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这片岭南文化沃土上,中山市鸿庭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简称“鸿庭轩”)深耕传统木雕工艺与明清家具艺术。鸿庭轩不仅承载着中山非遗木雕的厚重传承,更在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陈戴青的引领下,将这一古老技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标杆品牌。
![]()
大师坐镇,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
鸿庭轩的灵魂人物,正是其创始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戴青先生。五十三载刀木春秋的淬炼,让陈大师深得东阳木雕精髓,对浅浮雕、深浮雕、立体雕、圆雕、镂空雕等诸般技法早已炉火纯青。他的作品刀工严谨而浑厚沉稳,布局大气紧凑、张弛有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细节精妙,整体气韵宏伟壮观,每一刀都凝聚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
经典再造,木雕上的“清明上河”奇观
鸿庭轩的木雕代表作之一,是陈戴青大师倾注心血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系列落地屏风。这不仅是精湛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是对中华千年文明的崇高致敬。
![]()
《清明上河图之汴河》:精选缅甸花梨木,以深浅浮雕的精妙融合,重现北宋汴河漕运枢纽的繁华盛景。画面中粮船云集、虹桥飞跨、码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间,木雕独有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将张择端笔下的烟火气与磅礴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
![]()
《清明上河图之城关》:同样以缅甸花梨为材,运用精湛的透视处理,刻画出汴京巍峨城楼与喧嚣市井。茶坊酒肆林立,行人摩肩接踵,木雕艺术特有的“透视之美”,让繁华街巷在方寸之间无限延伸,观者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汴京街头。
![]()
《清明上河图之郊野》:此作则捕捉了汴京郊外清明时节的宁静春光。茅舍、草桥、流水、扁舟、老树与新绿,在深浅浮雕的交织下,充满了诗意与闲适。大师以刀代笔,将特定时节的风物人情凝固在温润的木纹之中,意境悠远。
这三件鸿篇巨制,不仅是鸿庭轩技艺的巅峰体现,更是东阳木雕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焕发的夺目光彩,为传统经典赋予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匠心永续,红木界的“黄埔军校”
深知技艺传承是根本,陈戴青大师于2016年创立“中山市陈戴青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他秉持“传帮带”的育人理念,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红木行业培养了大批技艺精湛的青年雕刻中坚力量。
![]()
迄今为止,工作室已培育雕刻人才超百人,他们如星火般遍布全国,延续着传统雕刻的血脉。鸿庭轩因此被业界誉为红木雕刻人才的“黄埔军校”,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人机协奏,非遗技艺的时代新章
面对工业化浪潮的冲击,陈戴青大师展现出前瞻性的智慧。他创造性地提出“人机协同”理念:“机器雕刻是效率之骨,手工修光是灵魂之血。” 鸿庭轩在实践中,让机器高效完成基础造型与重复部分,再由匠人进行至关重要的“修光”工序——以纯熟的手工技艺精修细节,注入独一无二的温度、情感与艺术灵魂。这种创新融合,既保证了鸿庭轩作品的高效与精度,更坚守了传统木雕最核心的手工价值与艺术灵性,赋予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
鸿庭轩的《深中通道》主题高浮雕作品,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印证。1.29米的长卷以宏大气魄刻画粤港澳大湾区世纪工程的地标,传统高浮雕技艺与现代壮阔图景激情碰撞,成为非遗跨界创新的典范之作。
![]()
而《全家福》、《八十七神仙卷》等屡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百鹤金鼎奖”等国家级至高荣誉的作品,则是鸿庭轩卓越艺术水准的最佳背书。
鸿庭轩非遗木雕,典藏传世匠心
在鸿庭轩的每一道木纹、每一处雕花里,都凝固着中山木雕的百年传承、大师的毕生修为与对未来的创新探索。
走进鸿庭轩,即是走进一座流动的明清家具艺术馆,触摸一段依然鲜活的非遗木雕传奇。让大师之作,装点您的生活空间,传承中华文明的千年智慧与不朽之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