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国家这婚恋市场,现在是咋回事儿啊?
一边儿是快一千万的30到49岁未婚大姑娘,另一边儿呢,三千万单身汉嗷嗷待哺。
按说这男女比例一摆出来,男的该满大街溜达找媳妇儿了,可现实呢?嘿,男的成了香饽饽,女的反而愁嫁了!
上海的千人相亲大会现场,来了500多个女生,男生只有十来个。
你说这事儿邪门不邪门?
这背后说白了,就是性资源分配,它不平衡了!
现在的相亲市场,对姑娘们来说,那叫一个惨烈,卷得跟高考似的。
优质的小伙子,那叫一个稀缺,比大熊猫还难找。
我拿上海举个例子,网上那数据一看,优质男女比例,3:7、4:6的都有,甚至还能瞅见1:4的。
为啥这样呢?原因有好几个。
一部分顶尖儿的小伙子,在大学那会儿就被机灵姑娘给盯上了,早早地就被“消化”了。还有一部分呢,一工作就被单位里的姑娘给分了,这部分虽然不多,但也是狼多肉少啊。
还有一部分小伙子,工作两三年,攒了点经验,一看大城市房子买不起,干脆回老家或者二三线城市发展了。
剩下那些真正优秀的,眼光高得吓人,挑姑娘跟挑大白菜似的,非得女神级别的不可。
这社会对优质男女的定义,姑娘嘛,长得漂亮,工作稳定,就算买不起房,那也是优质对象。小伙子呢?得买房!明显是不太对等的要求条件。
这样一来二去,市场比例失衡了,大城市的小伙子们也开始挑剔了。
他们知道自己抢手,所以啊,挑姑娘那叫一个精挑细选。
我亲眼见过一个还算不错的30岁经济实用男,同时有好几个姑娘给他介绍对象呢!
可话说回来,好多小伙子连成为经济实用男的机会都没有。
你看看一线城市那中位数工资,广州才五千三,你就算拿七千,没房没车,在人家眼里,还是底层男。
网上有个网友总结的相亲市场潜规则,我看挺到位:
第一条,女多男少,女的综合素质优秀,男的普通是常态,姑娘们的压力大啊,这也没办法,供求关系决定的。
第二条,好男人少,流通性差,有眼光的人早就下手了,哪儿轮得到相亲市场捡漏啊。
第三条,相亲就是大浪淘沙,得看你装备咋样(外形、年龄、学历、工作、家庭背景),别谈爱情。
第四条,想脱单,就得扩大样本量,量大出精品,光愁嫁不行动,那只会内耗。
第五条,矜持不值钱,主动也不掉价。
第六条,别抱着输赢的心态去相亲,什么主动就输了、认真就输了,内心戏太多不酷。想得到就付出,物质情绪都行,付出了没得到想要的,及时止损。
第七条,相亲就是认识单身异性的渠道,别给自己设限,该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
第八条,不管看没看上,保持礼貌尊重,对不善意的早点拉黑,别浪费时间精力。
第九条,年龄和外貌焦虑别散播了,相亲市场的男人就是这么现实,姑娘们至少得管理管理身材皮肤,会化妆会穿搭。
第十条,年龄外貌没优势的,就在其他方面使劲儿,比如情商、事业、收入,别做灰姑娘的梦了。
第十一条,不合适是常态,互相看对眼是小概率事件,态度积极点,期待放低点,人无完人,别总抱怨吐槽别人。
你们觉得是这样的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