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十五五”规划工作,这已成为地方政府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在"十五五"规划过程中,其实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社会发展。其中,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相对比较成型,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现在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增长,这已成为各地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整个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规划是所有规划工作的重点。因为只有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才能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才能确保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正是产业规划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原因。那么,如何做好产业规划呢?基于我们协助地方政府开展产业规划的实际经验,接下来将重点探讨地方产业规划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
为此,我们确定了以下几个研究重点:首先,需要明确产业规划在地方”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性。其次,要深入分析产业规划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点。第三,要研究典型城市产业规划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第四,需要探讨”十五五”规划质量与产业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将提出若干结论和建议。
一、产业规划在地方"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性
前面我们已经简要提到,地方经济的核心在于经济发展,然后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这本质上是一个"挣钱"和"花钱"的关系问题。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规划的核心任务是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地方经济的产业布局,二是重点产业的选择。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投入,避免因产业规划失误而影响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
从国内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凡是发展较好的城市,都是产业规划做得早、做得好的。比如深圳,为什么近年来发展速度这么快?就是因为它的高科技产业规划合理,前期投资布局科学,政策支持到位,使得深圳能够在科技创新赛道上不断前进。
再比如上海,它在芯片、生物技术、半导体等领域进行了长期布局,因此上海在这些产业上逐步占据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早期布局的汽车产业也曾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尽管近年来该行业面临调整。北京同样如此,近年来大力布局算力经济、科技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二大经济体,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
总的来说,一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具有前瞻性、体系完善,就能为城市发展提供长期动力,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这是我们从北京等城市的发展中观察到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产业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第一个问题的核心观点。
二、产业规划的重点是什么
根据我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产业规划的经验,我认为地方产业规划首先要注重长期性,因为产业发展需要积累,必须要有长远规划。无论是上海的芯片产业、深圳的高科技产业,还是北京的数字经济,都经过了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这才使得这些城市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产业规划必须立足于发掘城市优势,培育城市的长期竞争力。近年来合肥经济发展较快,正是得益于中国科技大学的科技赋能,以及在科技规划方面的资本投入、人才引进和组织创新。同时我们也看到,城市发展必须解决好资源禀赋问题。有些城市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比如内蒙古的煤炭城市,陕西榆林、延安等依靠煤炭和石油资源形成了特色产业。但资源型发展存在天然局限,一旦资源枯竭就会面临转型困境。相比之下,美国硅谷通过斯坦福大学的人才支撑、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构建了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的资源禀赋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后天培育的创新资源,两者要有机结合。
第三,在产业规划中要有平衡发展的理念。既要重视先进产业、前瞻性产业的引领作用,也要认识到传统产业对就业和规模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能只发展高科技而忽视传统产业,也不能固守传统产业而忽视创新,否则都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后劲。这个问题需要统筹解决,才能使城市规划既突出重点,又具有长效机制和稳固基础。
近年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领先城市纷纷将发展重点转向科技创新,把科技赛道作为城市创新的主战场。以前我们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更提出"科技是最大规模的生产力",这个理念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这是产业规划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三、典型城市产业规划的基本经验
在我帮助一些城市做规划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传统城市的规划特点。比如我曾经为北方一个煤炭城市做过产业规划,这个城市以煤炭产业为根基,但随着煤炭资源逐渐减少,面临着产业转型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该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以煤炭为基础,保持煤炭产业比重,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规划思路,形成了从煤炭到煤化工的产业链延伸。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制造业属性的产业,比如碳纤维、燃料中间体、光伏等产业集群。
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两个关键点:一是煤化工领域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的突破,;二是要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布局,以应对未来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针对煤炭资源逐步减少的情况,可以通过远距离煤炭贸易来保障煤化工产业的原料供应,实现本地资源禀赋与外部资源引进的有机结合,形成产业合理的布局。
这里需要注意的要点是:城市的产业布局既要夯实基础产业,又要谋划未来发展方向。以煤炭产业为例,虽然坑口煤矿面临枯竭,但可以通过开发露天煤矿来补充,形成资源开发的平衡。类似地,在另一个石油城市做规划时,虽然现有油田只能开采二三十年,但通过勘探发现了可供开采两三百年的页岩油资源。这说明资源型城市要注重资源的梯次开发和有序衔接,一方面加强资源勘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贸易来保障产业资源供给,这是城市产业布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城市产业布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成功的产业布局往往来自多方面因素的有机结合:有的依托资源禀赋,有的依靠科技赋能,还有的得益于对科技赛道的长期培育。比如需要配套建设大学、各类合作机构和研究院所,形成系统化的发展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全面的规划,不能简单地就资源论资源、就产业论产业,而应该进行综合布局。特别要注重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体化协作,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布局对城市发展非常有利。在科研布局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以色列,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以色列虽然自然资源贫乏,但通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最终形成了科技企业众多、科技成果丰硕、诺贝尔奖得主众多的独特发展模式。
总之,产业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产业规划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时,就能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城市发展规划研究和咨询实践,我得出两个基本结论:
第一,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在"十五五"规划中,必须将产业规划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第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和发扬传统资源禀赋的优势,更要注重培育新的资源禀赋。要着力发展科技人力资源,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开拓新的发展渠道,推动产业和企业实现第二曲线增长,这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基于此,我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城市规划要通盘考虑。城市决策者要拓宽思路,既要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又要把握外部发展机遇,形成长期、全面、平衡的发展布局。
第二,城市发展要有阶段性重点。在产业规划过程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重点产业,确保城市在每个发展阶段都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十年规划、五年见效"的目标,让城市发展既有长远蓝图,又能看到阶段性成果。这是规划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