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的节日氛围尚未散去,当大洋彼岸的政客们忙于角力,巴黎,这座浪漫之都,却在足球的胜利狂欢后,再次滑向了混乱的边缘。这不是旁观者的臆断,而是众多巴黎市民的无奈自嘲:“一觉醒来,城市又成了战区。”
![]()
巴黎圣日耳曼队史首次捧起欧冠奖杯,这本是令全城振奋的荣耀时刻。然而,胜利的喜悦迅速被另一种“传统”淹没。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触目惊心:不等终场哨响,部分亢奋的球迷已冲上高速公路,截停车辆;火光在市区多处冲天而起,玻璃破碎声此起彼伏。有外国网友戏谑道:“大巴黎赢球了,他们的球迷决定用焚烧整座城来庆祝?警察已到极限,游戏仍在继续……”
![]()
慕尼黑赛场上的球员还在拼搏,巴黎街头的“战斗”却已打响。无辜的汽车沦为废铁,措手不及的商家橱窗粉碎,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疲于奔命,催泪瓦斯的烟雾弥漫在著名的街道上空。法国内政部长的痛斥直指核心:“野蛮人冲上了巴黎街头!”讽刺的是,最具“先见之明”的或许是俱乐部位于香榭丽舍的官方商店——无论输赢,他们出于对“劫掠的恐惧”当天直接闭门谢客。
![]()
目睹此景,有人形象地比喻:环城高速的景象,已从足球庆典扭曲成了《使命召唤》的游戏关卡。警察的应对如同游戏模式开启,而马克龙总统此刻的心情,恐怕是恨不得请个“病假”。
这一幕对巴黎而言并非新鲜事。无论是抗议政策、反对歧视,还是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抑或是如今庆祝期盼已久的胜利,“火光冲天”似乎成了周期性上演的保留剧目。为何会如此?
![]()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将骚乱部分归咎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特别是针对那些参与其中的青少年。他呼吁父母负起责任,看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共和国无法取代监护人”。坊间甚至流传过愤怒父亲将闹事儿子塞进后备厢带离现场的黑色幽默画面。
然而,将问题简单归因于家教,显然忽视了更深层的社会痼疾。种族隔阂、宗教冲突、移民融合困境、经济鸿沟、阶层撕裂……种种矛盾在巴黎的街巷中盘根错节,积重难返。每一次骚乱后的“治标不治本”,都在加剧“破窗效应”,让暴力成为一种习惯性“庆典”或“表达”方式。结果便是:警察永远高度戒备,商家时刻提心吊胆,但悲剧依然周而复始。无怪乎俱乐部商店的优先选项是“防抢”而非“促销”。
![]()
巴黎的困境是孤例吗?伦敦的街头冲突、柏林的骚动、芝加哥与纽约此起彼伏的“零元购”与纵火……从特朗普到拜登时代,美国都市的暴力景象甚至更为骇人——警察局被焚亦非天方夜谭。这暴露的是西方社会一个日益普遍的顽疾:多元声音本应丰富社会,但当它演变为极端的撕裂、对法治底线的践踏和对公共秩序的肆意破坏时,便成为文明的疮疤。
此刻,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显得弥足珍贵。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安宁日常,恰恰是许多国家民众梦寐以求的奢望。法国足球的技艺令人赞叹,但若胜利的代价是城市在火焰中呻吟,这荣耀又剩几分光彩?
![]()
硝烟终会散去,烧毁的车辆会被替换。然而,巴黎街头的短暂平静,似乎总预示着下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已在酝酿。正如一位法国网友的悲叹:“无论发生什么,巴黎似乎总以烈火与骚乱收场……” 这循环,何时能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