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我这次肯定能上清华!”李明轩兴奋地挂掉电话。
“爸,北大等着我呢!”张思雨的声音里满是自信。
五个家庭,五个700分的梦想。
谁也没想到,三个月后,这些话会成为他们最痛苦的回忆。
01
2012年春天的北京,柳絮飞舞。
海淀区一栋写字楼里,“精英教育”培训机构正在举办高考冲刺班。
李明轩推开教室门,环顾四周。
他来自人大附中,年级排名前十,这次来是想冲击更高的分数。
“你好,我是张思雨,北京四中的。”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主动打招呼。
“李明轩,人大附中。”
“哇,人大附中的学霸!”
张思雨眼里闪着光芒。
“谁说我是学霸的?”
李明轩有些不好意思。
“年级前十不算学霸?那我这个年级前五岂不是要上天?”
两人相视而笑。
很快,其他三个人也加入了对话。
王浩然,实验中学,理科天才,数学竞赛省一等奖。
陈雅琪,十一学校,文理兼修,作文经常被当范文朗读。
刘子涵,清华附中,物理奇才,已经自学完大学物理。
五个人年龄相仿,成绩相近,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们组个学习小组吧。”
张思雨提议。
“好主意,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李明轩第一个响应。
“那就叫'清北预备队'怎么样?”
王浩然开玩笑说。
“太俗了,就叫'五虎将'吧。”
陈雅琪想了想说。
“五虎将好,够霸气!”
刘子涵拍手叫好。
从那天起,五个人形影不离。
课间一起讨论题目,周末一起自习,连吃饭都要坐在一起。
培训机构的老师赵教练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欣慰。
“你们五个是我见过最有潜力的学生。”
赵教练经常这样夸奖他们。
“赵老师,我们真的能考700分吗?”
张思雨有些忐忑。
“当然能!你们现在的水平,只要正常发挥,700分不是问题。”
赵教练信心满满。
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
五个人的成绩稳步提升。
每次模拟考试,他们的分数都在680分以上。
最高的一次,李明轩考了712分。
“哇,712分!”
张思雨羡慕得不行。
“运气好而已。”
李明轩谦虚地说。
“什么运气,这是实力!”
王浩然不服气,“下次我一定超过你。”
“你们都别争了,高考的时候一起上700分。”
陈雅琪笑着劝架。
“对,一起上清华北大!”
刘子涵兴奋地说。
时间一天天过去,高考越来越近。
五个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他们一起熬夜刷题,一起讨论未来的专业,一起憧憬大学生活。
“我要学金融,以后当投资银行家。”
李明轩说出自己的梦想。
“我想学新闻,当记者,走遍世界。”
张思雨眼里满是向往。
“我要学计算机,做中国的比尔·盖茨。”
王浩然握紧了拳头。
“我想学中文,当作家,写出传世名作。”
陈雅琪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我要学物理,将来得诺贝尔奖。”
刘子涵的目标最远大。
五个人的梦想就像五颗星星,照亮了彼此的青春。
02
6月7日,高考第一天。
考场外,五个人紧紧拥抱。
“加油!”
“一定要正常发挥!”
“清北见!”
语文考试结束,五个人聚在一起对答案。
“第一道选择题选什么?”
张思雨迫不及待地问。
“B!”
四个声音异口同声。
“太好了,我也选B!”
张思雨兴奋得跳了起来。
“作文写得怎么样?”
李明轩问大家。
“我写的是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思辨。”
陈雅琪说。
“我写的是科技改变生活。”
王浩然补充。
“我写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刘子涵分享自己的思路。
“看来大家发挥都不错。”
李明轩松了一口气。
数学考试更加顺利。
五个人出考场时都是满面笑容。
“这次数学题简单!”
王浩然第一个开口。
“是啊,最后一道大题我都做出来了。”
张思雨兴奋地说。
“我感觉能考145分以上。”
刘子涵信心十足。
理综和英语考试也很顺利。
每科考完,五个人都会聚在一起对答案。
正确率出奇地高。
“我感觉这次至少能考710分。”
李明轩掩饰不住兴奋。
“我也觉得能上700分。”
张思雨点头附和。
“哈哈,我们五虎将要一起杀进清华北大了!”
王浩然大笑。
高考结束的那天晚上,五个人和家长们一起聚餐庆祝。
赵教练也来了。
“我教书这么多年,还没见过你们这么优秀的学生。”
赵教练举起酒杯。
“这次高考题目不算太难,以你们的水平,700分绝对没问题。”
“真的吗?”
李明轩的妈妈激动地问。
“当然真的!我已经联系好几家媒体了,等成绩出来就报道你们。”
赵教练信心满满。
“五个学生同时考700分,这在北京也是少见的。”
家长们听了都很兴奋。
开始讨论起孩子们的专业选择。
“明轩想学金融,清华的经管学院不错。”
李明轩的爸爸说。
“思雨想学新闻,北大的新闻传播学院很有名。”
张思雨的妈妈接话。
“浩然对计算机感兴趣,清华的计算机系是第一。”
王浩然的爸爸也参与讨论。
“雅琪想学中文,北大中文系底蕴深厚。”
陈雅琪的妈妈很支持女儿的选择。
“子涵要学物理,清华的物理系师资力量强。”
刘子涵的爸爸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期待。
那天晚上,每个人都喝得有些多。
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喜悦。
五个家庭都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荣耀中。
清华北大,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名字,现在仿佛触手可及。
“等你们上了大学,可不能忘了老朋友。”
赵教练拍着五个人的肩膀。
“当然不会忘!”
五个人异口同声。
那一刻,没有人会想到,命运正在暗中布下天罗地网。
一切看似美好的表象,其实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03
6月23日,北京高考成绩公布。
李明轩早早起床,坐在电脑前等待查分系统开放。
手心里全是汗。
虽然预估700分,但真正查分的时候还是会紧张。
“儿子,怎么样了?”
妈妈端着早餐走过来。
“还没开始,要等到上午十点。”
李明轩看了看表。
“你们几个约好一起查吗?”
“嗯,十点钟一起查,然后在QQ群里报分数。”
九点五十九分。
李明轩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
QQ群里其他四个人也都在线等待。
十点整。
李明轩输入准考证号,点击查询。
页面跳转。
成绩出现在屏幕上。
350分。
李明轩以为自己看错了。
揉了揉眼睛,再看一遍。
还是350分。
语文102分,数学58分,英语89分,理综101分。
总分350分。
“怎么可能?”
李明轩的声音颤抖了。
“儿子,考得怎么样?”
妈妈走过来。
看到屏幕上的数字,瞬间僵住了。
“这...这是什么意思?”
妈妈的声音也开始颤抖。
“我不知道...肯定是系统出错了。”
李明轩的手在发抖。
QQ群里突然安静下来。
过了好久,张思雨发了一条消息。
“我...我考了347分。”
接着是王浩然:“352分。”
陈雅琪:“341分。”
刘子涵:“356分。”
五个人,五个350分左右的成绩。
群里一片死寂。
“这不可能!”
李明轩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肯定是阅卷出问题了!”
张思雨也不敢相信。
“我们要申请复查!”
王浩然愤怒地说。
手机铃声响起。
是赵教练打来的。
“明轩,成绩怎么样?”
赵教练的声音很兴奋。
“赵老师...我考了350分。”
李明轩的声音很小。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
“你说什么?”
“350分。”
“这不可能!你们五个人成绩都那么好,怎么可能只考350分?”
赵教练的声音变得急躁。
“我们也不知道...其他人也都是350分左右。”
“一定是阅卷出了问题,我马上联系相关部门。”
赵教练说完就挂了电话。
李明轩的妈妈已经哭了。
“这怎么办啊...我们还给亲戚朋友说孩子能上清华呢。”
李明轩的爸爸也从单位赶回来了。
“怎么回事?成绩不是应该很好吗?”
看到妻子在哭,再看看电脑屏幕上的分数。
李明轩的爸爸也傻了。
“一定是搞错了,我们去找学校。”
全家人匆忙赶到人大附中。
校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学生和家长。
有人在哭,有人在骂,有人在打电话。
李明轩看到了其他四个人。
五个人见面,都没说话。
只是紧紧抱在一起。
那一刻,所有的梦想都碎了。
清华北大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幻影。
700分的预估分变成了350分的现实。
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落差。
更没有人知道,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04
人大附中教务处里挤满了人。
李明轩的父母和其他四个家庭都来了。
“我要求查分!”
李明轩的爸爸拍着桌子。
“我儿子平时考试都是年级前十,怎么可能只考350分?”
“我女儿模拟考试最低都是680分!”
张思雨的妈妈也很激动。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教务主任被围在中间,满头大汗。
“各位家长先冷静,我们已经向区教委申请了复核。”
“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王浩然的爸爸问。
“一般需要一周时间。”
“一周?”
陈雅琪的妈妈不满意。
“我们等不了那么久,现在就要答案!”
五个家庭在教务处待了整整一个下午。
最后得到的答复是:等复核结果。
回到家,五个人在QQ群里商量对策。
“我爸说要找关系。”
李明轩说。
“我妈也是,她认识教育局的人。”
张思雨回复。
“我觉得我们应该统一行动。”
王浩然提出建议。
“对,五个人一起,影响力更大。”
陈雅琪赞同。
“那就让家长们联合起来。”
刘子涵总结。
一周后,复核结果出来了。
维持原分。
350分就是350分,没有任何错误。
五个家庭彻底愤怒了。
“这不可能!”
李明轩的爸爸砸了茶杯。
“一定是有人故意针对我们!”
张思雨的妈妈哭得更厉害了。
五个家庭决定联合起来。
请律师,找媒体,向更高级别的部门举报。
“我们要为孩子讨个公道!”
这是五个家庭共同的心声。
律师姓陈,是专门打教育官司的。
“你们这个案子很有意思。”
陈律师看完材料后说。
“五个学生同时出现如此大的失误,确实不太正常。”
“那我们有胜算吗?”
李明轩的爸爸问。
“说不好,但可以试试。”
陈律师的话让家长们看到了希望。
媒体也对这件事很感兴趣。
《北京晚报》的记者来采访了。
“五名尖子生高考失利,家长质疑阅卷公正性。”
这是第二天报纸的标题。
报道一出,引起了社会关注。
网上开始有人讨论这件事。
有人支持家长,认为确实可疑。
也有人质疑学生,认为可能是作弊。
舆论越来越热烈。
教育局迫于压力,决定成立专门调查组。
“我们会彻底调查这件事。”
教育局的领导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诺。
五个家庭终于看到了希望。
也许,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也许,孩子们的清白很快就能得到证明。
没有人想到,真正的真相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也更加残酷。
05
北京市教育局调查组成立的第二天。
组长刘科长带着三名工作人员来到考试院。
“我们要调取这五名学生的所有考试资料。”
刘科长出示了调查令。
考试院的工作人员很配合。
很快,五份完整的档案摆在了调查组面前。
准考证、答题卡、监控录像,一应俱全。
“先看答题卡。”
刘科长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李明轩的语文答题卡。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一看就是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
“字写得真不错。”
旁边的工作人员赞叹。
“嗯,但是答案...”
刘科长皱了皱眉头。
选择题部分,几乎全错。
阅读理解,答非所问。
作文虽然字迹漂亮,但内容空洞,偏离主题。
“这确实奇怪。”
刘科长拿起其他四人的答题卡。
情况一模一样。
字迹都很工整,但答案都有问题。
“会不会是替考?”
一名工作人员提出疑问。
“我们看看监控录像。”
调查组调取了考场的监控录像。
画面很清晰,能看清每个考生的脸。
五个人确实都是本人参加考试。
没有替考的情况。
“那就奇怪了。”
刘科长重新审视这些答题卡。
“你们看这里。”
一名细心的工作人员指着李明轩的数学答题卡。
“这道题的解题步骤很规范,但最后一步计算错了。”
“而且错得很离谱,明显是故意的。”
刘科长仔细看了看。
确实如此。
前面的步骤都对,最后一步明显是瞎写的。
“其他人的也是这样吗?”
调查组又检查了其他四人的答题卡。
果然,都有类似的情况。
解题思路正确,但答案错误。
而且错得很有规律。
“这不像是正常的考试失误。”
刘科长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更像是故意写错答案。”
“为什么要故意写错答案?”
工作人员们百思不得其解。
“除非...他们以为自己写的是正确答案。”
刘科长突然想到了什么。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抄袭了错误的答案。”
刘科长的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五个学生就是作弊了。
“我们再仔细看看监控录像。”
刘科长重新播放录像。
这次,他们重点观察五个学生的行为。
很快,他们发现了异常。
在考试过程中,五个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动作。
频繁地看向同一个方向。
“他们在看什么?”
刘科长暂停了录像。
顺着五个人的视线方向看去。
那里坐着一个戴眼镜的男生。
“这个人是谁?”
调查组开始调查这个神秘考生的身份。
调取他的报名信息,查看他的成绩。
但是,查到的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个人根本不是本市的考生。
他的身份信息,竟然是伪造的。
06
调查组在深入调查那名神秘考生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这个秘密不仅解释了五名学霸为何考出如此低分,更揭开了一张精心编织的巨大网络。
当调查员拿到那份关键证据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