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老公的女儿一家来过五一,我去儿子家躲着,4天后我的家散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美娟,你真的要走吗?五一假期一家人团聚不好吗?"赵志强站在门口,眉头紧锁。

"志强,孩子身体不舒服,我必须去看看。"我低头收拾行李,不敢直视他的眼睛。

"可是静静特意带孩子们回来…"

我合上行李箱,抬起头微笑道:"我尽量早点回来。"

离开家门的瞬间,我心里莫名涌起一阵不安。

四天后,我的家却要散了。

01

我叫陈美娟,今年六十六岁,是一名退休教师。

三年前,我的丈夫因病去世,让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

退休后的生活本该平静安逸,可孤独就像影子一样一直跟着我。



每天早上醒来,看着空荡荡的房子,我很难过。

儿子林伟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家庭,不可能一直陪着我。

"陈老师,来参加我们退休教师协会的春游吧!"同事李阿姨打来电话邀请我。

我开始不想去,但李阿姨一直鼓励我:

"你整天闷在家里做什么?出来透透气,说不定还能交到新朋友呢!"

就这样,我半推半就地参加了那次改变我命运的春游。

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微风吹拂,大家都很开心。

我和几位老同事沿着山间小道散步,欣赏着春天的美景。

"陈老师,你看那边的杜鹃花开得多漂亮啊!"李阿姨指着路边的花丛说。

我正要过去看,不小心踩到一块松动的石头,扭伤了脚踝。

疼得我直冒冷汗,只能坐在路边石头上休息。

"需要帮忙吗?"一个温和的男声从我身后传来。

我抬头一看,是一位身材高大、头发花白的男士。

他蹲下来,认真地检查我的脚踝。

"应该只是轻微扭伤,不要紧。"他从背包里拿出一卷绷带,"我帮你简单包扎一下吧。"

"谢谢您。"我有些不好意思。

他手法很熟练,一边包扎一边和我聊天:"我叫赵志强,退休中学校长,您是?"

"陈美娟,退休语文教师。"

"陈老师啊,久仰久仰。"他笑着说,"我在教育局开会时,听说过您的大名,说您教学成绩很突出。"

我们聊得很愉快。

赵志强说话风趣幽默,思想开阔,让我感到很放松。

他告诉我,他也是丧偶三年了,平时就是看看书,下下棋,生活很单调。

"其实啊,"他叹了口气,"有时候一个人吃饭,总觉得缺点什么,连饭菜都不香了。"

"我也是这样。"我点点头,"儿子虽然常来看我,但他有自己的家庭,我不想打扰他们。"

"陈老师,我们交换一下联系方式吧,以后有时间可以一起参加活动。"

就这样,我和赵志强开始了联系。

他经常邀我去公园散步,或者参加老年大学的课程。

有时候下雨,他会主动打伞;我拿东西多了,他会帮我拿包;看到路不平,他会提醒我小心。这些小细节,都让我很感动。

一个月后,赵志强带我去看了一场话剧。

散场后,我们在剧院门口等出租车。

"美娟,"他突然直呼我的名字,"你觉得我们这个年纪,还可以再找一个伴侣吗?"

我愣了一下,心跳突然加快:"只要是对的人,年龄不是问题。"

"那你觉得,我是那个对的人吗?"他认真地看着我。

我低头笑了:"赵校长,你这是在向我求婚吗?"

"如果是呢?"他握住我的手。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正式的交往。

一年后,在双方子女的见证下,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礼那天,赵志强的女儿赵静带着丈夫和两个孩子来了。

她穿着漂亮的连衣裙,化了精致的妆容,看起来很高贵。

"恭喜爸爸,祝你幸福。"

赵静拥抱了赵志强,然后转向我,伸出手,"陈阿姨,以后请多关照我爸爸。"

她的话听起来很客气,但我总觉得她的眼神有些冷淡。

不过我没多想,毕竟子女看到父母再婚,有些不适应也是正常的。

我儿子林伟也来了,他只是简单地说:"妈,你开心就好,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婚后,我搬进了赵志强位于市中心的三居室公寓。

这是一套很好的房子,采光充足,楼下就是公园,环境很好。

刚开始的生活很美好。

每天早晨,我们一起去公园锻炼;中午回来做饭,一起吃;下午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喜欢插花和养兰花,赵志强喜欢写书法和下象棋。

晚上,我们会一起看电视,或者聊聊各自的经历和见闻。

"美娟,遇见你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赵志强经常这样对我说。

我也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准备丰盛的早餐;他喜欢吃什么,我都记在心里;他的衣服都由我亲手洗熨;家里每个角落都被我打扫得干干净净。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的生活很快就出现了一些变化。

02

赵静是赵志强唯一的女儿,今年三十五岁,在一家知名外企担任高管,事业有成。

她嫁给了同样是企业高管的丈夫,育有一儿一女,生活忙碌而充实。

虽然工作繁忙,但赵静每个月都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全家来我们家"探望",这个习惯从赵志强和我结婚后就开始了。

我还记得她第一次来的情景。

那天,赵静穿着一身名牌套装,妆容精致,举止优雅,看起来气质非凡。

她带了一大堆礼物:进口水果、高档保健品、名牌衣服,看起来很大方,让人挑不出毛病。

"爸,这是我给你买的新外套,意大利进口的,你试试合不合身。"

赵静从精美的包装盒中拿出一件深灰色的名牌外套,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赵志强接过外套,爱不释手地试了试:"真不错,静静的眼光就是好!"

然后,赵静转向我,微笑着说:

"陈阿姨,这是送您的保健品,我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听说对关节很好,特别适合您这个年龄段的人。"

她用"阿姨"而不是"妈妈"来称呼我,虽然我已经是她父亲的妻子。

我礼貌地接过礼物,笑着道谢:"谢谢,你太有心了。"

心里却不太舒服,她选礼物的方式总让我觉得自己是个需要照顾的老人,而不是一个平等的家人。

表面上看,赵静对我很尊重,礼数周全,但我逐渐发现她那双漂亮的眼睛总是带着审视的目光,扫视家里的每一件东西,特别是那些原本属于她已故母亲的物品——客厅墙上挂着的山水画、餐柜里的青花瓷茶具、书房角落的古老花瓶。

每看一件,她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一种莫名的情绪,像是在说:"这些本该是我的。"

"陈阿姨,这个花瓶放在书房太可惜了,应该放在客厅才对,这样大家都能欣赏到。"

一天,赵静指着我放在书房的一个青花瓷花瓶说,声音温和但语气坚决。

为了不让气氛尴尬,我笑着说:"好的,我待会儿就换个位置。"

虽然我其实很喜欢它在书房的位置,清幽雅致,正适合读书时欣赏。



等赵静一家离开后,赵志强就会悄悄把那些东西放回原位:

"别理她,她从小就很固执,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她妈妈去世得早,她对这些东西有感情。"

"我能理解,"我轻声说,"只是有时候觉得她把我当外人。"

"不会的,她只是需要时间适应。"赵志强总是这样安慰我,却从不正面解决问题。

这样的小摩擦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我开始暗暗不喜欢赵静的拜访,每次她要来,我都会提前紧张好几天,思考如何避免冲突。

更让我不舒服的是,每当我和赵志强有不同意见时,他总是不假思索地站在女儿那边,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

有一次,我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套新的沙发套,淡雅的米色,配上蓝色条纹,我很喜欢。

但赵静一来,就皱了皱那精致的眉毛:"爸,这个沙发套太老气了,不适合你们家的装修风格。我下次带新的来,我认识一个设计师朋友,她的眼光特别好。"

"好啊,你有眼光,我们就听你的。"赵志强马上答应,根本没看我一眼。

"可是我刚买的,才用了不到一周……"我小声说,心里有些难过。

"美娟,年轻人的品味不一样,你就顺着她吧。再说了,静静是为我们好。"赵志强总是这样劝我,好像我才是那个不讲理的人。

时间长了,我在自己家里越来越不自在,总感觉自己是个外来者,一个不请自来的闯入者。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怀疑这段婚姻是否值得。

我感觉赵静从来不把我当一家人,而是把我看成一个外人,一个占用她父亲时间和家产的外人,一个迟早要被清除的障碍。

每次她带着那看似亲切的微笑来访,我都能感受到背后的冷漠和算计。

四月底的一天晚上,我们正准备休息,赵志强的手机响了,是赵静打来的。

"爸,公司最近项目结束了,给了我们一周假期,我想带着孩子们去你家住几天,正好是五一假期,可以好好陪陪你。"电话那头,赵静的声音甜美动听。

"太好了!我们家有的是房间,你们尽管来!我和美娟早就盼着你们多住几天了!"赵志强兴奋地回答,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像个迫不及待的孩子。

挂了电话,他转向我,眼睛发亮:

"静静一家要来住一整周,我们得好好准备一下。把客房收拾出来,准备些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

"一整周?"我有些吃惊,心里顿时忐忑不安,"他们不用工作吗?孩子们不用上学?"

赵志强的脸色立刻变了,眉头紧锁: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女儿难得有假期,想多陪陪我,有什么问题吗?你是不是不欢迎她们来?"

"没问题,我只是问问。"



面对他突然的情绪变化,我不想吵架,只好退让,把自己的不安埋在心里。

可是,想到要和赵静一家相处一整周,我的心像被大石头压着一样喘不过气。

过去他们来,最多住一两天就走了,我可以强颜欢笑地应付过去。

现在要住七天,七个日日夜夜,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在自己的家中保持尊严,同时又不惹赵志强生气?

这个问题像一团乱麻,让我彻夜难眠。

03

五一假期前一星期,我在厨房准备晚餐,无意中听到了赵志强和赵静的电话。

"爸,房产证的事情不能再拖了,趁着这次假期,我们把手续办了吧。"赵静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这事不急,我会处理的。"赵志强压低了声音。

"万一她知道了会怎么想?我们得小心点。"

"行了,你别担心,我有分寸。"

我手一抖,差点把菜刀掉到地上。

他们在谈什么房产证的事?为什么要瞒着我?

晚饭时,我试探着问赵志强:"老赵,你和赵静在谈什么房产证的事?"

他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哦,没什么,就是她想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她朋友最近买房遇到些问题。"

我点点头,没再追问,但心里很不安。

赵志强以前从不对我撒谎,为什么现在要骗我?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我越来越紧张。

想到要面对赵静一家七天,我几乎睡不着觉。

一天晚上,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暂时逃离这个局面。

"老赵,"我装作接了个电话的样子,脸色很急,"林伟刚刚打电话说小孙子发烧了,我得去看看。"

赵志强有些意外:"现在?医院不是有医生吗?"

"孩子发烧两天了,林伟说他和小华都要上班,没人照顾孩子。"

我赶紧编了个理由,"我明天一早就去,可能要住几天。"

赵志强没有怀疑,只是说:"那你多带点衣服,注意安全。"

第二天一早,在赵静一家到来前,我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留下一张纸条,坐上了去儿子家的出租车。

"师傅,麻烦开快点。"我告诉司机。

一路上,我忐忑不安。

我第一次对赵志强撒谎,心里很愧疚,但又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如果留在家里,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赵静一家人七天的审视和干涉。

儿子家在郊区,是个普通的小区。

车子一停,林伟就从楼上跑下来帮我拿行李。



"妈,到底怎么了?你脸色不太好。"林伟关切地问。

"没事,就是想你们了,来住几天。"我勉强笑了笑。

儿媳周小华已经准备好了早餐:"妈,您快进来吃点东西吧,我做了您爱吃的小米粥和馄饨。"

看着热气腾腾的早餐,我突然觉得很温暖。

这是我的家人,他们真心关心我,不像赵静,总是用那种怀疑的眼光看我。

吃过早饭,我终于忍不住,把最近的烦恼告诉了林伟和周小华。

"妈,你不该受这种委屈。"林伟很生气,"当初我就不同意你再婚,现在果然出问题了。"

"林伟,别这么说。"

周小华拉了拉他的衣袖,然后对我说,"妈,你就在我们家住着吧,不用急着回去。"

我在儿子家度过了平静的几天。

周小华很贴心,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可口的饭菜;孙子天真无邪的笑脸也让我心情好多了。

这几天,赵志强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我,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语气越来越冷淡。

我叹了口气,知道自己不能一直躲在儿子家。

林伟看出了我的心事。

"妈,有什么打算?"

"我不知道。"我摇摇头,"我不想回去面对那一家人,但我也不能一直住在你这里。"

"妈,你应该回去把话说清楚。那是你的家,你有权利住在那里,不用怕他们。"林伟的话很坚定。

周小华也点头:"是啊,妈,如果你不回去,他们会以为你理亏,会更加得寸进尺。"

他们说得对。

我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情况更糟。

"明天我就回去。"我下定决心。

04

第二天上午,我回到了家。

走到门口时,我深吸一口气,做好了面对赵静一家的准备,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赵志强,他看起来很惊讶:"你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我家还需要提前打招呼吗?"我一边说一边走进屋。

刚进门,我就愣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