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师傅,您看这电费单子,一万二千多块!” 李建国的声音里透着一种近乎绝望的颤抖。
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电表,数据分毫不差。
这个三十二岁的程序员独自住在武汉的小区里,家中电器寥寥无几。
深夜时分,他蹲在电表前,看着数字飞速转动。
所有人都找不出原因,电费单如噩梦般一月比一月高。
最后,气急败坏的李建国举起钳子,对准了电箱里那两根可疑的电线。
当钳子咬断电线的瞬间,楼道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
那声音如同夜空中划过的闪电,撕裂了整个下午的宁静。
![]()
01
李建国从来没想过,一张电费单子能让他的生活彻底乱套。
那是个平常的周二下午,他刚从公司回到家,信箱里塞着一张鲜红的催费通知单。当他看到上面的数字时,手里的钥匙差点掉在地上——12,347元。
这个数字像一记闷棍,重重地敲在他的脑门上。李建国反复看了三遍,生怕自己眼花。他是个程序员,对数字向来敏感,可这个数字超出了他所有的理解。
他住的是一室一厅的小户型,家里电器简单得可怜:一台老式电视、一个小冰箱、一台电脑、一个微波炉,就连空调都舍不得开,夏天全靠电扇度日。平时每月电费不过七八十块钱,怎么可能一下子蹦到一万多?
李建国立刻拨通了供电公司的客服电话。
“您好,我是建设路136号2单元1202室的住户,我想查询一下这个月的电费,是不是搞错了?”
客服小姐的声音很甜美:“先生,请您提供一下您的用户编号。”
李建国报了编号,等待的几分钟里,他的心跳得厉害。
“先生,我查到了,您这个月的用电量是4126度,电费12,347元,数据没有问题。”
“不可能!”李建国几乎是喊出来的,“我一个人住,怎么可能用四千多度电?你们肯定搞错了!”
“先生,如果您对数据有异议,我们可以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检查电表。”
第二天上午,供电公司的两个工作人员来了。一个年纪大些的师傅姓陈,另一个年轻的叫小王。
老陈仔细检查了电表,又用专业仪器测试了一番,最后摇摇头:“电表没问题,数据准确。您看,这个月确实用了四千多度电。”
“可我家里就这么几样电器,怎么可能用这么多电?”李建国指着屋里的电器,声音里带着绝望。
小王在屋里转了一圈,也觉得奇怪:“确实,就这些电器,就算全天开着,也用不了这么多电。”
老陈皱着眉头说:“这样吧,您先把电费交了,我们会继续调查。如果真有问题,会给您退款的。”
李建国无奈地点点头。一万多块钱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他刚买了这套房子,还着房贷,每个月的工资扣掉各种开销后所剩无几。
送走了工作人员,李建国开始在家里仔细排查。他把每个电器都检查了一遍,甚至买了个功率测试仪,逐一测量每台设备的耗电量。
电视机待机状态下耗电3瓦,工作时120瓦。 冰箱24小时耗电约1.2度。 电脑全天开机约2.5度。 其他小电器加起来也就几十瓦。
李建国拿着计算器,把所有数据加起来,即使全部电器24小时不停地工作,一个月也就用个200多度电,和电表显示的数据相差十万八千里。
那天晚上,李建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爬起来走到客厅,透过窗户看着小区里星星点点的灯光。忽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隔壁的窗户里透出昏黄的灯光,而且有些异样。
平时邻居家晚上十点以后就熄灯了,可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那扇窗户依旧亮着。而且,他隐约听到一阵阵嗡嗡的声音,像是什么电器在运转。
第二天是周末,李建国决定蹲守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更加诡异的现象:即使他关掉家中所有的电器,拔掉所有插头,电表依旧在转动,虽然慢一些,但确实在转。
这个发现让他兴奋起来,同时也让他更加困惑。如果家里所有电器都关了,电表还在转,那电去哪了?
李建国开始留意隔壁的动静。那是一对老夫妇,姓王,男的叫王师傅,女的大家都叫王阿姨。王师傅是退休的中学老师,平时话不多。王阿姨以前也是老师,退休后在家带孙子,不过孙子已经上大学了,很少回来。
这几个月,李建国很少见到王师傅,倒是王阿姨经常一个人进进出出。而且她家的窗帘总是拉得严严实实的,大白天也不见阳光。
李建国决定找物业了解情况。
小区的物业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姓赵。李建国找到她时,她正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
“赵经理,我想了解一下1201室的情况,就是我隔壁那家。”
赵经理抬头看了看他:“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我的电费突然涨了好多倍,想了解一下周围邻居的情况。”
赵经理放下手中的笔:“王师傅家最近确实有些特殊情况。王师傅身体不太好,最近住院了。王阿姨一个人在家,挺不容易的。”
“住院了?”李建国有些意外,“那家里那些声音...”
“什么声音?”
“就是晚上经常有嗡嗡的声音,像是什么电器在响。”
赵经理想了想:“可能是王阿姨买了什么医疗设备吧,毕竟老王身体不好。”
这个解释似乎合理,但李建国心里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接下来的几天,李建国的电费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他又联系了几次供电公司,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电表正常,数据准确,用电量确实异常。
李建国开始怀疑是不是电路出了什么问题。他想起赵经理说过,小区有个电工师傅对电路很熟悉。
周一上午,李建国特意请了假,找到了电工老刘。
老刘是个看起来很实在的中年男人,四十多岁,在这个小区干了七八年,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了解。
“老刘师傅,我家电费突然暴涨,可是查不出原因。您能帮我看看是不是电路有问题?”
老刘听了,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电路问题?这个...应该不会吧。小区的电路都是规范安装的。”
“那您能不能帮我检查一下?我实在找不出原因了。”
老刘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行,我去拿工具。”
两人来到楼道里的电箱前。这是个铁制的配电箱,平时锁着,只有老刘有钥匙。
老刘打开电箱,李建国探头往里看。电箱里密密麻麻的电线让他有些头晕,作为一个程序员,他对硬件方面并不擅长。
“老刘师傅,您看有什么问题吗?”
老刘在电箱里摆弄了一会儿,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这个...看起来都正常。”
“都正常?”李建国不相信,“那我的电费为什么这么高?”
“可能是...可能是电表有问题,但供电公司检查过了,说没问题...”老刘的声音有些结巴。
李建国仔细观察老刘的表情,发现他眼神闪烁,明显有什么事在隐瞒。
“老刘师傅,您是不是知道什么?”
“我...我不知道啊。”老刘快速关上了电箱,“可能真的是电表问题,您再找供电公司反映反映。”
说完,老刘就匆匆离开了,留下李建国一个人在楼道里发呆。
02
那天晚上,李建国再次失眠了。他觉得所有人都在对他隐瞒什么,可他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老刘的反应特别可疑,一个干了七八年的老电工,不可能看不出电路的问题。
凌晨两点,李建国又听到了隔壁的嗡嗡声。这次声音更大,更持续。他贴着墙壁仔细听,那声音确实像是大功率电器在运转。
第二天,李建国决定直接去问王阿姨。
他敲响了1201室的门。
“王阿姨,您好,我是隔壁的李建国。”
王阿姨开门时显得有些紧张:“小李啊,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最近电费特别高,想问问您家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王阿姨的脸色变了变:“电费?我...我们家电费正常啊。”
“那您家晚上是不是开着什么电器?我经常听到嗡嗡的声音。”
“电器?”王阿姨更加紧张了,“没有啊,就是一些普通的家电。”
李建国透过门缝往里看,隐约看到客厅里摆着一些奇怪的设备,但王阿姨很快把门关小了。
“小李,我还有事,先不聊了。”
门“砰”的一声关上了,留下李建国在门外思考。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李建国的电费账单又来了。这次更高——15,234元。
看到这个数字,李建国彻底崩溃了。他一个月的工资才八千多,两个月的电费就超过了两万。这样下去,他不仅要还房贷,还要承担巨额的电费,根本无法生活。
他再次找到供电公司,要求技术人员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
这次来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姓张。张工程师不仅检查了电表,还检查了整个电路系统。
“小伙子,你这个情况确实奇怪。”张工程师皱着眉头说,“电表和电路都没问题,但用电量确实异常。”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
“有几种可能,”张工程师掰着手指说,“第一,家里有大功率电器你没发现;第二,电路被人私接了;第三,计量系统出错。但前两种我们都排除了,第三种的可能性也很小。”
“私接?什么意思?”
“就是有人接了你家的电线,用你家的电。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很容易发现,除非...”
“除非什么?”
张工程师沉思了一会儿:“除非是内部人员操作,比如物业的电工。但这种情况很少见,而且风险很大。”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李建国。他想起了老刘可疑的表情,想起了他在电箱前的紧张,想起了他匆忙离开的背影。
送走张工程师后,李建国决定自己调查。他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学习了基本的电路知识。虽然他不是专业人员,但作为程序员,他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那天下午,趁老刘不在,李建国偷偷观察了电箱。虽然箱子锁着,但他可以透过缝隙看到里面的情况。
他仔细观察了很久,终于发现了异常。有几根电线的颜色和走向明显不同,看起来像是后来加上去的。而且这几根线的方向,似乎通向隔壁1201室。
李建国的心跳加速了。如果他的推测正确,那么有人确实在用他家的电,而且很可能就是隔壁的王阿姨。
可是他需要证据。
那天晚上,李建国制定了一个计划。他要趁老刘不注意的时候,打开电箱查看那些可疑的电线。
第二天上午,李建国看到老刘去别的楼栋维修,就悄悄来到电箱前。他从网上学了开锁的方法,虽然用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打开了电箱。
电箱内的情况证实了他的猜测。确实有几根电线是后来私接的,而且明显通向隔壁。这些电线的规格比较粗,说明承载的电流很大。
李建国愤怒了。他辛辛苦苦工作,省吃俭用,最后却要为别人的电费买单。这种被人背叛的感觉让他几乎发疯。
他从工具箱里拿出电工钳,准备剪断那些私接的电线。
可是站在电箱前,他又犹豫了。如果真的剪断,会不会影响到什么重要设备?王阿姨说王师傅生病了,万一需要什么医疗设备呢?
李建国在楼道里来回踱步,心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理智告诉他应该剪断电线,维护自己的权益。可情感上,他又担心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就在这时,隔壁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什么东西运转的声音。声音很大,明显是大功率电器在工作。
这个声音彻底激怒了李建国。他重新举起钳子,对准了其中一根私接的电线。
“咔嚓”一声,第一根线断了。
电箱里的某个指示灯熄灭了,但隔壁的声音依旧继续。李建国又举起钳子,对准第二根线。
“咔嚓”。
就在第二根线断掉的瞬间,楼道里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尖叫,手里的钳子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