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研究癌症60年,96岁肿瘤院士警告:不想惹上癌,4样东西尽量别碰

0
分享至



从1951年踏上学医的道路至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已经和肿瘤战斗了六十年。

如今已经96岁高龄,虽已入耄耋之年,但身体健朗,精神矍铄。

作为肿瘤专家,他保持健康有何秘诀呢?

孙燕院士曾经多次在公共场合分享自己防癌秘诀,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1

不碰高脂肪、煎炸食物

孙燕院士吃饭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吃饭只吃7分饱,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马上离开饭桌。

同时他建议,平时吃饭要少碰动物脂肪、红肉以及喜欢吃煎炸食物,来降低患癌风险。

据国家癌症中心的调查显示,在中国23种主要致癌风险中,排名第一的不是吸烟和喝酒,而是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占了15.6%。

不良食物是诱发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工肉类被世卫组织列为第一组致癌物,其中包括培根、火腿以及热狗等食物,长期摄入加工肉会导致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增加18%。

除了加工肉类以外,红肉也是高危致癌因素。长期摄入大量红肉,会导致人寿命缩短、增加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

特别是红肉经过烧烤、煎炸后,致癌的风险会增加许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红肉、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国人每日要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鲜水果,同时配合上适量的肉制品摄入,可以有效减少患癌的几率。

想要预防癌症,除了饮食习惯要健康以外,还要选对食物,摄入不良食物会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2

不碰烟酒

孙燕院士曾经多次呼吁,要像控制酒驾一样控烟,很多癌症患者也是听了他的话,才把香烟戒掉。

他觉得这些病人,如果早就能戒掉香烟,可能根本就不需要到医院来。烟和酒都让我们的身体很受伤。

在吸烟时,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内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挥发性亚硝胺、尼古丁以及烟焦油等,这些化合物大部分都对身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化合物为致癌物。

多环芳烃、亚硝胺都是明确可致癌的物质,吸烟的量越多、烟龄越长对身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可以说吸烟对于身体而言百害而无一利,长期吸烟会增加肺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

据《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中的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吸烟而失去生命,这个数据比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还高。

而喝酒也会给身体带来非常大伤害,酒精是1类致癌物,每18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和喝酒相关。

喝酒会显著提高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包括口腔癌、肝癌、食管癌以及胃癌等。



3

不碰致癌病原体

孙燕院士认为,不少癌症其实都是人为诱发的,比如,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就会使得宫颈癌发病率上升。

不少癌症都和病毒感染有关,据《柳叶刀·全球健康》调查统计,2018年,全球有220万新发癌症病例是由于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引起,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3%。



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包括以下四种:

1、HPV病毒

HPV病毒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临床上患有宫颈癌的患者超9成存在HPV感染,可通过性以及接触传播。

2、乙肝病毒

感染乙肝病毒后会诱发乙肝发生,没有积极干预治疗会逐渐形成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以及性接触三个途径传播。

3、EB病毒

感染EB病毒易引起鼻咽癌发生,鼻咽癌患者中几乎都有EB感染的表现。EB病毒主要通过口密切接触传播,嘴对嘴喂小孩、亲吻都可能会发生感染。

4、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是胃癌的高发人群,患病风险会比常人增加2~6倍,可通过口口接触、粪口接触传播,日常共用餐具、便后不洗手都是危险行为。

癌症不会传染,但是致癌的病原体却有可能传染,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谨防感染。



4

不碰坏情绪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每个人背负的压力都不小。

建议大家不生气、不折腾、不钻牛角尖,凡事都想开点,做个‘没心没肺’的人。

因为精神愉快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

孙燕院士自认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因为他很少生气。

因为他发现很多癌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诱因,那就是压力大,长期处于忧郁、忧虑的不良情绪当中。

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下,会让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在应激状态下会让人体免疫力降低,让癌细胞有机可乘。

过度压抑情绪,尤其是不良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不让它们得到合理的舒泄,就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却是预防癌症发生的“金标准”。

想要预防癌症发生,从现在就要开始改变。

照顾好身体,是给自己最大的财富,愿你我都能保持健康的习惯,把癌症拒之门外。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3岁大姨网恋英国大爷,两人奔现结婚8年后,才发现大爷真实身份

43岁大姨网恋英国大爷,两人奔现结婚8年后,才发现大爷真实身份

温情邮局
2025-07-15 11:41:56
48岁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与乐嘉婚姻仅维系3年……

48岁陶红因病去世,9岁女儿一路跪拜祈福,与乐嘉婚姻仅维系3年……

不二大叔
2025-07-15 21:45:47
宗庆后私生子后续:已申请DNA鉴定,宗馥莉仅一个举动,表明态度

宗庆后私生子后续:已申请DNA鉴定,宗馥莉仅一个举动,表明态度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7-14 23:37:36
2010年,林彪飞机黑匣子的录音被曝光,上面记录了林立果的两段话

2010年,林彪飞机黑匣子的录音被曝光,上面记录了林立果的两段话

第四思维
2025-03-01 18:41:51
不是韩旭!也不是杨力维!韩国主帅盛赞中国2小将,将是未来核心

不是韩旭!也不是杨力维!韩国主帅盛赞中国2小将,将是未来核心

老吴说体育
2025-07-16 00:29:18
湖南电视台记者被打后续:摄像机被砸,打人者态度嚣张,背景被扒

湖南电视台记者被打后续:摄像机被砸,打人者态度嚣张,背景被扒

娱乐的硬糖吖
2025-07-15 17:48:03
国务院新任命一名正部长级干部

国务院新任命一名正部长级干部

上观新闻
2025-07-15 12:18:04
中医:性欲与寿命的关系,你一定要知道!

中医:性欲与寿命的关系,你一定要知道!

华人星光
2025-07-13 22:00:05
网友生日当天被女友气疯!体内残留两个避孕套,称:个人卫生不好

网友生日当天被女友气疯!体内残留两个避孕套,称:个人卫生不好

社会酱
2025-07-10 17:48:15
杨议去医院看望三哥,杨伦胡子拉碴眼睛更肿了,气色很差状态糟糕

杨议去医院看望三哥,杨伦胡子拉碴眼睛更肿了,气色很差状态糟糕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16 01:12:49
南开大学两位教授因“实诚”简介再次走红 专家:师德,本就应该包含着这份真诚

南开大学两位教授因“实诚”简介再次走红 专家:师德,本就应该包含着这份真诚

极目新闻
2025-07-15 14:47:35
哈工大分析669名糖尿病患者,吃惊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5大恶习

哈工大分析669名糖尿病患者,吃惊发现:患糖尿病的人,有5大恶习

白宸侃片
2025-07-15 14:36:08
美国新兵推结果:中美开战7天后4万解放军阵亡,美10几个基地损毁

美国新兵推结果:中美开战7天后4万解放军阵亡,美10几个基地损毁

阿器谈史
2025-07-12 18:38:43
失望!12人上场唯有她一人不得分,球迷:别让她打首发了

失望!12人上场唯有她一人不得分,球迷:别让她打首发了

体育哲人
2025-07-15 23:37:09
中泰空军对抗训练再回首:性能落后太多,歼11在超视距被碾压

中泰空军对抗训练再回首:性能落后太多,歼11在超视距被碾压

陈博世财经
2025-07-15 14:10:50
从菲律宾手中夺回11年的黄岩岛,可能永远也不会填海造陆!

从菲律宾手中夺回11年的黄岩岛,可能永远也不会填海造陆!

芳芳历史烩
2025-07-15 18:42:59
如今的单身老人,为何都流行请保姆?47岁保姆:反正不是为了享受

如今的单身老人,为何都流行请保姆?47岁保姆:反正不是为了享受

惟来
2025-07-14 18:56:13
老将底薪!灰熊官方:球队正式签下中锋兰代尔

老将底薪!灰熊官方:球队正式签下中锋兰代尔

直播吧
2025-07-16 00:55:10
张子宇的母亲于瑛在中国女篮的替补席后第一排观战

张子宇的母亲于瑛在中国女篮的替补席后第一排观战

雷速体育
2025-07-15 20:36:13
于立雪,拟任新职

于立雪,拟任新职

政知新媒体
2025-07-15 21:57:56
2025-07-16 06:03:00
华人星光
华人星光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3274文章数 1541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头条要闻

娃哈哈老员工:"影子夫人"和宗庆后05年在美国领证

头条要闻

娃哈哈老员工:"影子夫人"和宗庆后05年在美国领证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亲子要闻

一句“奶够孩子吃吗?”引发的家庭矛盾,评论区网友炸锅!

手机要闻

1399元!荣耀X70评测报告首发:除了耐摔,整体也还不错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特朗普所谓"重大声明"揭晓:对俄加关税 对乌"送"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