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公,你怎么把所有同事都删了?”刘梅看着丈夫张华的手机屏幕,满脸不解。
“都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留着干什么。”张华头也不抬地说。
第二天上午,张华正准备开始新生活,手机却响了。
“张华,你现在在哪?能不能马上回公司一趟?”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得让人心慌。
48岁的张华刚刚拿到70万裁员补偿,以为可以彻底告别过去,但命运似乎另有安排。
01
凌晨5点半,闹钟还没响,张华就已经醒了。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妻子。
洗漱完毕后,张华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
热牛奶,煎鸡蛋,烤面包片,每样都做得精致。
这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也是对家庭责任的坚持。
48岁的张华,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
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样深,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但他依然每天西装革履,领带系得一丝不苟。
“老公,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拼命干嘛?”
妻子刘梅在床上翻了个身,声音里带着一丝埋怨。
“不拼命怎么办?房贷还要还8年呢。”
张华一边往保温盒里装早餐,一边回答。
儿子张磊正在读大三,每月生活费3000元。
马上要考研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父亲的血压药每月800元,母亲的糖尿病药更贵。
两位老人的医保每年需要他补贴2万多。
这就是一个48岁中年男人肩上的重量。
每一分钱都有它的去处,容不得半点松懈。
张华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深深叹了口气。
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变成了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
7点整,张华准时出门,开始了新的一天。
地铁里人头攒动,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疲惫。
张华找了个角落站着,手里拿着手机看新闻。
科技公司裁员的消息频频出现,让他心里一阵不安。
但这种担忧很快就被工作的忙碌冲淡了。
作为技术部副总监,他的一天总是排得满满当当。
会议,审核代码,和客户沟通,处理各种技术问题。
15年来,张华就是这样度过每一天的。
他对公司的技术架构了如指掌,是不可替代的核心员工。
至少他一直这么认为。
下午3点,人事总监李文敲响了会议室的门。
“请各部门主管到大会议室开会,有重要事情宣布。”
李文的表情严肃,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
张华和其他主管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种不好的预感。
会议室里的气氛异常凝重,每个人都在等待答案。
“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公司需要进行人员结构优化。”
李文手里拿着一份名单,声音有些颤抖。
“现在宣布本次人员调整名单。”
张华的心跳开始加速,手心渗出了冷汗。
技术部被裁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他这样安慰自己。
“技术部副总监张华。”
李文的声音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张华感觉大脑嗡的一声,像被雷击中一样。
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到地上,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市场部经理王强。”
“财务部主管陈丽。”
名单还在继续,但张华已经听不进去了。
他只是机械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
15年的努力,15年的坚持,就这样化为乌有。
房贷怎么办?儿子的学费怎么办?父母的医药费怎么办?
这些问题像潮水一样涌向张华,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会议结束后,张华木然地走出会议室。
走廊里一片死寂,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噩耗。
同事们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他,但没人敢说话。
张华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呆呆地坐了下来。
桌上还放着儿子的照片,那是去年生日时拍的。
照片里的儿子笑得很灿烂,对未来充满憧憬。
“爸,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儿子的话还在耳边回响,现在却成了巨大的压力。
张华拿起手机,想给妻子打个电话。
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很久,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这种消息,还是回家当面说比较好。
第二天上午,人事部门开始办理离职手续。
张华来到人事部,心情复杂地签着各种文件。
“张总,公司会按照劳动法给予合理补偿。”
李文递过来一份补偿方案,神情有些歉意。
张华接过文件,仔细看了起来。
工作年限15年,月薪28000元,补偿系数是2。
还有项目奖金和年终奖的折算。
张华在心里算了一遍,总数居然接近70万。
这个数字让他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
70万,足够家里撑过两年的开销。
甚至还能给儿子准备研究生的费用。
“这个补偿金什么时候能到账?”
张华抬起头问李文。
“一个星期内会打到你的银行账户。”
李文的回答让张华松了一口气。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很羡慕张华的补偿金额。
“老张,你这算是因祸得福了。”
同事小王拍了拍张华的肩膀。
“70万呢,我们干十年都没这么多。”
另一个同事也凑了过来。
张华勉强笑了笑,心情五味杂陈。
钱虽然不少,但失去工作的恐慌依然存在。
48岁的年纪,再找工作谈何容易。
但眼下至少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手续办完后,张华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15年的办公桌上,积累了太多的回忆。
获奖证书,项目资料,同事们的合影。
每一样东西都见证着他在这里的成长。
张华把重要的东西装进纸箱,其他的就留在这里了。
临走时,他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工作了15年的地方。
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里曾经是他的第二个家,现在却要永远告别了。
晚上回到家,张华把离职的事告诉了妻子。
刘梅听完后沉默了很久,眼圈有些发红。
“没关系,咱们还有70万补偿金呢。”
张华尽量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妻子。
“你打算怎么办?”
刘梅抓住丈夫的手,声音有些颤抖。
“先休息一段时间,再看看有什么机会。”
张华握紧妻子的手,给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晚饭后,张华拿出手机开始整理通讯录。
微信里有200多个同事的联系方式。
各种工作群聊,技术交流群,部门群。
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张华的心情很复杂。
15年来的加班,应酬,职场斗争,突然觉得很累。
既然已经不在一个世界了,还留着这些干什么?
张华开始一个个删除同事的微信。
每删一个,就像是在和过去告别。
技术部的小李,市场部的老王,财务部的小陈。
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现在都成了陌生人。
“你在干什么?”
刘梅看到丈夫在删微信,有些不解。
“删掉这些联系方式,重新开始。”
张华头也不抬地继续操作着手机。
“你这样做会不会太绝情?”
刘梅担心地看着丈夫。
“都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留着干什么?”
张华苦笑了一下,继续删除着联系方式。
工作群聊也一个个退出,仿佛要彻底斩断过往。
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张华的手指都有些酸痛。
最后,微信里只剩下家人和几个真正的朋友。
看着干净的联系人列表,张华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也好,可以彻底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02
第二天早上,张华难得睡到了自然醒。
没有闹钟,没有早会,没有各种紧急任务。
这种感觉既陌生又舒适,让他有些不适应。
刘梅已经起床准备早餐了,看到丈夫醒来很惊讶。
“今天怎么睡这么晚?”
“没工作了,可以随意安排时间。”
张华伸了个懒腰,感觉全身都轻松了很多。
吃完早餐后,张华陪妻子去菜市场买菜。
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有时间做这种事。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生活的气息。
“这个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刘梅和摊主讨价还价,张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曾经觉得这些事情很琐碎,现在却感觉很温馨。
买完菜后,两人手拉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感觉怎么样?”
刘梅看着丈夫问道。
“很久没有这样悠闲了,感觉不错。”
张华真心地回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下午,张华去附近的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几个退休的老人在下棋。
他们围坐在石桌旁,认真地研究着棋局。
“这步棋不对,应该走这里。”
“你懂什么,我下了三十年棋了。”
老人们争论着,但神情很愉快。
张华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心里很羡慕。
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也许就是他向往的。
傍晚回到家,张华和儿子视频通话。
张磊正在图书馆复习,看起来精神不错。
“爸,听妈妈说你工作有变动?”
儿子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
“是的,爸爸暂时不上班了。”
张华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
“那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减轻家里的负担。”
儿子懂事的话让张华很感动。
“不用,爸爸有补偿金,够用的。”
“那就好,您和妈妈要注意身体。”
挂断视频后,张华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
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加不完的班。
可以陪伴家人,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也许失业也是一种解脱。
张华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考虑创业的可能性。
第三天上午10点,张华正在书房里研究创业项目。
桌上摆着各种资料和笔记本电脑。
他想利用自己的技术经验,开一家咨询公司。
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前部门总监老李的号码。
张华有些意外,老李怎么会给他打电话?
他接起电话,听到老李急促的声音。
“张华,你现在在哪?能不能马上回公司一趟?”
老李的语气很紧张,让张华感到不安。
“出什么事了?我已经离职了。”
张华放下手中的资料,专心听电话。
张华听到接下来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