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开幕演讲(EN)
▲视频 |开幕演讲(中文)
2025年5月2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欧盟欧洲政策中心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原驻华大使戴克澜(Amb. Declan Kelleher)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上发表以下观点:
首先我代表EPC祝贺会议的举办单位,这个论坛设计非常好,而且议程也很好地捕捉到了今天所面临的挑战。
从欧洲的角度来讲,中国和欧盟有非常深厚的关系,今年是中欧建立外交关系的5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欧洲现在正在进行庆祝。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积极力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欧之间的关系是扎实的和多面的,在融合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之间能够解决分歧。
7月份的欧中峰会将是一个重要的庆祝机会,同时也将重新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在全球建立一个互利合作关系的典范。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经说过,在当前关税战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下,欧洲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市场,中欧有责任来支持贸易体系的改革,改革应以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多边主义为基础。
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欧盟近期的几个发展重点。
第一,欧盟正在形成更加清晰的地缘政治战略思维。欧盟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在改变欧盟。当前的外部挑战正深刻重塑欧盟内部议程,推动改革的步伐加快,涵盖包括经济在内的多个领域。意大利前总理在欧盟改革方案中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已引发广泛关注。
第二,战争仍是欧盟最严峻的关切。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几乎在每一轮会议中都是首要议题,对乌克兰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欧盟在国防领域的自主性不断增强,有更多的开支用于国防,而且在这方面也更加的自给自足。
第四,面对贸易摩擦和关税战等问题,欧盟正采取更加自主、积极和具地缘政治特征的应对策略。
所有这些措施对于欧盟来讲都是基于多边原则来采取的,就像《欧洲联盟条约》所指出的,这是完全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对于欧盟来讲,现在特别重要的就是要维持一个公平和稳定的国际秩序,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包括不允许通过武力谋求领土和尊重国际法,这些都是核心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适用于所有的冲突情况,不论冲突是在欧洲还是在中东。
欧盟现在正在推动和平项目,可以给欧洲带来稳定,也可以让之前有敌对关系的国家形成和平。这对于欧洲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很多国家申请加入欧盟,包括乌克兰,实际上欧盟的扩大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推动欧洲的和平和安全,可以加强欧洲的和平基础,同时也可以加强欧洲的单一市场。这不仅仅是对欧洲,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和平的力量。
欧洲现在正在推动其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方面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也应该努力地推动欧中关系,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国际和平和稳定,这是欧洲和中国都想看到的。中欧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我们希望共同走向新的50年,谢谢大家。
本文依据嘉宾在由由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CPAFFC)联合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与中美交流基金会(CUSEF)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嘉宾观点-
开幕致辞及演讲:
开幕圆桌:
圆桌一:
历届回顾
CCG 图书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苗绿
图书介绍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行走》讲述了苗绿博士作为全球化智库联合创始人,在个人成长、海内外求学、创办智库、国际交流、民间外交、为国家建言献策等过程中的诸多故事与心路历程。作为慕尼黑安全会议青年领袖代表,苗绿博士曾对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开启 2021 慕安会第一问;她是比利时国王会见的七位全球青年领袖之一;她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推动了国际间青年的交流互鉴,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回信;她经常受邀参加国际高端论坛,在巴黎和平论坛、多哈论坛等重要国际场合,参与设置议程,打造国际交流新叙事,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智库人的风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