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图片仅用于叙事。旨在传递正能量,共建和谐社会。
01.
峨眉山,金顶佛光普照,云海翻腾,气象万千。
这座被誉为“天下秀”的佛教名山以其雄秀神奇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无数虔诚的朝圣者和慕名而来的游客。
峨眉山的猴群,被当地人半是敬畏半是戏谑地称为“山大王”,它们聪明机敏,顽皮活泼,但偶尔也会显露出不加掩饰的攻击性。
“现在的猴子哦,简直是土匪成了精!”一位须发花白的张老汉呷了一口滚烫的盖碗茶,皱纹深刻的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与愤懑。
“上个礼拜,我那从城里回来的小侄孙女来耍,就在洗象池那边的石阶上,手里不过拿了一包刚刚拆开的牛肉干,一眨眼的工夫,就被一只壮硕的大马猴从手里硬生生夺走了!”
“那猴崽子力气大得很,还把娃儿的手背抓了三道血口子,哭得那个伤心哟!”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戴着褪色草帽、皮肤黝黑的汉子立刻搭腔,听口音是附近的村民。
“景区管事的嘴上天天说要加强管理,要引导游客文明观猴,我看那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没啥子大用处。”
“那些泼猴,一个个精得跟猴儿精似的,它们晓得啥时候人多好下手,啥时候巡逻队刚走过,啥时候游客手里的东西最香甜。”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补充道:“而且我跟你们说,我听常上山采药的老刘头讲,最近猴区那边,那只当头的‘猴王’,脾气是越来越暴躁了,有好几拨采药的都说,那猴王现在胆子大到带着一群猴子去翻他们放在树下的背篓了!”
02
初夏的峨眉山,经过几场细雨的滋润,满目苍翠欲滴,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拧出甘甜的汁液来,沁人心脾。
来自繁华喧嚣的中海市的IT工程师王磊,三十五岁,正值人生与事业的黄金期。
他趁着积攒下来的难得年假,决定逃离令人窒息的都市生活,独自一人来到向往已久的峨眉山,希望在这座名山大川的雄奇怀抱中,彻底放松疲惫的身心,为自己重新“充电”。
王磊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个人爱好——摄影。
一部专业级的单反相机和几支不同焦段的优质镜头,几乎是他每次出游的标配行囊。
他梦想着能用自己的镜头,捕捉到峨眉山最壮丽的日出、最缥缈的云海,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与独特光影。
这天,天还未完全放亮,王磊便早早地从雷洞坪的住宿点出发,计划徒步登山,争取在最佳光线出现前抵达金顶进行拍摄。
沿途山路蜿蜒曲折,风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不断变换,他时而驻足,调整呼吸,时而被某一处独特的景致所吸引,端起相机,仔细构图,不断按动快门,贪婪地记录下那些让他心动的宝贵瞬间。
行至一处地图上标注为“一线天”的险峻路段时,已是上午九点光景。
他注意到前方不远处的山道旁,聚集了一群大大小小的猴子,其中一只体型异常硕大的公猴尤为引人注目,它神态倨傲地稳坐在路边一块凸起的青石之上,目光炯炯,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注视着每一个从它面前经过的游客,颇有几分君临天下的王者气概。
王磊并非第一次在峨眉山见到猴子,对于猴子可能会抢夺食物的传闻,他也早有耳闻,因此他下意识地将胸前的摄影包拉链拉好,又紧了紧背包的肩带,同时放慢了脚步,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试图与猴群保持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
“一线天”这段山路名副其实,极其狭窄,仅容两三人侧身小心通过。
一侧是近乎垂直的陡峭岩壁,岩壁上长满了湿滑的青苔和低矮的灌木;另一侧,便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此刻正有丝丝缕缕的云雾从崖底缓缓升腾,缭绕其间,让人望下去便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心生寒意。
游客们行至此处,无不屏息凝神,小心翼翼,一个个都紧贴着内侧的岩壁,缓慢挪动脚步。
就在王磊全神贯注地小心通过这段险路时,异变陡生。
几只看起来半大不大的小猴子,像是得到了某种指令,突然从路边的树丛中蹿了出来,发出“吱吱呀呀”的尖锐叫声,迅速向王磊围拢过来。
它们伸出瘦小的爪子,有的甚至试图攀爬他的裤腿,目标显然是他鼓鼓囊囊的背包。
“嘘,嘘,别过来!”王磊下意识地挥了挥手臂,口中发出驱赶的声音,他并非想伤害这些小家伙,但也绝不想自己的行程和财物受到它们的侵扰。
然而,他这个看似温和的驱赶动作,似乎彻底惹恼了那只一直端坐观望、气势逼人的“猴王”。
它猛地从石头上站起,喉咙里发出一声尖锐而充满威慑力的咆哮,那声音在狭窄的山谷间回荡,令人心头发紧。
紧接着,它粗壮的四肢在石头上一蹬,如同一颗出膛的炮弹,带着一股腥臊的劲风,恶狠狠地直扑王磊而来!
周围稀稀拉拉的游客们,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爆发出一阵刺耳的惊呼和尖叫。
王磊大吃一惊,他完全没想到这猴王会如此凶悍暴戾。
他本能地举起手中那根为了登山助力而买的伸缩登山杖,试图格挡。
但那猴王在半空中展现出与其庞大体型不相称的惊人灵巧,身形微微一侧,便轻易避开了他仓促间挥舞过来的登山杖,一只布满老茧的爪子,闪电般地搭向了他的背包。
王磊死死护住背包,因为那里面不仅有他心爱的相机和所有昂贵的镜头,还有钱包、证件等所有重要物品,绝不能有失。
混乱中,更多的猴子受到了猴王的鼓动,纷纷加入了战团。
它们尖叫着,嘶吼着,有的拉扯王磊的衣服,有的撕咬他的背包带,有的甚至试图攻击他的腿部。
王磊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晃动的猴影,利爪和尖牙让他防不胜防。
他左支右绌,被逼得连连后退,脚下的步伐也开始凌乱起来。
“走开!都给我走开!”他想大声呼救,但极度的恐惧和突如其来的混乱让他喉咙发紧,几乎发不出清晰的声音。
“小心啊!”
“快躲开!”
远处,有其他游客在惊恐地大声呼喊,但他们也只敢远远地看着,无人敢贸然上前施救。
王磊只觉得脚下一滑,似乎踩到了一块松动的湿滑石头,身体猛地失去了平衡。
他拼命地想抓住点什么,手指在粗糙而湿滑的岩壁上徒劳地划过,只留下几道浅浅的白痕。
在他眼角的余光中,他最后瞥见的,是那只凶悍的猴王,它咧着嘴,露出两排黄森森的利齿,喉咙里发出胜利者般的威胁性低吼,眼神中充满了对自己领地入侵者的愤怒与蔑视。
下一秒,整个世界在他眼前天旋地转。
王磊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向悬崖外侧倒去。
03.
“啊——出人命了!”
“有人被猴子推下山崖了!”
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了山谷间短暂的死寂,紧接着是更多游客的惊呼和慌乱的脚步声。
游客陷入了巨大的恐慌,有人当场就吓得双腿发软,瘫坐在湿漉漉的石阶上;也有反应快一些的人,第一时间手忙脚乱地拿出手机,颤抖着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
峨眉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与隶属于市局的景区公安分局接到报警后,几乎同时启动了最高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
救援队伍、医护人员和分局的民警火速集结,携带专业设备紧急赶往事发地点。
“一线天”地势异常险峻,救援工作异常艰难。
数小时后,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在“一线天”悬崖下方约一百二十米深处的一片陡峭的灌木丛中,救援人员找到了王磊,但他早已没有了任何生命体征。
消息一经确认,舆论哗然。
“峨眉山猴子行凶!”的标题如同病毒般在各大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疯狂传播。
各种添油加醋的描述,将峨眉山的猴群描绘成了穷凶极恶的“凶手”。
一时间,对峨眉山景区管理不善的指责,对猴群过度放纵的声讨,甚嚣尘上。
负责这起棘手案件的,是峨眉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副支队长陈建国。
他五十出头,鬓角已有些许斑白,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
接到报案后,他第一时间带领骨干侦查员和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封锁了相关区域,并对众多目击者进行初步问询。
“当时的情况太吓人了,太混乱了,”一位来自川渝地区的年轻女性游客,在临时询问点里依旧心有余悸。
“我们就看到一大群猴子,起码有十几二十只,疯了一样围着那个人,又抓又挠的,那个人一边护着包一边躲,不停地往后退,然后就……就掉下去了。”
“太可怕了!”
“是啊是啊,警察同志,你们一定要把那些凶猴抓住!”旁边一位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中年男子情绪激动地补充道。
“领头的那只大猴子最凶!”
“我亲眼看到它第一个扑向那个游客!”
“那猴子个头比一般的猴子大得多!”
“毛色黄黄的,眼睛瞪得老大,看着就吓人。”
“肯定是它把人逼下去的!”
几乎所有的初步口供,都将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猴群,尤其是那只被多名目击者描述为“猴王”的健硕公猴。
似乎,王磊的死,就是一场由“人猴冲突”意外升级导致的悲剧。
陈建国眉头紧锁。
他亲自来到王磊坠崖的具体地点,仔细勘察现场痕迹。
地面上散落着一些属于王磊的物品——一顶被踩扁的遮阳帽,半瓶矿泉水,还有几张揉皱的景区门票。
在靠近悬崖边缘的泥土和岩石上,有一些明显的抓痕和摩擦痕迹,似乎也印证了搏斗的说法。
“陈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定性了,”年轻的警员小李,是陈建国一手带出来的徒弟,他快步走到陈建国身边低声说道。
“多名目击者指证,死者王磊是在遭受猴群攻击和逼迫下,慌不择路,失足坠崖。”
“这几年峨眉山猴子伤人的事儿没少出,这次是最严重的一起。”
“舆论压力也很大。”
陈建国没有立刻回应,他蹲下身,戴上白手套,仔细观察着地面上那些细微的痕迹。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距离悬崖边缘大约一米五左右的地方。
那里,有一块不太起眼的、微微凸起的石头,石头上有几道新鲜的、不规则的刮擦痕迹,颜色比周围的岩石略浅。
这刮痕,不像是动物爪子造成的,倒像是……被什么硬物蹭过。
一种职业的敏感让他觉得这里面或许有文章。
他又抬头望向悬崖下方,云雾依旧浓厚。
“猴子会把一个成年人推下去吗?”陈建国喃喃自语,像是在问小李,又像是在问自己。
“它们的目的通常是食物,抢到东西就会离开。”
“除非……是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或者是在保护幼崽?”
“可是,陈队,所有目击者都说,是那只猴王非常凶悍,主动发起了攻击。”小李提醒道。
“嗯。”陈建国应了一声,站起身。
“详细录取所有目击者的口供,务必问清楚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关于猴群攻击的具体动作、顺序,以及王磊坠崖前的最后姿态和呼救内容。”
“另外,通知技术科,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找到王磊的随身物品,尤其是他的那部单反相机。”
04.
法医的初步尸检报告很快出来了。
王磊的致命伤是因高坠导致的颅脑损伤和多处重要脏器破裂。
此外,在他的手臂、颈部和腿部等处,确实发现了一些抓伤和咬伤,痕迹形态与灵长类动物的爪牙特征相符。
这些伤痕大多表浅,并非致命原因,但却为“猴群攻击”的说法提供了直接的物证。
网络上的舆论进一步发酵,要求严惩“凶猴”、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景区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暂时关闭了“一线天”附近的部分游览区域,并增派了人手,加强对猴群的巡逻和驱赶。
陈建国顶着各方压力,坚持要求对案件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他反复研究现场照片和勘验记录,一遍遍地回放目击者提供的用手机拍摄的模糊视频片段。
视频很短,晃动剧烈,只能看到一片混乱的景象,猴影幢幢,人影晃动,然后是一声尖叫和镜头的急速下坠。
“这些猴子,确实是骚乱的起点。”陈建国对助手小李说。
“但你看王磊坠崖的位置,和他最初站立的位置,以及他后退的轨迹。”
“按照目击者的说法,他是一直被猴子逼到悬崖边的。”
小李点头:“是的,陈队,大部分人都这么说,描述基本一致。”
“但是,”陈建国在现场平面图上画了一个圈,圈出了那块有特殊刮痕的石头。
“我们发现那块有特殊刮痕石头的地方,距离悬崖边缘还有一米多的安全距离。”
“如果王磊是被猴子逼迫后退,为何会在那个位置留下如此明显的硬物刮擦痕迹?”
“那更像是一个人……在失去平衡的瞬间,用手中的某个条状硬物下意识地撑了一下地面,但没能成功。”
“条状硬物?”
“难道是……他那根登山杖?”小李猜测道。
王磊的登山杖在坠崖后断裂成了几截,散落在尸体附近,已经被作为证物收回。
陈建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登山杖的材质和石头刮痕的形态,还需要技术科做进一步比对。”
“我更在意的是,如果他当时还有意识用登山杖支撑,说明他并非完全被猴群逼得手足无措。”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衡呢?”
这个疑点如同小小的钩子,挂住了他的思绪。
这时,一个重要的发现,让案件的调查方向出现了一丝转机。
经过连续数日的艰难搜索,搜救队在悬崖下方的密林中,找到了王磊那部几乎摔碎的单反相机。
万幸的是,相机的存储卡保存完好。
技术科的同事立刻对存储卡中的照片和视频进行提取和修复。
当修复后的最后几张照片和一段长约十几秒的视频片段呈现在陈建国面前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了。
最后几张照片,拍摄的都是猴群,特别是那只威风凛凛的“猴王”,镜头对焦清晰,构图讲究,看得出王磊当时的拍摄状态还比较从容。
而那段关键的视频,虽然同样晃动剧烈,记录的正是王磊遭遇猴群围攻,直至坠崖前的最后瞬间。
视频的开头,是几只小猴子靠近的画面,王磊似乎还轻声说了一句“别过来啊”。
“停!”
“放大这里!”
技术人员将画面定格,反复进行技术处理和锐化。
而且,在视频声音的嘈杂背景中,似乎除了猴子的尖叫和游客的惊呼,还隐约可以听到一声极轻微的、类似金属碰撞的异响。
陈建国的心脏猛地一沉。
与此同时,法医的详细尸检报告也送到了陈建国的办公桌上。
报告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陈建国放下报告,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良久,他缓缓开口,对小李说道:“小李,通知下去,这起案件,恐怕要重新定性了。”
“王磊的死亡原因,不是因为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