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的劳动关系格局里,工会组织的角色举足轻重。但也有人心存疑虑,发出“现在的工会组织还有能力维护工人权益吗”这样的疑问。要解答这一困惑,我们需深入探究工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其展现出的作为。
从法律赋予的职责来看,工会的使命清晰而坚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一法律定位为工会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从源头上赋予工会为工人发声、维权的权力。在日常工作中,工会积极履行多项职能。比如,在劳动合同签订环节,帮助和指导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条款,避免职工因信息不对称或经验不足而陷入不利境地;当用人单位处分职工时,工会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处分合理合法,保障职工的职业权益;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依照国家规定对单位进行监督,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等情况,工会可提出解决建议,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近年来,工会在维护工人权益方面成果显著。在劳动经济权益维护上,全国总工会积极推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31个省(区、市)建立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23个省(区、市)成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工会参与的县级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覆盖率超过90%。通过这些机制,工会推动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切实提高产业工人待遇,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促进共享用工规范有序。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上,制定下发相关通知推进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8家头部平台企业完成协商机制建设,覆盖910万快递员、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群体;2024年全总和各级工会推动12家头部平台企业在总部及省级分支机构建会基本全覆盖,建立市、县级新业态工会联合会1.2万家,新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413.6万人,并推动头部平台企业建立健全协商机制,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780万人 ,切实解决新业态从业者面临的如劳动关系认定、拖欠工资等问题。
在职工法律援助方面,工会也贡献突出。全总自2017年以来,联合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持续组织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累计组织律师志愿者5.7万人次,组成2.1万支服务分队,服务农民工2900多万人次,开展实施实地公益法律服务活动7.3万场次,线上普法宣传活动9000多场次,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4.1万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1万次,援助农民工29万人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 。各地工会也积极作为,如广东工会近五年来,全省近2000名工会律师担任2400多家企业工会法律顾问,为职工解答法律咨询约41.6万多人次,代拟法律文书约1.5万件,代理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案件近1.2万件,调解劳动争议约11.2万多宗,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25.8亿元。
当然,工会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在部分企业中,工会干部身份与利益和企业关联紧密,有的是企业经营者近亲属或中高层管理人员,这使得他们在职工权益受侵害时,可能因自身利益考量而难以坚定维权。工会经济上对企业拨款存在一定依赖,60%的经费来自企业,导致工会在与企业谈判、处理纠纷时,会有所顾虑。同时,工会组织结构复杂、决策流程繁琐,面对突发劳动纠纷,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有待提高。在新就业形态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自由职业者工会覆盖率不到15% ,大量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空白。
但不能因这些挑战而否定工会的能力与作用。工会一直在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如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减少利益关联;探索经费多元化来源,增强独立性;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力度,扩大覆盖范围。
现在的工会组织不仅有能力维护工人权益,而且一直在以实际行动履行职责,在法律保障、机制建设、法律援助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虽面临挑战,但随着不断改革创新,工会必将在维护工人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工人权益的坚实捍卫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