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员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其中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政策备受关注。合理运用该政策,既能助力企业降低税负,又能为残疾人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但在享受优惠的过程中,企业需准确把握政策细节,确保合规操作。小编将详细解读企业录用残疾职工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并重点阐述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的注意要点。
![]()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明珠讲财税】
01企业录用残疾职工优惠政策全景
(一)增值税即征即退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52 号),安置残疾人员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具体退还金额按每位残疾人员每月所在区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 4 倍确定。例如,某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2000 元,那么每位残疾员工每月可退还增值税 8000 元,一年下来可达 96000 元。
(二)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在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还能按照支付工资的100% 加计扣除。假设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为 10 万元,那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扣除 20 万元。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相当于每支付 10 万元工资,企业可节省税款 2.5 万元。
![]()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明珠讲财税】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月平均实际安置残疾员工人数占单位在职员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 25%),且实际安置残疾员工人数超过 10 人(含 10 人)的单位,可免缴该年度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地方补贴政策
各地政府为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员就业,纷纷出台了各类补贴政策。以北京市为例,用人单位招聘残疾劳动力并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将残疾人录用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可申请享受岗位补贴及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根据用人单位连续招用残疾人就业的时间分档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则针对特定残疾人群体及残疾人毕业生。
温馨提示:更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负重的问题,欢迎搜索【明珠讲财税】联系小编。
02加计扣除深度解析
(一)加计扣除范围精准界定
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等,属于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均可进行加计扣除。但需注意,职工福利费(如生活困难补助)、职工教育经费(如培训费)等,虽可在规定范围内据实扣除,却不能加计扣除。例如,企业给残疾职工发放的月度奖金5000 元可加计扣除,而一次性发放的生活困难补助 2000 元则只能据实扣除。
(二)享受加计扣除必备条件
1.劳动合同规范签订:企业需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1 年以上(含 1 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并且确保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在企业实际上岗工作。这是保障残疾职工权益、确定雇佣关系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2.社保费用足额缴纳:按月足额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缴纳企业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只有确保残疾职工享有完整的社保权益,企业才能符合加计扣除条件。
3.工资支付合规达标:定期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实际支付不低于企业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采用银行转账等规范支付方式,既能保证工资发放的可追溯性,又能切实保障残疾职工的经济收入。
4.工作设施配备到位:具备安置残疾人上岗工作的基本设施,如无障碍通道、特殊办公设备等,为残疾职工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使其能够顺利开展工作。
(三)申报流程与资料准备
1.预缴申报: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时,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允许据实计算扣除。企业需准确填写相关工资支出数据,确保预缴申报的准确性。
2.年度申报与汇算清缴:年度终了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企业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已安置残疾职工名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 至 8 级)》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办理享受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的备案手续。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企业能否顺利享受优惠政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