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师傅,公司真的留不住你了。"黄总站在宽大的办公桌前,神情冷漠地说道。
王德明沉默地低着头,四十年工龄,说散就散。他的粗糙手掌紧紧攥着工作证,骨节发白。
"这个你拿着。"黄总忽然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手提袋,递了过来。
王德明一愣,感受到袋子的分量,心中涌起一丝希望:"这是..."
"临走前给你准备的。"黄总打断他,语气平淡,眼神却有些闪烁,"回家再看吧。"
当晚,王德明和老伴围坐在昏暗的台灯下,颤抖着打开那个手提袋。就在塑料袋口被完全拉开的瞬间,王德明的表情从期待骤然变成了震惊,手中的东西差点掉在地上...
01
王德明是上海本地人,今年六十五岁,在东方机械厂做了整整四十年的技术工人。
![]()
他是工人中的"活字典"。哪台机器出了故障,叫上王师傅,三两下就能找出问题所在;新来的技术工人不会操作,王师傅手把手教,从不藏私;就连一些年轻工程师遇到实际生产难题,也常常向他请教。
"王师傅,您这双手真是活宝贝啊!"同事们常这样夸他。
王德明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四十分准时出门,七点二十分到厂,比规定时间早四十分钟。这个习惯,四十年如一日。他的工位永远是车间里最干净的,工具摆放整齐,螺丝钉按大小分类装在小盒子里。
东方机械厂曾是上海的国企明星,改革开放后逐渐没落,三年前被私企收购,厂名没变,但老板换成了一位名叫黄志远的四十来岁的商人,员工们私下都叫他"黄总"。
自从黄总接手,工厂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先是引进了新设备,然后推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效率低的员工被陆续裁掉。但王德明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勤恳的工作态度,依然在岗位上坚守着。
"王师傅,您说这黄总会不会把咱们都裁了啊?"同事老张一边操作机器一边小声问道。
王德明擦了擦额头的汗:"干好自己的事,别瞎猜。"
尽管嘴上这么说,回到家,王德明却也忍不住担忧。他的家境并不宽裕:一套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六十平米,年久失修,墙面斑驳。老伴李秀英有心脏病,每月药费就要七八百元。儿子在杭州一家工厂做普工,儿媳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孙子小军,今年上高二,成绩不错,但辅导班、补习费加起来一个月也要一千多。
"老王,今天厂里怎么样?"李秀英一边择菜一边问。
"还那样,听说又要裁人了。"王德明叹了口气,把工作服挂在门后的钩子上。
"你不会有事吧?"李秀英手一顿。
"应该不会,车间里就我一个老师傅了,他们离不开我。"王德明安慰道,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确定。
晚饭后,王德明坐在小阳台上,望着远处高楼的灯光,一根接一根地抽着廉价烟。孙子小军从房间里出来,轻声喊了句:"爷爷。"
"小军啊,学习怎么样?"
"挺好的,今天物理考了全班第二。"小军有些腼腆地说。
王德明脸上露出笑容:"好!好!你爷爷就指望你出人头地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塞给孙子,"拿着,买点学习资料。"
"爷爷,不用了,我有钱。"小军推辞着。
"拿着!"王德明坚持道,"学习要紧,缺什么尽管说。"
看着孙子拿着钱回房间,王德明的眼神中混合着骄傲和忧虑。他知道,如果自己失业了,孙子的大学学费从何而来?
02
"各位同事请注意,公司决定进行新一轮人员优化,裁减名单已经公示在公告栏,请大家关注。"厂区广播里,人事主管冷冰冰的声音回荡着。
车间里一片哗然。工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人已经跑去公告栏查看名单,很快传来消息:"王师傅,你的名字在上面!"
王德明手中的扳手差点掉在地上。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看清楚点,是不是王德明?"
"就是您!写得清清楚楚,王德明,设备维修组组长!"
四周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王德明身上。技术最好的师傅都被裁了,其他人还有什么希望?
王德明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手中的工作。但他心里却翻起了惊涛骇浪。走到公告栏前,看着名单上赫然在列的自己的名字,他感到一阵眩晕。
"王师傅,这不公平!您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啊!"年轻工人小李愤愤不平地说。
"师傅,咱们去找黄总说理去!"老张也附和道。
王德明摆摆手:"别去了,人家是老板,想留谁留谁,这是规矩。"他的声音很平静,仿佛被裁的不是自己。
回到工位上,王德明发现自己的手有些抖。他想起家里等待他带回工资的老伴,想起需要交补习费的孙子,心里一阵酸楚。但他不想在工友面前表现出来,只是埋头干活,比平时更加认真。
午休时间,他独自一人躲在厕所隔间,终于忍不住红了眼眶。擦干眼泪后,他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领,又变回了那个沉稳的王师傅。
![]()
"师傅,您真不去找黄总争取一下吗?"下午,老张又劝他。
王德明摇头:"我这把年纪,也该退了,让年轻人有机会吧。"
"可您才六十五岁,还能干好几年呢!"
"人各有命。"王德明只是简单地回应,但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失业后如何维持家庭开支。他还有两年退休,如果现在被辞退,退休金会受影响,这是最令他担忧的。
晚上回到家,王德明没有立即告诉老伴这个消息。他看着李秀英忙碌的背影,欲言又止。直到吃完晚饭,李秀英收拾完碗筷,他才犹豫着开了口。
"秀英,我..."
"怎么了?"李秀英擦着手走过来,看到丈夫凝重的表情,心里一沉,"是不是厂里的事?"
王德明沉默了一会,终于说道:"我被裁了。"
李秀英愣住了,手中的抹布掉在地上也没察觉:"怎么会?你不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吗?"
"黄总大概觉得我年纪大了,不值当了吧。"王德明苦笑道。
"那...那我们怎么办?"李秀英声音有些发抖,"你的退休金,小军的学费..."
"别担心,我还能找点零活干,实在不行就去工地看看。"王德明强装镇定,"咱们又不是没过过苦日子。"
李秀英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捡起抹布,转身进了厨房。王德明知道,她是不想让自己看到她的眼泪。
03
王德明被通知,一周后办理离职手续。这七天里,他每天照常上班,干活比以前更加卖力,仿佛要把四十年的热情都倾注在最后的时光里。
同事们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大家私下商量着要给王师傅准备一个像样的告别。
第六天,老张神秘地对王德明说:"师傅,明天中午别走,咱们车间有个小聚会。"
王德明明白是怎么回事,感动地点点头。他猜到同事们可能会给他凑些钱,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坚决不要。这些工友大多家里也不宽裕,他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最后一天,王德明比平时更早到厂,他想再好好看看这个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工位上的每一台机器,他都再次检查调试了一遍;工具箱里的每件工具,他都擦拭得锃亮。
"师傅,这是我做的面。"年轻工人小李一大早就端来一碗香喷喷的阳春面,"您一定得尝尝!"
王德明不忍拒绝,接过碗:"谢谢你,小李。"
![]()
"师傅,这个图纸我一直没看懂,您能再教教我吗?"另一个年轻人拿着图纸过来请教。
王德明知道对方是故意找话题,但还是认真地指导起来。一上午,几乎所有认识的工友都找各种理由和他交流,有的请教技术问题,有的聊家常,有的就是过来拍拍他的肩膀,一句话也不说。
中午,车间的小会议室里,同事们准备了一桌简单的饭菜。看到王德明进来,大家齐声喊道:"王师傅!"
王德明鼻子一酸,强忍住泪水:"你们太客气了。"
老张代表大家发言:"王师傅,您在厂里四十年,教会了我们不仅是技术,还有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就是想告诉您,我们永远尊敬您!"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却又充满离别的伤感。饭后,老张拿出一个信封:"师傅,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您别推辞。"
王德明果断摇头:"我不能要,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师傅,您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敬意。"小李恳求道。
"不行,你们都有家要养,我真的不能要。"王德明态度坚决。
见劝不动他,老张只好收回信封,但塞给他一件礼物:"这个您总得收下,是大家专门订做的。"
那是一个相框,里面是全车间工人的合影,每个人都签了名。王德明这次没有推辞,双手接过,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大家,我一定珍藏!"
下午三点,王德明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四十年的工作生涯,私人物品却很少,一个小包就装完了。他最后环顾车间,目光在每一个角落停留,仿佛要把这一切都刻在记忆里。
![]()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门卫小王跑来告诉他:"王师傅,黄总要见你,在他办公室等着呢。"
王德明愣了一下,不知道黄总找他有什么事。是关于赔偿金的事吗?还是临时反悔要留下他?带着疑惑,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朝总经理办公室走去。
04
黄总的办公室宽敞明亮,与车间的油污和噪音形成鲜明对比。王德明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才推门而入。
"王师傅,请坐。"黄总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出人意料地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谢谢黄总。"王德明有些拘谨地坐下,他从来没有和这位年轻老板有过多少交流。
"在厂里工作了多少年了?"黄总问道。
"四十年零三个月。"王德明回答得很精确。
黄总点点头:"一个厂待这么久,很难得。"
"是啊,我这辈子就只会修机器。"王德明苦笑。
办公室里一时沉默下来。黄总似乎在思考什么,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片刻后,他突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手提袋。
"王师傅,这个给你。"黄总将袋子推到他面前。
王德明一愣,感受到袋子的分量,不由得心跳加速。这么重,是不是比正常赔偿多了些?他小心翼翼地问:"这是...赔偿金吗?"
![]()
"你回家再看吧。"黄总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地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德明接过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本想问为什么要裁掉他,但看到黄总已经低头处理文件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
"那...我先走了。"王德明站起身,向门口走去。
"王师傅。"黄总突然叫住他。
王德明转身:"黄总还有事?"
黄总欲言又止,最后只说了句:"保重。"
带着沉甸甸的手提袋和满心疑惑,王德明离开了工作了四十年的东方机械厂。走出厂门的那一刻,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然后深吸一口气,朝家的方向走去。
回家的路上,王德明的手一直紧紧攥着那个手提袋,心里盘算着:这袋子里应该至少有两三万吧?如果是三万,那么孙子今年的补习费和明年的大学入学费就有了,老伴的药也能按时买,家里的漏水屋顶也可以修一修...
走到小区门口,他忍不住停下脚步,想打开袋子看一眼。但转念一想,还是决定回家和老伴一起看,分享这份可能的喜悦。
"老王,你回来了。"李秀英看到丈夫回来,赶紧从厨房出来迎接,"今天是最后一天,还顺利吗?"
王德明点点头,举了举手中的袋子:"黄总给了这个,挺沉的。"
![]()
李秀英眼睛一亮:"是不是赔偿金?"
"应该是,我还没看。"王德明把袋子放在桌上,"一起看看吧。"
李秀英赶紧擦干手,在桌旁坐下。王德明也坐下来,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手提袋...
王德明的手微微发抖,慢慢拉开了手提袋的拉链。袋子很沉,他心想:这么重,一定是一沓现金。
"老王,快看看是多少?"李秀英迫不及待地催促,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王德明点点头,一咬牙,将手伸进袋子里。
他的手指触碰到的不是想象中的纸币,而是某种冰凉坚硬的物体。脸上的表情逐渐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