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午,阜阳市颍东区城郊中学门外,高考考试结束铃声刚响,人流涌出。忙碌的志愿者正为学生分发矿泉水,却见一对夫妻带着年幼的孩子默默靠近。他们二话不说,径直走向水堆,一箱接一箱地搬起水来。志愿者一时愕然,待上前询问,才知这并非任何单位组织,仅是他们个人意愿——问及姓名、联系方式时,他什么也不愿意说,在志愿者反复要求下,只留下“凡利胜”三字。水卸完后,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只是挥了挥手,骑上三轮车就悄然离去,唯有六箱清水静静见证这无言的善意,在喧嚣中留下寂静的感动。
![]()
临近中午,考生都已返回学校,考场外,时光亦沉淀着另一种牵挂。八十五岁的宋奶奶,老伴离世已十余载,子女亦各自成家。她平日无事,便习惯在附近拾些废瓶罐以作消遣。高考期间,宋奶奶望见十几位志愿者顶着午后的烈日,仍坚守在城郊考点外,便颤巍巍地走向前,真诚地邀请这些素昧平生的年轻人去她家里吃顿便饭。那双捡拾过无数空瓶的手,此刻向疲惫的后辈递出的,是超越血缘的慈爱,是岁月淬炼出的古道热肠。虽被志愿者婉言拒绝,但这份爱被志愿者铭记心中。
![]()
![]()
“想参加的心拦不住!”孟祥宇这句简短的话语背后,是近乎固执的奔赴。原本计划在阜阳参与两天志愿服务的她,临时得知周六和周日上午在亳州有考试。周六上午考试一结束,她便奔向火车站,于12点18分抵达阜阳后,连午饭也顾不得吃,径直改道赶往城郊中学考场。她匆匆放下行囊,立即加入发水、送瓜的队伍,以汗水浇灌志愿之初心——奔波的路途与空空的胃囊,反衬出青春热忱沉甸甸的分量。
![]()
这些名字或许陌生,面孔也未必熟悉,然而他们在考场外捧出的暖意却如此具体而清晰——是凡利胜一家卸下后便转身离去的清水,是宋奶奶饱含慈爱的朴素邀约,是孟祥宇顶着烈日与饥饿递出的西瓜。他们不曾登台,却以无声的行动,为紧张的考场外铺就了一条温暖的路。
(曾荣贵 本网记者徐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