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家梁建章曾根据中国人口的发展情况做出过这样的预测,不进行人口干预的话,到本世纪中叶,印度的人口将会是中国的3倍。
要知道,中国的人口数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居高不下,直到2022年出现了首次负增长的情况,而印度在这时却“弯道超车”,在2023年成为了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虽然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但人口的负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人口数量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梁建章对此产生了一些见解。
一、中国人口负增长
中国这么多年以来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飞速发展都是有目共睹的,这背后是无数中国人团结努力的结果。而中国之所以能被称为大国,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更直观的就反映在庞大的人口数量上。
所以说在人口数量这一方面中国一直都很权威,但在2022年,中国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要知道在此前长达61年的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可从没下降到这种程度,这俨然成为了一个警告。
根据202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至-0.99%。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无非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生。
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不高,所反映的结果就是人口的负增长。从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到世界上生育意愿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生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虽然韩国处处都要跟中国争一争,但在这方面却达成了莫名的一致,与中国“携手相伴”成为了最不愿意生孩子的国家之一。在韩国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情况,推车里坐着的不是婴儿,而是宠物。
别说生孩子了,不婚都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一种趋势,很多年轻人宁愿养只小猫小狗陪伴自己,也不愿意成家生孩子。那么他们到底为啥不愿意生孩子呢?
想生孩子自然得先成家立业,但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光是顾着养活自己都可以说是用尽了“洪荒之力”,结婚要负担的彩礼、房子车子更是许多人不敢想象的,更别说生养一个孩子了。
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生育成本太高了,孩子出生才是漫漫花钱路的第一步,要是养活一个孩子花的钱能量化成奶粉罐的话,恐怕一整个房间也放不下。
再者,孩子生出来谁来带呢?父母带孩子天经地义,但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是在父母双方都要上班的情况下,未到学龄的儿童该由谁来看管?即便有全天专职照顾孩子的保姆市场,但价格也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
另外,特别是很多女性的生育意愿不高,对于在职场中的女性来说生孩子的成本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甚至要赌上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但在与中国比邻而居的印度,人口发展趋势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
二、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023年,印度的人口数超过了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总体来看,两国的人口数量相差并不大,印度当时也是刚刚超过中国的人口。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印度的新生儿数量仍然比较高,加上死亡率较低,他们的人口总数还在持续增长。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后,2024年又再次延续了之前出现的负增长趋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印度在人口上超越了中国,不过中国的人均GDP仍然是印度的数倍。印度是想靠增长的人口来反哺国家的发展,能将新生儿的数量转化为劳动力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即便如此,印度的人口红利也不是能吃一辈子的。虽然印度的人口众多,但他们仍无法解决贫困的问题,就业机会和教育始终跟不上,脱贫都困难就更别提致富了,这么拖下去,人口红利也迟早会变成人口灾难。
而中国的人口数量比起之前虽然有所减少,但中国发展一直都走在正轨上。
三、梁建章的建议
有人会认为,人口数量下降一定是坏事吗?从另一面看,难道不会缓解社会的压力,腾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吗?
但真实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人口也是一种优势。生育率低所反映的不仅是新生儿数量的减少,还隐藏着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科技无疑是国家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人口反而能成为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人口的数量多,培养出研发人员的可能性就越大,从事科技创新领域的人也就越多。
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繁华就离不开年轻化的人口,那时日本的科技发展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顶尖水平的行列,但进入老龄化阶段以后明显劲头不足,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力日本的科技发展自然比不上八十年代。
在生育率降低的情况下,延迟退休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生育成本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还得从根上治。
梁建章团队曾在2024年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家庭要养育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所需要的花费大概平均将近54万元,单从省份来看,像上海、北京这些地方要养育一个所需要的成本更高。除此之外,一个家庭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跟精力。
针对于这种情况,梁建章团队也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说在购房补贴上,高房价地区可以实行多孩多补贴,按照孩次来进行打折。在房贷上,也对购房的父母们进行减压,让他们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能减轻偿还房贷的压力。
而对于孩子的看管问题,梁建章团队提出可以雇佣东南亚地区的保姆,在同等经验的条件下,东南亚保姆的薪资要比上海的保姆薪资低得多。
养活一个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养好一个孩子更需要父母投入大把的时间精力,所以为人父母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考虑也是能够理解的。生育率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此还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信息:
经济观察报:梁建章团队:给三孩家庭购房打五折 每年能多生200万
凤凰网财经:对话梁建章:低生育率会导致创新力不足,进而影响综合国力
环球时报:【环时深度】印度能否在“老龄化”前靠人口红利“脱贫致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