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某站停车等候3分钟,乘客投诉后,调度员了解真相哽咽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此为创意虚构作品,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分享,仅供叙事需要。愿以此传递美好能量,共建和谐友善社区。

"张调度,你能告诉我,李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市公交公司总经理王总坐在办公桌后,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声音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张调度站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梧桐叶片纷飞的梧桐街,沉默了许久才开口:"王总,说来您可能不信,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八岁的盲女孩。"

"盲女孩?"王总放下报告,眉头紧锁。

"是的。李师傅每天下午5点27分在梧桐街站停车等候三分钟,就是为了等这个孩子和她的父亲。"张调度的声音有些哽咽,"两年多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可是乘客们的投诉..."王总翻看着桌上的投诉记录。

"那些投诉我都看过,23份投诉单,每一份都在抱怨李师傅故意延误时间。"张调度苦笑道,"但他们不知道,小雯是个盲童,她父亲在机械厂工作,每天5点半下班,走到站台需要十分钟。如果没有李师傅的等待,这个孩子就要独自在站台上面对黑暗。"

王总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那后来呢?"

"后来公司下了最后通牒,不允许任何延误。李师傅遵守了规定,不再等他们了。"张调度的眼中闪过痛苦,"就在一周前的那个雨天,小雯的父亲突发心脏病,是李师傅及时送医才救了他一命。"

"然后呢?"王总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昨天下午,一辆失控的轿车冲向站台。小雯因为看不见,不知道往哪里躲。"张调度的声音开始颤抖,"李师傅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救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汽车..."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王总缓缓放下手中的文件,声音低沉:"他...还好吗?"

张调度摇了摇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走了。医生说,如果他当时选择躲避,完全可以避开这场意外。但他选择了救人。"

"那些投诉的乘客现在..."

"都来参加了追悼会。王女士哭得最厉害,她说如果早知道真相,如果没有那么多抱怨..."张调度哽咽道,"王总,我们都有责任。我们为了所谓的效率和规定,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王总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那个叫小雯的孩子现在怎么样?"

"她每天还是会在5点25分到站台等待,问她父亲李爷爷为什么不来了。"张调度擦了擦眼泪,"王总,三分钟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那个孩子来说,那是全世界的安全感。"

王总转过身来,眼中也有了泪光:"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全部经过,从头开始。我想知道,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失去一个好人的。"



市公交公司调度中心的办公室里,日光灯发出微弱的白光,映照着张调度疲惫的脸庞。他正皱着眉头,紧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投诉记录。作为一名有着十五年工作经验的调度员,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棘手的问题。

这个月来,关于18路公交车李师傅"故意延误发车时间"的投诉已经达到了23起,几乎每天都有乘客打电话来抱怨。

有的乘客言辞激烈,有的甚至扬言要向市政府和媒体举报。张调度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投诉单,每一张都清楚地记录着投诉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李师傅这是怎么了?"张调度揉了揉太阳穴,感到头痛不已。李师傅叫李建国,今年五十三岁,开了二十六年公交车,一直是公司的模范司机。他工作认真负责,待人和善,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交通事故,更没有收到过一张投诉单。怎么突然就成了投诉的焦点?

张调度调出了李师傅最近两年的行车记录,GPS定位系统显示,从2021年8月15日开始,每天下午5点27分左右,18路公交车都会在梧桐街站停留3分钟左右,然后准时发车。这个习惯持续了整整854天,从未间断过,即使是春节期间的加班车也不例外。

"奇怪,为什么偏偏是梧桐街站?为什么偏偏是下午5点27分?"张调度越想越觉得蹊跷。梧桐街站是一个很普通的站点,位于老城区边缘,既不是大型商业区,也不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平时乘客并不多。

"难道是车辆故障?"张调度立即调出了18路公交车的维修记录。然而,记录显示车辆状况良好,最近一次大保养是在上个月,所有指标都正常。"还是李师傅身体出了问题?"但人事部门提供的体检报告显示,李师傅身体健康,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张调度接起电话,传来的是一个女人略显急躁的声音。

"喂,是公交公司吗?我要投诉你们18路的司机!"

"您好,我是调度中心的张调度员,请问您遇到了什么问题?"张调度耐心地询问。

"我叫王丽华,是恒大公司的财务经理。我每天都要乘坐18路公交车回家,你们那个司机实在是太过分了!"王女士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明显的怒意,"每天都在梧桐街站磨磨蹭蹭,一停就是好几分钟。

我们这些赶时间的人怎么办?我儿子还在少年宫学钢琴,要我去接呢!每次都因为这个司机的拖拉而迟到!"



"王女士,您别着急,我们一定会认真调查这件事的。"张调度一边安抚着对方的情绪,一边在电脑上记录着投诉内容。

"调查?你们都调查了半个月了!要我说,直接换个司机得了。这个李师傅肯定有问题,不是偷懒就是故意的!"王女士越说越激动,"我告诉你们,如果再不解决,我就要向市长热线投诉了!"

"王女士,请您理解,我们需要时间来..."

"什么理解不理解的!我们花钱坐车,就应该享受准点的服务!"王女士打断了张调度的话,"你们这样做生意,迟早要关门的!"

说完,王女士愤然挂断了电话,留下张调度面对着嘟嘟的忙音发愁。

张调度放下电话,决定亲自去现场看看。作为一名尽职的调度员,他必须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第二天下午5点整,张调度提前来到了梧桐街站。这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区公交站台,水泥浇筑的站台已经有些老旧,地面上有几道细小的裂缝。

站台上竖着一棵巨大的梧桐树,树龄少说也有几十年了,粗壮的树干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茂密的枝叶为等车的人们撑起一片绿荫,即使在深秋,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站台旁边是一排老旧的住宅楼,六七层高,外墙的瓷砖已经斑驳脱落。楼下有几家小商店,卖着日用品和小食品。不远处是一家小型的机械加工厂,偶尔能听到机器运转的声音。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们悠闲地走着,偶尔有几个老人坐在楼下的马扎上聊天。

5点20分,陆续有几个人来到站台等车。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提着菜篮子的大妈,还有下班回家的工人。大家都安静地等待着,偶尔交谈几句。

5点27分,18路公交车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张调度看见那辆熟悉的蓝白色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稳稳地停在黄线处。李师傅打开车门,几名乘客有序地上下车。

然后,张调度亲眼看到了投诉中描述的情景:李师傅停好车后,果然没有立即发车,而是静静地坐在驾驶位上,目光透过侧窗注视着站台的某个角落。

车厢里的乘客开始抱怨:"又来了,天天都这样!""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司机是不是有毛病?"王女士的声音格外刺耳:"真是的,每天都要浪费我们这么多时间!"

张调度仔细观察着站台,想要找出李师傅停车等待的原因。就在这时,他注意到站台一角的长椅上有一个小小的身影。

那是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女孩,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粉色外套,脚上是一双看起来有些旧但很干净的小白鞋。她安静地坐在长椅上,背着一个明显比她的身体大了一号的深蓝色书包。最引人注意的是,她的手中握着一根白色的盲杖,杖头轻轻触碰着地面。

小女孩的眼睛望向远方,虽然看不见这个世界,但她的脸上却带着一种天真的期待表情。她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美好的事情发生。偶尔,她会轻轻摆动盲杖,或者侧耳倾听周围的声音,动作轻柔而小心。

"这孩子在等人吗?"张调度心中疑惑。他看了看手表,5点28分了,李师傅依然没有发车的意思。

5点29分,远处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张调度转头望去,看到一个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人正匆匆跑来。他个子不高,身材敦实,脸上的皱纹显示着长期辛苦工作的痕迹。工作服上还沾着机油的痕迹,散发着工厂特有的机械味道。

男人一看到小女孩,脸上立即露出了慈爱的笑容,眼中的疲惫瞬间被温柔取代。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小女孩面前,轻轻蹲下身子。

"小雯,爸爸来晚了!"男人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内疚和心疼,"工厂里临时加了点活,让你久等了。"

"爸爸!"小女孩听到熟悉的声音,脸上立即绽放出如花般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爸爸会来的。李爷爷的车还在等我们呢!"

小女孩伸出小手,准确地指向公交车的方向。虽然她看不见,但她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却异常敏锐。

这时,张调度才注意到,李师傅正透过后视镜观察着这温馨的一幕,眼中带着慈祥的笑意。当父女俩手牵手慢慢走向公交车时,李师傅这才按下发动机按钮。

"慢点,小心台阶。"李师傅轻声提醒着,同时将车门开得更大一些,方便他们上车。

"上车了吗?小雯。"李师傅温和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种特殊的关怀。

"上车了,李爷爷。谢谢您等我们。"小女孩的声音清脆如银铃,充满了天真的快乐。

"好,那我们走了。大家久等了。"李师傅向车厢里的乘客道歉,然后缓缓启动车辆。

公交车缓缓离开站台,消失在夕阳中。张调度站在站台上,看着车辆远去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复杂情绪。原来如此!李师傅每天停车三分钟,是在等这对父女。

但张调度心中还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李师傅要特意等他们?这对父女有什么特殊情况吗?为什么不能改变时间安排?为什么其他乘客就必须为了这一对父女而耽误时间?

带着这些疑问,第二天,张调度决定再次来到现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次,张调度来得更早一些,5点15分就到了梧桐街站。他看到小女孩已经坐在站台的长椅上,安静地等待着。她的盲杖靠在腿边,小手轻抚着书包的拉链,偶尔转头"看"向公交车到来的方向。

一位穿着朴素的大妈经过站台,看见了小女孩,停下脚步关切地询问:"小雯啊,你一个人又在这里等车?你爸爸什么时候来?"

"张奶奶好!"小女孩甜甜地笑着,"我爸爸5点半下班,从工厂走到这里要十分钟。不过没关系,李爷爷会等我们的。"

"那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害怕吗?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大妈心疼地问道。

"不害怕的。"小女孩摇摇头,"李爷爷说过,只要我在这里好好等着,他就一定会等我们一起回家。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好心的叔叔阿姨呢。"

"唉,这孩子真懂事。"大妈感叹道,"你爸爸也真是不容易,一个人带着你。"

"爸爸很辛苦的,每天都要在工厂里干活到很晚。但是爸爸说,只要我健康快乐,再辛苦也值得。"小女孩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父亲的理解和爱。

张调度听着这段对话,心中更加好奇这个家庭的故事。

5点27分,18路公交车准时到达。张调度再次看到了昨天的情景:李师傅停车,等待,直到小雯的父亲匆匆赶来,父女俩上车后才发车。

当天晚上,张调度找到了李师傅的家。李师傅住在一个建于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里,楼房外墙早已斑驳,楼道里的声控灯时亮时灭。他的家在四楼,是一套不到六十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整齐。

客厅里的家具都很简单,一套八十年代的组合柜,一台老式的电视机,几把木椅子围着一张小圆桌。墙上挂着几张全家福,其中一张是李师傅年轻时和妻子的合影,另外几张则是他和一个小男孩的照片。

"张调度,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因为投诉的事?"李师傅有些紧张地问道。他刚下班回家,还穿着工作制服,额头上有汗珠。

"李师傅,我想了解一下梧桐街站的情况。乘客投诉很多,我需要了解具体原因。"张调度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

李师傅沉默了一会儿,示意张调度坐下,然后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屋里很安静,只有墙上的时钟在嘀嗒作响。

"那个小女孩叫雯雯,今年八岁,是个盲童。"李师傅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心疼,"她爸爸叫老雯,在梧桐街附近的机械厂上班。工厂下班时间是5点半,从厂里走到站台需要十多分钟。"

李师傅停顿了一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两年前的一个下午,8月15号,我永远记得那一天。当时天快黑了,还下着小雨,我看见雯雯一个人坐在站台上,浑身都被雨水淋湿了。"

李师傅的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当时我心想,这么小的孩子,又看不见,要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办?就下车问了问情况。雯雯告诉我,她爸爸还没下班,让她先到站台等着。但是雨越下越大,她又找不到地方避雨。"



"那天我等了十五分钟,直到老雯匆匆赶来。看到女儿被淋成那样,老雯眼泪都出来了。他一个劲地向我道歉,说给乘客添麻烦了。"李师傅的声音有些哽咽,"从那天起,我就想,如果每天能等他们几分钟,雯雯就不用一个人在那里干等了。"

"可是这样会影响其他乘客的时间..."张调度欲言又止。

"我知道,大家都有急事,我也理解。"李师傅点点头,"但是张调度,你想想,如果是你的孩子在那里等,又看不见又害怕,你希望我等吗?"

这句话让张调度无言以对。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今年也是八岁,健康活泼。如果自己的女儿遇到雯雯这样的情况...

"其实我也想过其他办法。"李师傅继续说道,"我建议老雯调整一下工作时间,或者找人帮忙接孩子。但是老雯的工厂是计件工资,少干一分钟就少挣一分钱。而且他一个人带孩子,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那雯雯的妈妈呢?"张调度问道。

李师傅的脸上露出了悲伤的表情:"雯雯的妈妈在她三岁的时候就走了。不是去世,是...是离开了。当时医生刚诊断出雯雯是先天性失明,她妈妈接受不了,就...就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张调度震惊了。一个父亲,独自带着盲女,生活该有多么艰难?

"所以老雯格外珍惜这份工作,不敢有任何闪失。工厂效益不好,随时可能裁员,他不敢请假,不敢迟到早退。"李师傅叹了口气,"我能做的,就是每天等他们几分钟,让雯雯感觉到一点温暖。"

张调度坐在椅子上,心情复杂得难以言喻。他终于明白了李师傅坚持的原因,但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乘客投诉的压力。

第三天上午,张调度刚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了。这次是公司的王总经理直接打来的。

"小张,18路的事情你处理得怎么样了?"王总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带着明显的不满,"昨天市政府的政务热线又转来了三个投诉,都是关于18路延误的。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公司的形象了!"

张调度心里一紧:"王总,我正在调查这件事的具体原因..."

"调查?还要调查什么?"王总打断了他的话,"事实很清楚,就是司机的问题!乘客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司机的个人问题而影响整体服务质量。"

"可是王总,这件事情有特殊原因..."张调度试图解释。

"什么特殊原因?再特殊也不能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王总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我不管什么原因,你必须马上处理这件事。如果再不解决,我们只能考虑调换司机了。给你三天时间,必须彻底解决!"

王总说完便挂断了电话,留下张调度面对着话筒发呆。三天时间,彻底解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么李师傅改变习惯,准时发车;要么就要面临被调离岗位的后果。

张调度坐在椅子上,感到前所未有的两难。一边是公司的规章制度和乘客的合理要求,一边是一个盲女孩的安全和一个善良司机的坚持。他该如何选择?

下午,张调度再次来到梧桐街站,这次他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看到小雯像往常一样坐在长椅上,手中的盲杖轻轻敲击着地面,发出轻微的声响。她今天穿着一件淡黄色的小外套,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可爱。

5点27分,18路公交车准时到达。李师傅熟练地停稳车辆,然后开始了那熟悉的三分钟等待。但今天的等待似乎格外漫长,车厢里乘客的抱怨声也格外刺耳。

"这司机到底在搞什么鬼?"一个男乘客大声抱怨,"每天都这样,真是受不了!"

"我要投诉!绝对要投诉!"王女士的声音更加尖锐,"张调度员,你不是说要处理吗?怎么还是老样子?"

"就是,公交公司到底管不管?"其他乘客也纷纷附和。

张调度站在车门口,看着车厢里不满的乘客,又看看站台上安静等待的小女孩。他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痛苦。



5点29分,老雯还没有出现。张调度看到李师傅透过后视镜焦急地张望着,额头上开始冒汗。

车厢里的抱怨声越来越大,有乘客甚至开始拍打座椅表示不满。

5点30分,还是没有人来。这是张调度第一次看到李师傅如此焦虑的表情。

小雯也察觉到了异常,她站起身来,手中的盲杖不安地摆动着。

"李爷爷,我爸爸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小雯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担忧。

就在这时,远处终于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但这次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沉重。

张调度转头望去,看到老雯正匆匆跑来,但他的脸色异常苍白。

一手捂着胸口,脚步踉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