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人物、时间、地点、情节、配图均为虚构,与现实无关,请理性阅读!
62岁的周建国正看着手机上的分手短信发呆。
这是他的第二段感情,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结束。
周建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与别人搭伙过日子?
可是当他第三段感情也以失败告终时,他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01
62岁的周建国坐在小区公园的长椅上,面色阴沉,手里攥着手机,屏幕上还停留着刚收到的一条分手短信。
他叹了口气,苍老的手指轻轻划过屏幕,短信的内容却像针一样刺进他的心:
“建国,我们还是算了吧。我实在受不了你老是挑我的毛病。你对我女儿的态度让我很难过。以后各过各的吧。”
发短信的人是他的“搭伙老伴”吴玉梅,这是他们在一起的第三个月。
周建国还记得刚开始两人的相处有多和谐,谁知道最后还是崩了。
他心里一阵疲惫,想起五个月前结束的第一段感情,竟也是因为类似的矛盾。
五个月前,周建国与另一位“老伴”宋丽萍分手,那段关系维持了不到半年。
宋丽萍习惯背着他偷偷补贴自己的儿子,周建国发现后多次劝说无果,矛盾愈演愈烈。
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宋丽萍竟然背着他拿家里的存款给儿子买了一辆车。
那天,两人争吵了一整晚,宋丽萍摔门而去,再也没回来。
周建国不是小气的人,但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些女人和自己搭伙,却总想着把他当提款机。
他觉得很委屈,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在感情中太过苛刻,才导致接连失败。可是事情远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
周建国低头看着手机屏幕,心情复杂。
他已经不再年轻,经历了两次失败的感情后,他对“搭伙过日子”这件事越来越没信心。
他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适合再找伴了。
可生活终究是孤独的,尤其是晚年的孤独,最让人无法忍受。
正当周建国陷入沉思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建国,又坐这发呆呢?”他回头一看,是晨练回来的邻居张阿姨。
张阿姨是个热心人,比周建国小几岁,平时在小区里很活跃。
她见周建国神色不对,关心地问:“又吵架了?”
周建国摇摇头,轻声叹气:“分了。”
张阿姨坐在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人就是太实在了,遇到不合适的就赶紧放手,不用太难过。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我有个远房亲戚,叫孙秀兰,性格挺好的,人也干净利落,要不要见一面?”
周建国犹豫了。他本想拒绝,
但看到张阿姨热情的模样,最终还是答应了:“那就见见吧。”
几天后,周建国如约见到了孙秀兰。
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穿着简洁得体,说话温柔有礼。
在交谈中,周建国得知孙秀兰和自己一样,曾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儿女都已成家。
两人聊得很愉快,彼此印象不错。
很快,他们开始了新的“搭伙生活”。
刚开始的日子确实让周建国感到了久违的轻松和愉快。
孙秀兰擅长做饭,总能把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她也爱干净,把周建国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
周建国觉得,自己或许终于遇到了合适的人。
可是好景不长,矛盾很快浮现。
孙秀兰的女儿隔三差五带着孩子来蹭饭,每次走的时候都要顺走一些家里的生活用品,比如洗衣液、纸巾甚至米和油。
周建国最初忍了几次,但次数多了,他终于开口:“秀兰,有些东西我不介意,但咱家也不是仓库,下次让她自己带吧。”
孙秀兰听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女儿拿点东西怎么了?你这么小气,还搭什么伙?”周建国没再多说,但心里却多了一根刺。
更让他头疼的是孙秀兰对金钱的态度。
她总是要求周建国承担两人外出旅游的所有费用,理由是自己的退休金不多。
但周建国知道,孙秀兰的退休金并不低,只是她更愿意花在女儿和外孙身上。
几次争吵后,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矛盾的爆发是在一次家庭聚会上。
那天,孙秀兰的女儿直接开口向周建国借钱买房:“叔叔,我看中了一套房子,首付还差点,您能不能帮帮忙?”
周建国当场拒绝了。
他觉得两人只是搭伙关系,没有义务承担对方家庭的经济问题。
可是孙秀兰的女儿听了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冷嘲热讽:“妈,你找的这人也太抠了吧,就这点钱都不愿意帮忙。”
更让周建国寒心的是,孙秀兰不仅没有为他说话,反而指责他“太不通人情”。周建国气得当场提出分开,孙秀兰却赖着不走,说周建国耽误了她的时间,必须给一笔“青春损失费”。
两人最终闹到了居委会,在众人面前大吵一架,关系彻底破裂。
看着孙秀兰愤怒离去的背影,周建国心里五味杂陈。
他开始深深地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再追求所谓的“搭伙生活”了。
经历了三段失败的感情,周建国彻底对“搭伙”失去了信心。
他变得封闭,不再愿意和任何人接触。
张阿姨几次来找他聊天,他都以忙为由推脱。
可是张阿姨并没有放弃。
她知道周建国的性格,也知道他只是心里有结,暂时走不出来。
一天,她带来了一个叫赵秀英的老人,笑着对周建国说:“这是我一个朋友,人特别好,和你挺有共同语言的。你们聊聊吧。”
周建国本想拒绝,但看到赵秀英温和的笑容,他还是答应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相处竟然出奇地顺利。
赵秀英温文尔雅,懂得倾听,也很会照顾人。
两人一起散步、聊天,日子过得简单又温馨。
周建国觉得,自己或许终于找到了真正适合的人。
可是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赵秀英的儿子突然提出要接母亲去国外生活。
他找到周建国,直截了当地说:“我妈年纪大了,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国内。您和我妈的关系,我希望就到此为止吧。这是一点钱,当作补偿。”
周建国看着对方递过来的钱,既愤怒又无奈。
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赵秀英,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段感情。
他陷入了深深的两难中。
正当周建国为赵秀英的事情烦恼时,张阿姨突然病倒住院。
他赶到医院,看到张阿姨躺在病床上,心里一阵难过。
他主动承担起照顾张阿姨的责任,帮她买饭、收拾东西。
这天,他在整理张阿姨的柜子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日记。
好奇之下翻开,里面的内容却让他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