅花想看看女儿现在的样子,想看看她住的地方。

可每次提起,晓雯总是找各种借口。

"网络太差了,信号不稳定。"

"我现在不在家,不方便视频。"

"今天太累了,改天再说吧。"

各种各样的理由,可就是不愿意视频。

这让梅花更加担心。

女儿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是不是过得并没有她说的那么好?

老李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最想的就是见见女儿。

"梅花,你说晓雯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老李躺在床上,眼中满是担忧。

"为什么连视频都不肯打?"

梅花也有这种感觉,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也许真的是网络不好吧。"

"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差的网络?"

老李显然不相信女儿的解释。

梅花心里也疑惑,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几次她提出要去非洲看晓雯,都被女儿严词拒绝。

"妈,这边条件太艰苦了,您来了会受不了的。"

"而且我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您。"

"再说路费那么贵,没必要花那个冤枉钱。"

梅花听出女儿声音里的慌张,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女儿为什么这么不愿意让她去?

是不是真的有什么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的事情?

十六年来,晓雯从未回过家。

连过年过节,也只是一个电话。

"妈,新年快乐,我在这边也很好。"

"祝您和爸爸身体健康。"

短短几句话,就匆匆挂断了。

梅花看着同龄人都在享受天伦之乐,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邻居家的孩子经常回家,逢年过节家里热热闹闹。

只有她家,总是冷冷清清的。

"梅花,你看隔壁老王,孙子都抱上了。"

"咱们晓雯结婚这么多年,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老李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梅花也想知道答案,可女儿从来不说这些。

每次问起,晓雯总是含糊其辞。

"妈,这些事情不着急,顺其自然就好。"

梅花常常坐在晓雯的房间里,看着那些没有带走的东西。

书桌上还放着女儿大学时的照片,笑容灿烂。

书架上摆着她爱看的小说,落了一层灰。

衣柜里还挂着几件没带走的衣服,早就过时了。

可现在,梅花连女儿长什么样子都不确定了。

十六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

女儿现在是胖了还是瘦了?

头发是长是短?

脸上有没有皱纹?

这些疑问在梅花心里越积越多,像块石头压在胸口。

04

2024年春天,梅花正式退休了。

在纺织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休息了。

第一次有了这么多自由时间,她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女儿。

"老李,我想去非洲。"梅花在厨房里对丈夫说。

老李正在看报纸,听到这话手一抖。

报纸掉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

"我想去看晓雯。"

梅花的语气出奇地平静,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

老李放下报纸,走到梅花身边。

"你疯了?那么远,你一个人怎么去?"

"我已经想好了,先去北京办签证。"

"然后坐飞机去非洲。"

梅花显然已经做了一些功课。

老李知道,妻子一旦做出决定,谁都拦不住。

这一点,她和女儿一样倔强。

"那我陪你去。"

"你身体不好,就别折腾了。"

梅花摸摸老李的手,"我一个人可以的。"

老李的身体确实不太好,心脏有毛病,不适合长途旅行。

"那太危险了,你一个人在外面我不放心。"

"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没什么危险的。"

梅花安慰着丈夫,可心里也有些忐忑。

毕竟她从未出过国,连省都很少出过。

但是为了见女儿,再大的困难她也要克服。

接下来的几个月,梅花开始准备出国的各种手续。



她去社区问询,去旅行社咨询,甚至报了个英语班。

六十岁的人了,还在努力学几句简单的英语。

"Hello,Thank you,Excuse me..."

梅花在家里反复练习这几个单词。

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她很认真。

"梅花,你这是何苦呢?"老李看着妻子的努力,心疼又感动。

"为了见女儿,什么都值得。"

梅花的语气很坚定。

办签证的过程比想象中复杂。

需要各种证明,各种表格,各种照片。

梅花跑了好几趟大使馆,才把材料准备齐全。

"大妈,您这是要去非洲旅游吗?"

工作人员看着梅花的申请,有些好奇。

"去看女儿。"梅花简单地回答。

"您女儿在那边工作?"

"嗯,结婚了,在那边生活。"

工作人员点点头,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

这期间,她给晓雯打了很多电话。

"晓雯,妈妈想去看你。"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妈,您别闹了,这边真的不适合您来。"

晓雯的声音听起来很慌张。

"我已经退休了,有的是时间。"

"那...那您等等,让我想想。"

"有什么好想的?我就是想见见你。"

梅花听出女儿声音里的为难,心里更加不解。

为什么女儿这么不愿意让她去?

05

过了几天,晓雯又打来电话。

"妈,您真的要来吗?"

"嗯,我已经开始办签证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那...好吧,但是您一定要提前告诉我。"

"不能突然出现,我需要准备一下。"

梅花觉得女儿的要求很奇怪。

女儿回家还需要准备什么?

可她没有多想,只是高兴女儿终于同意了。

"好,我会提前通知你的。"

签证办下来的那天,梅花激动得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她就给晓雯打电话。

"晓雯,我的签证办下来了。"

"啊?这么快?"

"下个月我就过去。"

"下个月?那...那我得请假。"

晓雯的声音里满是慌乱。

"你不用请假,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不是,妈,我是想好好陪陪您。"

梅花听出女儿语气里的勉强,心里有些难受。

女儿为什么对她的到来这么抗拒?

"机票我也买好了,到时候把航班信息发给你。"

"好...好的。"

挂断电话后,梅花心情五味杂陈。

她应该高兴,终于可以见到女儿了。

可女儿的反应让她更加担心。

女儿到底在隐瞒什么?

买机票的时候,梅花才知道去非洲有多麻烦。

要转好几次机,飞行时间超过二十个小时。

票价也不便宜,差不多是她两个月的退休金。

可为了见女儿,这些都不算什么。

"梅花,你真的想好了?"老李看着机票,有些担心。

"想好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去。"

梅花的眼中满是坚定。

出发前一周,梅花开始收拾行李。

她不知道该带些什么,只能凭想象准备。

厚衣服、薄衣服、药品、食品...

行李箱塞得满满的。

"妈,您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晓雯在电话里问道。

"给你带点家乡的特产。"

"妈,这边什么都能买到,您别带那么多东西。"

"没关系,反正我也没有别的行李。"

梅花想象着女儿收到家乡特产时的表情,心里暖暖的。

出发前一天晚上,梅花收拾行李到很晚。

老李坐在床边,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

"梅花,你说晓雯是不是过得不好?"

这个问题老李问过很多次了。

"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去看看。"

梅花的回答也总是这一句。

"如果她真的遇到什么困难..."

"那我们就想办法帮她解决。"

梅花的声音很坚定,可心里其实也很忐忑。

她不知道会在非洲见到什么。

不知道女儿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知道那个从未谋面的女婿是什么样的人。

可无论如何,她都要去看看。

这是一个母亲的直觉,也是一个母亲的责任。

第二天一早,老李送梅花到机场。

"路上小心,到了给我打电话。"

"你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

梅花抱抱老李,眼眶有些湿润。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老李这么远,这么久。

"记得按时吃药,按时吃饭。"

"我知道,你别担心我。"

老李的眼中也有些不舍。

登机前,梅花又给晓雯发了条信息。

"妈妈已经在机场了,很快就能见到你了。"

回复来得很快:"妈,我在机场等您。"

可梅花觉得,这条信息里没有期待,只有紧张。

这让她更加疑惑,也更加担心。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梅花看着窗外的云朵。

她想起晓雯小时候的样子,想起那个爱笑的女孩。

想起她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

十六年了,她们母女终于要见面了。

可梅花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06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梅花终于到达了达累斯萨拉姆。

热浪扑面而来,这里的气候和家乡完全不同。

机场里到处都是黑皮肤的人,说着她听不懂的语言。

"妈!"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梅花转过头,看到一个瘦削的女人向她跑来。

是晓雯,可是变化太大了。

女儿的皮肤晒得很黑,人也瘦了很多。

可那双眼睛,还是那么明亮。

"晓雯!"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

梅花感受到女儿身体的颤抖,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这一刻,她等了十六年。

"妈,您真的来了。"晓雯的声音有些哽咽。

梅花仔细打量着女儿,眼中有种从未见过的神色。

是紧张?是担心?

路上,晓雯一直在说话。

"妈,这边的气候您可能不太适应。"

"我已经买了中国菜的食材,给您做家乡菜。"

"对了,我丈夫这几天比较忙,工作性质特殊。"



梅花注意到,女儿说到丈夫时,眼神有些飘忽。

"他是做什么工作的?"

"矿业相关的,经常要出差。"

晓雯的回答很简短,显然不愿意多说。

车子穿过达累斯萨拉姆的街道。

这座城市比梅花想象中繁华很多。

女儿的住处是一栋两层的独立房子,有个小花园。

梅花有些意外,这比她想象中好太多了。

"你们住这里?"

"嗯,这几年我丈夫生意做得还不错。"

进了房子,梅花更加惊讶。

装修虽然简单,但很温馨。

客厅里摆着一些中国风的装饰品。

茶几上放着一些照片,都是晓雯一个人的。

她仔细看了看,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女婿的照片。

这让梅花更加困惑。

一般夫妻都会有合影,为什么这里一张都没有?

厨房里传来做饭的声音,还有阵阵香味。

晓雯做的都是家常菜,红烧肉、糖醋里脊、西红柿鸡蛋。

都是梅花爱吃的菜。

"晓雯,你还记得妈妈爱吃什么。"

"这些菜我经常做,想您的时候就做来吃。"

晚餐很丰盛,母女俩坐在餐桌旁。

"你丈夫今天不回来吃饭吗?"

晓雯手中的筷子停了一下。

"他今天有应酬,很晚才能回来。"

"那我今天能见到他吗?"

"可能不行,他回来的时候您可能已经睡了。"

梅花想说什么,可看到女儿眼中的慌张,又咽了回去。

晚上,梅花躺在客房的床上。

可她怎么也睡不着。

女儿的反应太奇怪了。

为什么提到丈夫时总是这么紧张?

为什么家里没有任何关于那个男人的照片?

女儿说丈夫是非洲人,可房子装修明显有很多中国元素。

这不太像一个非洲人的喜好。

梅花翻来覆去,心里充满了疑问。

第二天,晓雯带梅花在城里转了转。

她们去了市场,去了海边,去了博物馆。

晓雯介绍着这里的风土人情,看起来很开心。

可梅花总觉得女儿在刻意回避什么。

"晓雯,你在这边有朋友吗?"

"有啊,有几个中国同事,还有一些当地朋友。"

"他们知道我来了吗?"

"知道啊,不过大家都比较忙,可能没时间见面。"

梅花觉得这个理由有些勉强。

按理说,朋友听说她来了,应该会很热情地邀请见面才对。

逛街的时候,梅花注意到女儿很熟悉这里的环境。

和商贩讨价还价,和路人打招呼。

看起来确实在这里生活了很久。

这让梅花稍微放心了一些。

至少女儿在这里过得不错,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晓雯,你丈夫什么时候回来?"

回家的路上,梅花又问了一次。

"应该明天吧,他这次要出差好几天。"

晓雯的回答和昨天一样。

梅花看着女儿的眼睛。

"我来了这么远,总得见见他吧?"

晓雯的脸色有些发白。

"妈,他真的很忙,而且...而且不太善于表达。"

"没关系,我不会为难他的,就是想见见人。"

"他...他中文也不太好,可能交流起来有困难。"

梅花觉得这个理由更奇怪了。

女儿嫁给他这么多年,他应该会一些中文才对。

"没关系,你可以翻译嘛。"

晓雯勉强笑了笑,可眼中的不安更明显了。

"好吧,我尽量安排。"

第三天,梅花在家里休息。

她想整理一下这次带来的东西,给女儿一些惊喜。

行李箱里装着家乡的特产:酱菜、茶叶、还有一些小零食。

都是晓雯从小爱吃的东西。

"妈,您怎么带这么多东西?"

晓雯看着满桌子的特产,眼中含着眼泪。

"想着你在外面这么多年,一定想念家乡的味道。"

"妈..."

晓雯抱住母亲,眼泪终于流了出来。

那一刻,梅花觉得一切的奔波都值得了。

这就是她想要的,母女之间的亲情。

傍晚的时候,晓雯突然告诉梅花。

"妈,他今天晚上回来。"

梅花的心情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

07

十六年了,她终于要见到女婿了。

这个把女儿带走的男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晚上七点,晓雯在厨房里忙碌着。

明显是在准备丰盛的晚餐。

梅花坐在客厅里,心情忐忑不安。

她想象着那个男人的样子。

是高是矮?是胖是瘦?

性格怎么样?对女儿好不好?

会不会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

"妈,您别紧张,他人很好的。"

晓雯从厨房出来,看到母亲紧张的样子,安慰道。

可梅花觉得,最紧张的其实是女儿自己。

晚上七点半,门铃响了。

晓雯紧张地走向门口,梅花跟在后面。

房门打开的瞬间,梅花完全愣住了。

“这……你——”梅花声音沙哑,不可置信地喊道:“你...怎么是你,你到底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