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高考只差1分考上清华,奶奶执意查卷,卷上一句话让她瘫软在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别闹了!

就差1分而已,志远还能上北大!"

"不行!"

李桂芳猛地拍桌子,

"我就不信阅卷老师没有看错!

我教了一辈子语文,志远的作文水平我最清楚!"

"可是查卷要花好几万......"

"花多少钱我都要查!"

老太太眼中闪着倔强的光,

"哪怕砸锅卖铁,我也要给志远讨个公道!"

然而三天后,当查卷结果出来时,李桂芳却彻底傻眼了......



01

2024年6月25日上午10点,高考成绩查询通道准时开放。

李桂芳早早就守在电脑前,颤抖的手指在键盘上反复确认着陈志远的准考证号。她已经在心里演练过无数遍这个时刻,甚至连庆祝的话都想好了。

昨夜她几乎没有合眼,凌晨四点就起床了,先是去菜市场买了志远最爱吃的红烧肉食材,又专门跑到城东的老字号糕点店,排了两个小时的队买了状元糕。

"奶奶,您别紧张,我肯定能考上清华。"志远在一旁安慰着她,但声音里也透着紧张。

"那是当然!"

李桂芳骄傲地扬起下巴,"我的孙子从小就是天才,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会写作文!作文比赛拿过多少奖?数学竞赛又得过多少第一?清华算什么?"

她回头看了看墙上贴满的奖状,眼中满是自豪。那些奖状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密密麻麻贴了一整面墙。每一张奖状背后,都是她的心血和期待。

王素梅从厨房探出头:"妈,您别给志远压力......"

"什么压力?这叫期待!"李桂芳不耐烦地摆手,"我从志远三岁开始就说他要上清华,街坊邻居都知道!今天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屏幕上终于跳出了成绩:语文128分,数学142分,外语136分,理综278分,总分684分

客厅里瞬间安静得可怕,连墙上的时钟滴答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李桂芳眨了眨眼,摘下老花镜又戴上,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猛地站起来,声音尖锐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奶奶......"志远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早就查过今年清华的录取分数线,685分。就差那么1分。

"684分?"李桂芳指着屏幕,声音开始颤抖,"今年清华录取线是685分!就差1分?我的孙子会差这1分?开什么玩笑!"

她突然转身冲向墙上的奖状,一张张指着:"看看!看看这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省数学竞赛第一名!市三好学生!这样的孩子会考684分?"

陈建国和王素梅闻声从厨房跑出来,看到成绩后也愣住了。陈建国做了十几年包工头,见过大风大浪,但此刻也说不出话来。

"妈,684分已经很高了,志远可以上北大,也是很好的学校......"王素梅小心翼翼地说,她最了解婆婆的脾气。

"北大?"李桂芳的眼睛瞬间红了,声音里带着哭腔,"我要的是清华!我从志远三岁开始就说他要上清华!我花了多少心血?用了多少钱?就为了这一天!"

她突然冲到电脑前,疯狂地刷新页面,仿佛这样就能改变分数一样。鼠标被她按得咔咔响,屏幕上的数字却纹丝不动。

"系统肯定出错了!肯定是!这个破网站一定有问题!"

02

接下来的几天,李桂芳彻底疯了。

她不吃不喝,就坐在电脑前一遍遍查分数,嘴里念叨着:"不对,肯定不对......"

桌上的饭菜一碗碗端上来又端走,她看都不看一眼。王素梅心疼得直掉眼泪:"妈,您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身体?"李桂芳冷笑,眼睛布满血丝,"我活了70年,就为了看到志远上清华!现在你跟我说身体?"

她开始疯狂地查阅资料,了解复查成绩的流程。桌上堆满了从网上打印的各种文件,什么《高考成绩复查申请流程》《历年查分成功案例》,甚至还有《如何投诉高考阅卷不公》这样的内容。

陈建国看不下去了:"妈,您冷静点,这分数应该没问题的......"

"没问题?"李桂芳猛地转头,眼中闪着疯狂的光,"你懂什么?你就是个包工头!我教了40年语文,我看过几万篇作文,我还不知道志远的水平?"

"可是......"

"没有可是!"李桂芳打断他,"志远从小就是写作天才!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夸他想象力丰富!小学二年级的作文《我的梦想》在全市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初中的时候,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

她越说越激动,站起来在客厅里来回踱步:"高一的时候,他写的《青春无悔》被选进了校刊!高二的议论文《论坚持的力量》被语文老师推荐到市里参赛,又是一等奖!这样的孩子,语文怎么可能只考128分?"



当得知可以申请查卷时,李桂芳眼中迸发出希望的光芒,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查卷!对!一定是阅卷老师弄错了!那些老师哪有我的水平?我一眼就能看出好文章!"

03

可是当她了解到查卷费用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四科,每科查卷费3000元,总共需要12000元。"电话里的工作人员机械地重复着。

"12000......"李桂芳喃喃自语,手中的话筒险些掉落。这相当于她三个月的退休金。

她缓缓挂了电话,在沙发上坐了很久。客厅里很安静,只有挂钟的滴答声在响。

志远从房间里出来,看到奶奶的样子,心疼得不行:"奶奶,要不算了吧,我上北大也挺好的......"

"算了?"李桂芳猛地抬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绝不能算了!你是我一手带大的,你的每一篇作文我都看过,你的水平我最清楚!"

她突然站起来,冲向儿子:"建国!拿钱!"

陈建国为难地说:"妈,这也太贵了,而且查卷一般都不会有结果的......"

"一般?"李桂芳冷笑,"我们家志远就不是一般的孩子!他从小就不一般!"

她开始历数志远的"光辉历史":"三岁背唐诗三百首,五岁就能写日记,七岁的作文就有大人的水平!小学六年,作文从来没有低过90分!"

"妈,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什么时候说?"李桂芳怒吼,"我教了40年书,带过几千个学生,还没见过比志远更有天赋的孩子!他的作文老师都说过,已经达到大学生水平了!"

陈建国苦笑:"可是家里现在真没那么多现金......"

李桂芳愣了一下,然后冷笑:"没钱?好!我自己想办法!"

她转身走向卧室,嘴里愤愤地说:"你们都不相信志远,只有我相信!只有我知道他有多优秀!"

04

第二天一早,李桂芳就出了门。

她先去了银行,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把自己的定期存款全部取出来——8000元。这是她攒了三年的钱,原本打算给志远上大学用的。

"李阿姨,您这是要干什么?一下子取这么多钱。"银行的工作人员认识她,关心地问。

"给我孙子查高考分数。"

李桂芳自豪地说,"我孙子考清华,分数肯定被算错了。"

"清华啊,那真是太好了......"

"那是当然!我孙子从小就聪明,三岁就会背诗,五岁就会写文章......"

拿着8000元现金,李桂芳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但还差4000元。她站在银行门口,思考着还有什么办法。

"不够......"她咬着牙,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志远,奶奶一定要给你讨回公道!"

李桂芳回到家,直奔卧室,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陈旧的木箱子。这个箱子跟了她几十年,里面放的都是她的宝贝。

打开后,里面是她珍藏了几十年的首饰:结婚时的金手镯、生儿子时买的金项链,还有一对传了三代的翡翠耳环,以及几枚古铜钱和一块老玉佩。

"奶奶,您这是要干什么?"志远看着她的举动,惊呆了。

"我要给你讨回公道!"李桂芳把首饰一股脑装进塑料袋,眼中闪着决绝的光,"这些东西留着有什么用?还不如换成钱给你查卷!"

志远急了,想要阻止她:"奶奶,这些首饰您戴了一辈子......"

"戴一辈子又怎么样?"李桂芳打断他,"比得过你的前途重要吗?你是我们家的希望!你是要上清华的人!"

她拿起那只金手镯,这是当年结婚时志远爷爷给她买的,足足有50克重。后来志远爷爷去世,这手镯就成了她最珍贵的念想。

"志远,你知道吗?这手镯你爷爷当年花了三个月的工资才买到。他说,要给我最好的。"李桂芳的眼中含着泪,"现在,我要把最好的给你。"

"奶奶,别这样......"志远眼中含泪,想要阻止她。

"你给我让开!"李桂芳推开孙子,拎着袋子就往外走,"我就不信,我的孙子会输给那1分!"

05

金店里,老板看着李桂芳拿出的首饰,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大姐,这些都是好东西啊,您真的要卖?"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做这行二十多年了,见过太多这样的场面。



"卖!必须卖!"李桂芳咬牙切齿,但眼中明显有不舍,"我孙子要查高考分数,需要钱。"

老板拿起金手镯仔细看了看:"这手镯成色不错,足金,大概50克,按今天的金价,能给3000。"

"才3000?"李桂芳有些意外,"这可是我结婚时买的......"

"大姐,黄金是按重量算的,不是按年份。"老板解释道。

他又拿起金项链:"这条链子也不错,35克,能给2000。"

"这对翡翠耳环......"老板仔细看了看,摇摇头,"品质一般,最多500。这些古铜钱和玉佩,现在市场不好,一共给你500。"

"总共6000?"李桂芳心算了一下,加上银行取的8000,正好14000,"够了!"

拿到钱的那一刻,李桂芳的手在颤抖。这些首饰承载着她半生的回忆,现在却为了1分而变成了冰冷的钞票。

但她没有后悔。

"志远,奶奶这就去帮你申请查卷!"她对着电话大声说,"奶奶就不信,我们家的天才会被那些不懂行的老师埋没!"

06

申请查卷并不容易。李桂芳跑了三趟教育局,填了无数份表格,每次都被告知"需要慎重考虑"。

第一次去,她就碰了一鼻子灰。

"同志,我要申请查卷。"李桂芳把材料递给工作人员。

"李老师,查卷的成功率很低的,您要不要再想想?"工作人员好心劝道,"而且费用不低......"

"不用想!"李桂芳拍着桌子,"我孙子从小就是优等生,作文比赛拿过省一等奖!他的语文不可能只考128分!"

"但是......"

"没有但是!"

李桂芳打断他,"我教了40年语文,我还不知道好文章什么样?我孙子的作文,老师都说写得比大学生还好!"

第二次去,她带了志远所有的获奖证书。

"您看看!这是小学时的作文比赛一等奖!这是初中的语文竞赛第一名!这是高中的演讲比赛冠军!"她一张张摆在桌上,"还有这个,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奖!这样的孩子,语文怎么可能只考128分?"

工作人员被她的执着感动了,但还是劝道:"李老师,即使查卷,也只是检查有没有漏改、错改,不会重新评分的......"

"我知道!我就是要确认有没有弄错!"李桂芳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我相信我的孙子,他绝对不会只考这个分数!"

第三次去,李桂芳甚至把志远以前写的作文都带来了。

"这是我孙子高二时写的议论文《青春的力量》,您看看这个立意,这个结构,这个语言!"她指着作文本,激动地说,"老师当时给了满分,还在全班朗读!"

"还有这篇《我的中国梦》,参加市里比赛得了一等奖!评委老师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大事!"

她翻开另一本作文本:"这是《感恩的心》,写他对家人的感激。您看这感情多真挚,这文笔多优美!这样的水平,高考作文怎么可能拿不到高分?"

工作人员看着这位执着的老人,最终被打动了:"好吧,李老师,我帮您办理申请手续。但是您要明白......"

"我明白!我都明白!"

李桂芳激动地点头,"只要给我查,我就相信能找出问题!"

07

为了让申请更有说服力,李桂芳甚至动用了自己的老关系。

她的一个学生张明现在在教育系统工作,李桂芳厚着脸皮找到了他。

"小张,你还记得老师吗?"李桂芳站在张明的办公室门口,有些忐忑。

"李老师!您怎么来了?"

张明很惊喜,立刻起身迎接,"快请坐!您身体还好吗?"

李桂芳看着这个曾经的学生,眼中有些湿润。张明当年在她班上时,作文就写得特别好,现在能在教育局工作,也算是她的骄傲。

"小张,老师有件事想求你帮忙......"李桂芳把情况说了一遍。

张明听完后很为难:"老师,这种事情我真的帮不上忙......"



"我不是让你帮忙作弊!"李桂芳激动地说,"我就是想确认一下,查卷的时候能不能仔细一点?我真的觉得有问题!"

她从包里拿出志远的作文本:"你看看,这是志远写的作文。你当年也是我的学生,你知道老师的水平。我说这孩子作文写得好,那就是真的好!"

张明翻看着作文本,确实写得不错。他记得李老师当年对作文的要求很严格,能得到她夸奖的作文,水平确实很高。

"老师,这样吧,我帮您了解一下查卷的具体流程,看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真的?"李桂芳激动得眼中含泪,"小张,你还是那么好心......"

"老师您别这么说,您当年对我们那么好,这点小忙算什么。"

08

交完12000元查卷费的那一刻,李桂芳的银行卡余额只剩下不到500元。

银行工作人员看着她转账的金额,忍不住问:"李阿姨,这么多钱,您确定要转吗?"

"确定!"李桂芳毫不犹豫,"这是给我孙子查高考分数的钱,值得!"

"您孙子考得不好吗?"

"不是考得不好,是分数被算错了!"李桂芳纠正道,"我孙子从小就聪明,应该能上清华的,现在就差1分。肯定是老师弄错了什么!"

回到家里,看着空荡荡的首饰盒,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这些首饰跟了她几十年,每一件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妈,您这是何苦呢......"王素梅心疼地说,"志远已经很优秀了......"

"你不懂!"李桂芳擦干眼泪,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志远是我们家的希望!他从小就聪明过人,我花了多少心思培养他?"

她开始历数自己为志远付出的一切:"从幼儿园开始就上最好的学校,一年学费就要两万;小学时报了作文班、奥数班、英语班,每个月光补课费就要三千;初中时为了让他专心学习,我每天接送,风雨无阻......"

"还有高中,为了让他住得舒服,我们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为了给他补营养,每天都是鸡汤、鱼汤。这些年,我们为志远花了多少钱?"

她越说越激动:"现在就差这1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他讨回公道!"

志远低着头,眼中满含愧疚:"奶奶,对不起......"

"你对不起什么?"李桂芳猛地转向他,"错的不是你!是那些阅卷老师!他们一定看错了什么!"

09

等待查卷结果的日子里,李桂芳变得更加焦虑。

她每天都要给教育局打好几个电话询问进度,搞得工作人员都认识她的声音了。

"李老师,您昨天刚问过,查卷需要时间......"

"我就想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结果!"李桂芳急切地说,"已经过去五天了,怎么还没消息?"

"这个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几个老师一起核查......"

"那能不能快一点?我孙子马上就要填志愿了!"

晚上,她经常失眠,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嘴里念叨着:"一定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有时候半夜醒来,她会偷偷去看志远的房间,看着孙子熟睡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



"志远,奶奶一定要给你讨回公道......"她轻声说道。

家人看在眼里,心疼不已,但谁劝都没用。陈建国试图和她讲道理,反而被骂了一顿。

"妈,要不咱们报个北大的专业吧,也挺好的......"陈建国试探着说。

"北大?"

李桂芳眼神凌厉,"我说过多少遍了!我的孙子只上清华!北大算什么?"

"可是......"

"没有可是!"李桂芳打断他,"我告诉你们,志远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会写文章,老师都说他是天才!"

"妈,您别给孩子压力......"王素梅小心地说。

"什么压力?这叫期待!"李桂芳激动地说,"我从他三岁开始就告诉所有人,我孙子要上清华!街坊邻居都知道!现在你们让我怎么跟他们交代?"

10

为了证明志远的实力,李桂芳开始翻出他以前写的作文,一篇篇念给家人听。

"你们听听!这是志远小学三年级写的《我的梦想》:'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虽然路很远,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梦想一定能实现......"她念得声情并茂,"三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不是天才是什么?"

"还有这篇《春天的故事》:'春风吹过大地,万物复苏。小草探出头来,花儿绽放笑脸。我想,人生就像春天一样,总是充满希望......'"她越念越激动,"这样的想象力,这样的文笔,不比大学生强?"

志远听着奶奶念自己小时候的作文,心情复杂。那些稚嫩的文字,在奶奶口中变成了天才的证明。

"奶奶,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

"小时候怎么了?"李桂芳反驳,"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你从小就有天赋,现在怎么可能没有?"

她又拿出一篇作文:"这是你高二时写的议论文《论坚持的力量》,老师给了满分!你看这个开头:'坚持是什么?坚持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多么有哲理!"

"还有这个结尾:'让我们都做一个坚持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永不放弃......'这样的水平,高考作文怎么可能拿不到高分?"

她甚至联系了志远的高中语文老师王老师。

"王老师,您说说,志远的语文水平怎么可能只考128分?"

电话那头的王老师很为难:"李老师,高考阅卷很严格的,而且志远平时模拟考试语文也就130分左右......"

"那是因为模拟考试不正规!"李桂芳不依不饶,"您说实话,志远的作文是不是年级最好的?"

"这个......"王老师有些犹豫。

"您就说是不是!"李桂芳追问。

"好吧,确实很优秀,在年级里算是顶尖的......"

听到这话,李桂芳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您看!连老师都这么说!128分绝对不可能!"

11

为了增加查卷成功的机会,李桂芳甚至搬出了志远所有的荣誉证书。

她把这些证书按时间顺序排列,从幼儿园的"小红花"开始,到高中的各种奖状,满满一桌子。

"你们看看!"她指着这些证书,"从小到大,志远拿过多少奖?"

她拿起一张幼儿园的奖状:"这是幼儿园大班时的'故事大王'奖,志远讲的《小红帽》把评委老师都逗笑了。"

"这是小学一年级的'优秀作文'奖,那篇《我的妈妈》老师说写得特别感人。"

"这是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比赛一等奖',在全市比赛中得的!"

"这是初中的'语文竞赛第一名',全年级就他一个满分!"

"这是高中的'演讲比赛冠军',题目是《我的中国梦》,台下掌声雷动!"

她越说越激动:"还有这个,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奖!这可是全国的比赛!志远是我们市唯一获奖的学生!"

志远看着这些证书,心情很复杂。这些荣誉确实是他努力的成果,但现在却成了奶奶执念的证据。

"奶奶,这些都过去了......"

"什么过去了?"李桂芳反驳,"天才就是天才,不会因为时间改变!你从小就有写作天赋,现在怎么可能突然没有了?"

12

随着查卷日期的临近,李桂芳变得更加紧张。

她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甚至列了一个清单,要在查卷时向工作人员展示的所有证据。



"第一,志远从小的获奖证书,证明他的写作天赋;第二,他历年的作文本,证明他的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三,老师的评价,证明他在学校的表现......"

她像准备一场重要的法庭辩论一样,把所有能证明志远优秀的材料都整理好。

"还有,我要告诉他们,我教了40年语文,我最懂什么是好作文!"

晚上,她经常和陈建国讨论策略。

"建国,你觉得我应该怎么跟他们说?"

"妈,您就正常说就行了......"

"不行!"李桂芳摇头,"这关系到志远的一生!我必须准备充分!"

她甚至写了一份发言稿,准备在查卷时宣读。

"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李桂芳,退休语文教师,从教40年......"她对着镜子练习,"我今天来,是为了我的孙子陈志远讨回公道......"

终于,在申请查卷的第十天,教育局来电话了。

"李老师吗?您孙子的成绩查卷结果出来了......"

李桂芳紧紧握着电话,心跳得像要跳出胸膛:"怎么样?是不是有问题?"

"经过仔细核查,各科成绩都没有问题,总分确实是684分。"

电话那头的话如同晴天霹雳,李桂芳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

"不可能!你们一定没有仔细查!"她歇斯底里地喊道,"我的孙子不可能只考684分!"

"李老师,您冷静一下......"

"我不冷静!"李桂芳的声音已经哽咽了,"我花了12000块钱,卖了我所有的首饰,你们就给我这么个结果?"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李老师,按照规定,查卷结果就是这样。不过......考虑到您的特殊情况,如果您坚持,可以申请查看试卷原件......"

李桂芳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真的可以看试卷?"

"可以,但是只能看,不能拍照,也不能带走......"

"我要看!我马上过去!"

两小时后,李桂芳带着陈建国匆匆赶到教育局。

工作人员领着他们进入一间会议室,桌上摆着志远的四科试卷。

"李老师,分数确实没错,您就别折腾了。"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不可能!"李桂芳猛地站起来,拳头重重砸在桌上,"我孙子从小作文就拿奖,怎么可能语文只考这点分!"

"妈,您消停点吧......"陈建国在一旁尴尬地劝道。

"你给我闭嘴!"老太太眼睛通红,指着儿子怒吼,"都是你们不争气!要不是你们没本事,志远用得着这么拼命吗?"

工作人员看不下去了:"李老师,孩子考684分已经很不错了......"

"684分?"李桂芳冷笑,眼中闪着疯狂的光,"我告诉你们,我教了40年语文!我看过的作文有几万篇!我孙子的水平我最清楚!"

她突然冲向试卷,颤抖着手拿起语文试卷:"我要亲眼看看到底哪里扣的分!"

"这违反规定......"工作人员伸手想阻止。

"我不管什么规定!"李桂芳声音尖锐得刺耳,"我就要看!我花了我全部的积蓄!卖了我所有的首饰!我有权利知道真相!"

看着眼前这个为了孙子几近疯狂的老人,工作人员最终妥协了:"那您只能看,不能......"

"我知道!我知道!"李桂芳急忙点头,如获至宝般捧起语文试卷。

她戴上老花镜,一页页仔细翻看。选择题、阅读理解、古诗文......都没什么问题。

当她翻到作文页面时,目光变得更加专注。她逐字逐句地读着,脸上的表情从专注变成了困惑。

"这作文写得挺好啊......"她喃喃自语,"立意明确,结构清晰,语言也很优美......"

陈建国在一旁看着母亲的反应,心里五味杂陈。

李桂芳继续往下看,当她翻到作文的最后一页时,目光突然定格在某一行字上。

她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微张,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一般。

"这...这是什么意思?"她指着试卷,声音开始剧烈颤抖,"志远...他...他写的这是什么?"

陈建国急忙凑过去想看,但李桂芳像是失了魂一样,手中的试卷在颤抖。

工作人员注意到她的异常:"李老师,您怎么了?"

李桂芳没有回答,她的目光死死盯着试卷上的那行字,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妈!您说话啊!"陈建国急得满头大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