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ZIK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关切,特别是在孕妇感染时,可能会导致胎儿出现严重的脑发育缺陷,最终引发婴儿小头症。目前,由于对寨卡病毒发病机制了解有限,尚无针对该病毒的抗病毒疗法或疫苗。
尽管已有大量研究使用现有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和新开发的类器官培养模型来探索ZIKV的神经致病性,但驱动ZIKV神经致病性的病毒和宿主决定因素仍不清楚。
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学院(INRS)研究人员在
PLOS Pathogens杂志发表文章: A zebrafish-based in vivo model of Zika virus infection unveils alterations of the glutamatergic neuronal development and NS4A as a key viral determinant of neuropathogenesis,该研究 基于斑马鱼建立了一种寨卡病毒感染的替代体内模型。利用该系统 的独特优势,研究人员首次在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寨卡病毒感染早期发育阶段的大脑。
![]()
研究人员在斑马鱼受精后2小时将ZIKV注射到卵黄中,ZIKV可在斑马鱼胚胎和幼虫中高效感染和复制。研究表明,ZIKV感染斑马鱼幼虫后,其大脑发育出现缺陷,与哺乳动物类似,包括头部变小、神经祖细胞(NPC)感染和耗竭。
此外,转录组分析显示,感染胚胎中分离出的NPC基因表达失调,涉及生存和神经分化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包括谷氨酸转运蛋白vglut1表达下调,导致大脑中的谷氨酸能神经网络发生改变。这些发现与之前在其他动物模型中的报告一致。
![]()
研究人员发现,ZIKV的NS4A蛋白是神经致病性的关键决定因素,其单独表达即可重现感染动物中观察到的表型。这是首次在脊椎动物模型中证实该病毒蛋白具有这样的作用。此外,ZIKV感染斑马鱼幼虫后,其行为活动出现重大缺陷,这与大脑发育缺陷密切相关。而感染登革热病毒(DENV)的斑马鱼幼虫则未出现明显的发育异常。
该研究还表明,使用NS5聚合酶抑制剂NITD008治疗ZIKV感染的动物,可以逆转ZIKV诱导的形态和行为缺陷,并降低病毒载量。这不仅证明了ZIKV vRNA复制是诱导发育缺陷的必要条件,还为利用斑马鱼进行抗病毒药物体内疗效研究提供了原理验证。
![]()
此外研究还发现,ZIKV感染斑马鱼幼虫后,其大脑中出现了细胞凋亡增加和NPC耗竭,这可能是导致小头症的原因。转录组分析显示,ZIKV感染的NPC中vglut1基因表达下降约130倍。vglut1是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突触的特异性生化标记,其表达下降可能与神经发育障碍有关。这为开发针对ZIKV感染的新疗法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总之,该研究揭示了斑马鱼幼虫作为ZIKV致病性模型的价值,为理解ZIKV的神经致病性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抗病毒药物的体内筛选和测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来源 生命科学前沿
编辑 老Q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